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玲 陳 燕
(嘉興學院 商學院,浙江 嘉興314000)
浙江是小微企業強省之一,是民營企業的主體。 省小微企業共有超過56.9 萬家,占企業總數的97%,它提供了超過一半的工作崗位,創建全省工業總產值的56.3%。 然而融資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小微企業的發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不僅可以依靠在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進行債務融資, 還可以通過各種融資渠道來解決這個問題,擴大商業信用融資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商業信用融資靈活性好,能夠適應目前浙江省小微企業的經營現狀,合理地運用商業信用融資可以有效的降低融資成本,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困境,有利于小微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本文的數據通過問卷調查、 實地訪問和電話訪談等獲取數據,調研地選在民營企業集中和企業間商業信用融資相對發達的浙江地區,向浙江省11 個城市的民營企業發放問卷800 份, 根據問卷填寫的完整程度和有效性進行篩選,共選出有效問卷222 份。 調查樣本的行業涉及到批發零售、制造業和住宿餐飲等8 個行業,問券對于商業信用融資情況的調查題項涉及:商業信用融資規模、商業信用融資成本和商業信用融資難度三個方面, 各個題項又分別設計若干分類選項,各個選項對應的數值設定如下表1 所示,根據問卷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可以得到浙江省小微企業商業信用融資情況的統計描述表2。

表1 調查問卷中商業信用融資狀況各題項對應選項的內容及數值對應關系

表2 浙江省小微企業商業信用融資狀況的統計描述
從表2 看出, 浙江省小微企業商業信用融資難度均值為1.5045,說明樣本企業的商業信用融難度在難和一般之間。 融資成本均值為1.6982 表明樣本企業商業信用融資成本在很高和一般之間。融資數量均值為1.3649, 表明企業融資數量占企業資金10%-50%之間, 接近10%-25%。 綜合分析可以看出, 浙江省小微企業的商業信用融資偏難、融資成本偏高、融資規模偏小。
浙江省小微企業大多是家庭作坊式企業、傳統制造業,企業的負責人大多文化水平較低,管理人員素質不高,缺乏完善系統的企業管理理念,對商業信譽積累不夠重視等原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低下,而且由于沒有建立起規范的財務制度,使融資機構無法獲得信用評估所需財務信息,導致信息不對稱問題尤為嚴重。
浙江省對商業信用融資的研究起步較晚,缺乏針對我省經濟情況的實際考慮,導致了金融壓抑、信貸歧視和政府經濟干預相當嚴重,造成了商業信用融資成本過高。當小微企業融資需要超過一定范圍或風險較大時,債權人將要求增加各種保護性條款的合同,監督資金的正確使用,增加條款和實施監督會使商業信用融資的成本增加;同時負債會增加小微企業的經營風險,使債權人面臨無法按期收回資金的風險,債權人會以風險溢酬的形式轉移到小微企業,導致更高的融資成本,單位銷售利潤下滑,提高小微企業的經營風險,小微企業的負債能力會進一步下降,對小微企業的信譽也會造成傷害。
債權人信用政策過于寬松,忽視信用管理。經營者為實現高收入、高利潤的目標而放寬信用政策,盲目的擴大銷售來增加收入,在商業信用融資中實現賒銷后, 經營者沒有按時將應收賬款及時收回未,經營者在事前不重視信用管理,導致小微企業應收款長期掛賬、放松量和數額很大,事后不僅使收賬成本增加、收賬難度增大,而且提高了壞賬風險。債務人信用自覺性較差,債務人利用商業信用融資,卻不能遵守商業信用及時償還債務,由第三方債權人被迫收回債務,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信貸企業之間的互利關系,影響了第二次商業信用合作的機會,對小微企業的商業信用融資造成很大的阻礙。
商業信用融資極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穩定性差,償還期限短,對管理薄弱的小微企業的現金流量管理要求極高。 一方面,受浙江省商品市場和金融危機的影響,小微企業不充分考慮市場需求,盲目的擴大生產規模,造成商品積壓、存貨堆積,為了將積壓的商品銷量出去而獲得資金流通,又盲目的運用商業信用融資,將大量的商品賒銷給買方;導致商品供過于求,在同行業競爭中占劣勢地位。 另一方面,受浙江省資金市場的影響,當貨幣供應緊張或有一個更好的投資方向時,商業信用融資的途徑可能會遇到阻礙。
結合浙江省實際經濟情況,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促進產業升級;引入優秀的管理人才,制定可行的管理制度,主張民主和科學的基本原則,在小微企業內部管理中,加強管理,保護小微企業信譽和加強信譽建設,形成一個強有力的企業文化,確保小微企業健康穩步發展。提高企業競爭力,應對浙江省的市場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對企業內部結構,不斷修改和優化生產結構,促進小微企業在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 要提升小微企業的信譽,每個生產環節必須嚴格監管,建立特殊的小微企業信用評級機構,堅決杜絕商業欺騙、不守信用、貸款不還等嚴重影響企業聲譽的行為。
加強對浙江省小微企業商業信用融資的管理,減少融資成本和債務增加導致的經營風險。 包括加強對商業信用融資的時間管理。 使用類似于應收賬款賬齡分析的時間監控方法,從而使商業信用融資的時間控制在合理地范圍內;加強對商業信用融資規模的控制。 商業信用融資的數量必須首先滿足營運資本的需要,第二個必須保持適當的比率和流動資產,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保持小微企業的正常經營,將商業信用融資的規模控制在合適安全的范圍內;加強對商業信用融資的信用監控。 掌握應付賬款的償付能力,及時償還應付賬款和收回應收賬款,通過小微企業信用狀況的變化來調整商業信用融資的規模。
小微企業應根據自身企業發展情況建立獨立的信用管理部門,并配備具有專業技能的信用管理人員,實行合理的信貸政策,加強客戶信用風險識別和預防,債權人要及時清收應收賬款,強化小微企業信用管理和經營者的信用意識, 債務人要提高自覺性, 及時按照約定償還債務。同時還要建立一個覆蓋整個浙江省的小微企業商業信用管理的信息平臺,如實登記經營者的商業信用信息,建立和完善經營者的商業信用檔案,從而提高經營者的信用意識。
浙江省政府部門要引導小微企業加強技術創新,穩定商品市場和資金市場,增加對新產品開發的投資,優化小微企業行業布局,改造和發揮傳統行業的新優勢,提高小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與此同時,面對實體經濟,政府應該大力推行結構性減稅,為小微企業減輕稅收負擔,倡導小微企業合理的運用商業信用融資,保障資金市場供應平衡。 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在已經出臺的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按照浙江省級范圍內小微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盡快調整或添加相關的法律條款,支持小微企業通過商業信用融資方式和提供解決商業信用融資問題的建議, 要對小微企業的商業信用融資渠道和規模進行規范,確保全省小微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1]鐘麗,詹宇成.浙江小微企業融資渠道與模式選擇[J].時代金融,2012(11).
[2]丁建偉,李學東.商業信用融資問題探討[J].財會通訊,2012(10).
[3]曹向,匡小平.制度環境與商業信用融資有效性[J].當代財經,2013(5).
[4]李誠.淺談我國中小企業如何運用商業信用融資[J].金融視線,2013(11).
[5]許輝.浙江省小微企業信用評級研究[J].企業管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