陳海松+李益民+韓秀清
摘 要:針對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特征以及將素質教育貫穿于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始終的特點,該文圍繞課前準備、課堂組織、教學方法、師生交流等方面來闡述如何成為高職高專類教學能手。
關鍵詞:教育者 學生 課堂組織 師生交流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0(c)-0102-02
How to become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HEN Haisong ?LI Yimin ?HAN Xiuqing
(Shenzhen Polytechnic,Guang dong industrial Center of Shenzhen,Shenzhen,Guangdong,518055,China)
Abstract:In view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y - oriented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s training work always featur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eparation before class, class organization, teaching methods,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mmunicate wait for a respect to elaborate how to b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education; student; classroom; teachers and students exchange
當前我國高職高專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高職高專教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了大批急需的各類專門人才,提高了勞動者的素質,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促進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作為高職高專教育的一名工作者,要將素質教育貫穿于整個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始終,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要以素質教育的思想和觀念為指導,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使學生既具有較強的業務工作能力,又具有愛崗敬業、踏實肯干、謙虛好學和與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工作[1]。那么,作為高職高專的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熱愛這個職業,要有責任感,要以飽滿的熱情和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節課,以負責的態度對待每個學生,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尊敬和認可;要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
下面筆者結合多年高職教學經驗,來談談如何上好一門高職高專課程,如何成為高職高專類教學能手。
1 課前準備
在準備一門課程教學時,首先應當深入解讀本課程所在專業的教學計劃,了解課程所在專業學生從事的崗位,了解和課程相關崗位的工作任務及完成工作任務所需能力分解,了解各專項能力對應的課程包,以明確本課程在該課程包中的地位(前導、核心、后續)。我教的是專業基礎課,有些老師可能認為針對不同的班級可以千篇一律,但是每個學期我拿到下一學期的任務書后,我都會先看一下是哪個專業的學生,然后根據不同的專業給一個課程定位,根據專業需求進行內容設計,明確本課程應該掌握的內容,理清本課程的知識結構體系,圍繞教材側重點不同的設計項目,認真的做好教學計劃,然后以考促學、促訓,制定合理的考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接著提前了解學生的情況,先通過之前的任課老師了解整個班級的班風,學習情況,哪些學生好學,成績好,哪些學生調皮等等,再去輔導員那里拿這個班學生的點名冊,可以提前記住幾個學生的名字。
最后是充分備課。如果只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可以不用拿教材就可以游刃有余的上課,但是我每一節課都會認真的備課,并改變備課模式,變教案為學案。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切知識經驗的獲得都依賴于學生的自主建構、自我內化。離開了“學”,再精心的“設計”也沒有意義,所以我要充分考慮,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并采取相應的對策。即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一種有準備、有意識的預設。
2 課堂組織
2.1 上好第一次課
如何上好第一次課呢?首先第一次課的課程導入非常重要,講清課程在專業中的地位以及課程目標、學習要求、學習情況的評價標準、考核標準以及激勵制度等等。
其次展示往屆學生作品,告訴他們這些都是師兄師姐的作品,你們學完這門課程,也可以做這些作品,甚至做得更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全面了解課程,學這門課能做什么,有什么用,并了解他們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還是教與學的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學生的要求,我們的辦法才會更多,處理問題才會更慎重,師生只要形成了一種和諧關系,教學和思想工作就比較順利;要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我的課上每個學生都是一樣的,雖然我每學期都提前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但這個并不是為了區分開好和差的學生,而是為了更好的鼓勵和重視那些原先學習不好的學生。我在第一節課上就會強調,在我這里,前面的成績都歸零,前面學的一塌糊涂的同學可能會把我這們課學得很好,我相信大家,只要和我一起努力,會有新的改變;注重調皮和原來學習差的學生,鼓勵他們,選他們當課代表,這有點違背常規,往往會收到很好的效果,找他們幫忙做課上的小事情,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興趣,只有這些學生能服從你的安排,那么這個課堂就很好管理。endprint
最后師生之間要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不要覺得自己是老師,就要有權威性和威信,要多和學生溝通,給學生親切的感覺。在第一節課,由于前面的課前準備,我都會記住幾個學生的名字,并在講課的過程中,不看點名冊,而看著某個學生親切的叫出名字,那么這個學生一定會對你的課程感興趣。
所以我認為,其實第一次課就是把教師自己給推銷出去,讓你的學生喜歡上你,才能喜歡你這們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靠的是師生互信和教師的言傳身教,以在師生之間建立起專業的信任和人格的信任,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
2.2 因材施教
了解學生的情況,我們高職高專的學生的特點是樂于動手;社會活動能力較強;可塑性較強;學習基礎較差;學習習慣、方法、能力欠佳;邏輯思維能力較弱;空間想象能力較差。我們要根據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閃光點,找出他們的亮點,多鼓勵,根據每個學生的掌握情況不同,設置不同的任務和要求,一步步走臺階,切記不能著急。
2.3 課堂組織
課堂是教學活動、師生溝通的主要場所,沒有好的課堂,任何好的教學設計與課程安排都是形同虛設。我們要明確高職高專教學的觀念是把課程從知識講授型為主,變成知識應用型為主;把課程從以理論思維為主,變成以能力訓練為主;把課程內容從以教師講授和課本知識為載體,變成以完成項目任務為載體;把課程從教師講解為主,變成由教師積極引導創造學習的環境條件為主[2]。但是仍有不少教師對以教師為中心、以灌輸為手段的傳統教學法依依不舍,主要原因在于教師的能力與心理準備不足、缺乏教學經驗、進取心不足等方面。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每個學科均有適合其特點的專門教學法,教師應當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特點、學生實際特點、教師的自身素質、教學環境條件等選擇最適合的教學方法。
(1)多和學生溝通,根據他們掌握的情況來設計項目。以人的認知規律為主線,采用以項目為教學單元,將知識點打散,完成一個項目,需要用到哪些知識點就抽取每個部份的不同知識點,進行講解并加以組合,完成第一個項目就能清楚整個課程的學習目標,知道到底學習這門課能做什么,怎么動手去做。
(2)把課堂教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的作用: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必須充分行動起來,不是看老師‘表演,被動聽講,而是自己主動動手動腦操練。”可以采用啟發提問、分組討論法、學生授課以及競賽等方式。
(3)互動:學生參與教學后,教師起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給出參考的設計,化難為易,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促進學生更好的思考和動手,然后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完成相應的內容,不要所有的學生都一定要完成項目預期的內容,給他壓力會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一定要多激勵,循序漸進,讓學習成績好的同學成為小幫手,幫助其他同學。老師總結,學生提問,再講解,掌握知識,循序漸進。
3 師生交流
和諧的師生關系非常重要。要善于進行師生交流。
(1)熟悉學生姓名和個人習慣,這一點非常的重要,以最短的時間記住全班同學的名字以及他們的大概情況,我的課程從來沒有特意按名冊點名,只要我課前一看班上同學的情況,就知道哪個學生沒有來,然后我會“故意”問學習委員,是否某某同學生病等等,因此我的課出勤率非常高,這也許是無形中小小的“威信”;另外,記住學生的名字對他們是一種尊重,他會覺得他被重視,被注意,每個人都有表現欲,要善于激發他們的表現欲。
(2)尊重學生,信任學生:一定要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在課堂上布置任務叫學生設計程序,然后我走動觀察每個學生的設計,找一些沒自信學的不好的學生,給一些提醒協助他完成設計,然后在班上表揚這名學生,剛開始我表揚的時候,全班同學哈哈大笑,我馬上說:“雖然某某同學之前沒有好好學,但是我相信他,而且他確實也做得很好。”慢慢,我發現這個學生認真了,每次都會做的很不錯。
(3)平等公平,獎罰分明。
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平等對待每個學生,不要帶有色眼鏡。而且獎罰分明,我在第一節課已經講過考核的標準和獎懲制度,所以上課主動回答問題,上臺講課的同學我一定和加分,而曠課,沒有認真完成任務的同學一定扣分。
(4)關愛學生,耐心對待學生,先做朋友,再做師生。
關愛學生可以無時不刻,在課堂上一個關愛的眼神,在課間朋友式的交談,在人生困惑時一個不經意的點播,都是對學生的關愛。人得感覺很微妙,他喜歡你,信任你,就會喜歡你所說的,喜歡這門課;
(5)交流。
和學生的交流方式很多,可以找他們聊天,可以通過提問,互動等和學生交流,我覺得作業其實是一種很好的交流方式,因為課堂上的時間有限,所以我會在每次的作業評閱完后,給每個學生的作業本上寫留言,寫他最近的表現,進步,要求,鼓勵的話等等,同時也要求同學對我提建議,目的是更好的上好這門課程。
(6)體會。
不要唱獨角戲,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起組織者、 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不要動怒,切忌當面諷刺挖苦學生,要有耐心;不要太嚴厲,不一定要學生達到你的預期標準;尊重學生,公正、平等對待每個學生;不要吝嗇你的贊美之詞,自信是鼓勵出來的,相信人人有才,人人可以成才;正確對待學生的意見,互相學習,不能認為師生之間是一種教育與被教育的關系,因為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系會阻礙師生間的平等交流,這種權威性會壓抑學生的潛能,我時常會注意學生的一些想法,盡量讓其講完看法,然后我再講講我的看法,不同之處我們一起探討,這樣可以激發學生一些有見解的想法和看法,對我的思維也有啟發意義,其實教書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允許出錯,我會承認我在課堂上講錯的地方,我覺得老師在課堂上偶爾講錯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當我得學生指出我某處講解錯誤或自己上完課發現講錯,我會第二節課馬上給學生糾正,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溝通。
4 養成自我反省
在一日工作完之后,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己可以激勵自己,同時可以知道自己長在哪里,缺在何處,然后要不斷的充電,提升自己的能力!
總之,作為高職高專的教育者要上好一門課,必須熱愛教師這個職業,要有激情,要做好導演,要有好的劇本,內容豐富,信息量大,脈絡清晰,邏輯性強,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講究課堂管理藝術,掌握課堂組織技巧,自我反省,深入反思,把學生培養成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用性專門人才[3]。
參考文獻
[1] 宋秋前.有效教學的理念與實施策略[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2] 徐杰.21世紀初高校教師職業角色新論[J].教育與職業,2011(33):56-57.
[3] 吳曉紅.素質教育課堂教學取舍與兼容問題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0(33):155-1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