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法民 解玖霞 姜吉平
(1.國網東營供電公司,山東 東營 257000;2.東營職業學院,山東 東營 257000)
輸電線路的選擇,必須符合國家的技術經濟政策,符合發展規劃,并積極慎重地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和新結構,做到為國民經濟、用電客戶提供充足、可靠的清潔能源。在方案選擇時需要考慮線路的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便于施工、易于檢修、方便維護等,并保證線路的抗災害能力。
現狀分析是規劃變電站電源的基礎,只有摸清變電站的可能電源點,才能進一步分析選擇。高店變電站電壓等級為110 千伏,近距離220 千伏變電站有4 座,周圍已建成相關110 千伏電力線路7 條,電網分布圖見圖1。

圖1 高等級變電站及同等級線路分布圖
從圖1 中可以判斷高店站電源可以使用四種方案接入四個不同的220 千伏變電站,分別為:
1)接入史口站:T 接至史陳線。
2)接入楊家站:T 接至陳來線,經正來線、楊正線接入楊家站。
3)接入南塔站:存在兩種方案:一是T 接至繆水線,二是聯接至繆水備用線。
4)接入丁莊站:T 接至繆道線。
在現狀數據準備時,需要分析歷史因素,做為下一步選擇的依據。經過分析各變電站、線路配置及運行情況,發現220kV 丁莊站、南塔站運行年限較短,負荷較輕,陳來線運行年限已超過30年,建設標準較低。
在線路路徑選擇前,要先取得城市和市政設施布置的現狀與規劃資料,做到路徑選擇與城市總體規劃有機結合,走廊位置與各種管線和其他市政設施統一安排。
在線路走徑勘察時,需要聯系地方規劃部門參與,將各種接入方案逐一勘查,在勘查過程中注意減少線路與其他設施交叉。當與其他架空線路交叉時,其交叉點不應選在被跨越線路的桿塔頂上,交叉角要符合有關的要求。注意避讓儲存易燃、易爆物的倉庫區域,避讓房屋、洼地、沖刷地帶、不良地質地區、原始森林區以及影響線路安全運行的其他地區。提前考慮林區中電力通道的建設與維護。電力通道與交通道路一般并肩而行,易于施工和檢修維護,在路徑選擇時,要考慮惡劣天氣時,線路搶修的可行性。
經實地勘查,高店變電站電源線路走徑見圖2。
經實地勘查,各走徑長度就可以確定了。

圖2 接入方案走徑圖
1)接入史口站:T 接至史陳線79# 桿塔,線路長度11940 米。
2)接入楊家站:T 接至陳來線11# 桿塔,線路長度6320 米。
3)接入南塔站:存在兩種方案:
一是T 接至繆水線4# 桿塔,線路長度13054 米。
二是聯接至繆水備用線,線路長度12436 米。
4)接入丁莊站:T 接至繆道線72# 桿塔,線路長度13783 米
經過現狀數據準備和實際走徑勘查,可以進行綜合分析了。綜合分析一般從電源點的負載情況、變電站與電源點的距離、新建線路的長度等方面進行分析。
由于高店變電站來自220 千伏丁莊站、南塔站的方案有多個,并且存在同標架設情況,在分析時需要將各種組合情況一一列出。高店變電站電源點分析見表1。

表1 高店變電站電源點分析表
在接線號3、4、5、6 進行組合時,存在同塔現象。接線號3 與4、5組合,同塔長度13021 米。接線號3 與6 組合,同塔長度7205 米。
結合各種因素,選擇接線方案6 做為高店變電站的主供電源,選擇接線方案3 做為高店變電站的備用電源。主供電源供電距離為17936 米,備用電源供電距離為28283 米,新架雙回線路7205 米,單回線路11809 米,其中至繆水備用線5231 米,至繆道線6578 米。最終接入方案走徑圖見圖3。
在確定線路走徑后,還要結合電源點的規劃情況,提前布置。由于線路通道日趨緊張,合理安排桿塔的掛點,減少線路整體建設,也就成為線路規劃的一部分。高店變電站周圍規劃有220 千伏變站1 座,110 千伏變電站1 座,具體情況見圖4。

圖3 最終接入方案走徑圖

圖4 電源規劃點分布圖
在圖4 中可以清晰的看出,220 千伏尚道變電站建成后需要向110 千伏來家站、陳官站、高店站、陳東站、繆道站提供電源,配出線與本次規劃線路出現交集,即圖4 中紅色線路部分,在高店電源建設時,交集部分設計桿塔時,增加一組線路掛點。由于110 千伏高店站、陳東站在經濟開發區核心地帶,線路通道比較緊張,考慮提前設置掛點,減少土地占用顯的更為重要。
變電站電源點的選擇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但可以從電網現狀、地理現狀、電網規劃等方面入手,初步確定變電站電力來源,為下一步詳細設計提供堅實的基礎,少走彎路,就可以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