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瑩
(國核電力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 北京 100095)
裝配式變電站是在國家電網公司“標準化設計、工廠化加工、裝配式建設”的理念指導下,借鑒了民用、工業建筑裝配生產的經驗,針對標準配送式智能變電站設計需求,推動設計理念創新,突出工業化設施定位,實現變電站設計、施工過程的組織集約化的產物。它通過現場拼裝預制構件、電氣設備即插即用的形式,盡量減少現場澆筑和制作安裝的時間,從而大幅提高施工效率。
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理念的提出,伴隨著電力行業包括管理、設備廠家、設計、施工等單位的技術發展,推動了變電站建設模式的發展。近幾年,許多裝配式變電站試點工程相繼完工,裝配式變電站建設模式逐漸成熟,標志著國家電網智能變電站建設跨入了新階段。
裝配式變電站與傳統變電站相比,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傳統變電站土建施工周期較長,占整個變電站施工周期的一半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各施工工序無法同時進行,必須是上一個施工工序完成后下一個工序方可開始,而且鋼筋混凝土的澆筑和養護時間都比較長,同時比如基礎開挖、土方平整、混凝土養護等工序又受到天氣等諸多因素影響,由于天氣原因的停工屢見不鮮。
裝配式變電站可通過各施工工序同時進行大幅提高施工進度,比如,現場土方平整的同時,建筑物構件的加工制作可同時在工廠中展開;另外,現場安裝過程中拼裝、焊接等工藝較簡單、快捷,從而達到減少施工時間的目的。同時,工廠化生產方式也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工程的外部制約因素,間接的縮短了工期。
傳統變電站的土建施工過程中存在原材料多、采購渠道多樣;施工工序繁雜、施工隊伍多;受環境影響大、現場防護條件有限的特點。從而導致了土建施工現場,用于施工管理的人力、物力多,增加工程成本的同時,質量風險點多樣且難以控制。
裝配式變電站的主要建筑構件均采用預制構件,由特定的標準化生產廠家加工,其制作工藝成熟、制作環境優良、成品檢驗規范,從而大大提高了構件的成品質量,使工程質量可控、在控。例如,樓板采用彩鋼板,因為彩鋼板層層緊扣,其密封性和建筑結構得到了非常好的保障,內墻則采用了輕鋼龍骨石膏板取代原有砌筑式墻面,硬度和防火性均有大幅提高。同時,構件預制廠家流水化生產、成熟的技術研發、成品檢驗簡便等因素降低了主要構件的生產和檢驗成本。現場施工工序簡潔、原材料采購量少也降低了工程的現場管理成本。
傳統變電站土建施工對于環境的破壞較大。其主要原因是施工現場投入的人工、材料和大型施工機械較多,導致施工臨建和材料加工用地較多,同時產生較多的生活及建筑垃圾、污水及廢水,不利于環保和節能減排。
裝配式變電站采用工廠化生產,現場施工工序減少,人工、材料、大型機械的需求量少,從而減少了占地和垃圾、污水的排放量,有利于環境保護。另外,建構筑物的主體結構體系構件使用壽命一般高于變電站使用壽命,可循環持續使用,加大了變電站的可持續性。
綜上所述,裝配式變電站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工業化”(即“兩型一化”)理念的完美體現,有著傳統變電站無法比擬的優勢,是變電站建設領域的必然趨勢。
裝配式變電站土建設計要針對標準配送式智能變電站設計需求,推動設計理念創新,引領工程技術進步方向,突出工業化設施定位,優化集成。
貫徹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以安全可靠為前提,信息數據為支撐,多方案比選為手段,以變電站全壽命周期成本最優為目標,統籌考慮,精心設計。以工業標準化生產檢驗代替現場澆筑制作;以各施工工序并聯進行代替施工串聯流程。
采用標準化設計,聯合設備廠家規范統一電氣設備安裝接口,即在設備未訂貨前,設備基礎、設備穿墻方式、埋管布線方式形成統一接口標準。方便設備招標、設計、運行維護的同時,避免土建施工等待設備招標采購而延長工期的現狀,實現土建施工先行的可操作性,縮短工程建設周期。
目前裝配式變電站內的建筑結構形式一般有鋼結構、勁性混凝土結構、預制混凝土結構等。建筑物構配件設計一般分三個層次,分別是主體結構、附屬結構和特殊構件。
主體結構起支撐作用,其使用壽命不能低于建筑物的使用壽命,主要包括主板、柱、斜撐等構件。
附屬結構的使用壽命可低于主體結構,到達使用壽命時可更換。附屬結構應具有裝配方便、模數化、標準通用的特點。裝配式建筑物附屬結構主要包括:圍護結構、電氣管線、上下水管線和其它部品系統等。圍護結構一般是指外墻、屋面、門窗等。內隔墻采用輕鋼龍骨石膏板或輕質條板制成,并將電線、插座、掛件或門窗等集中在幾個專用墻板內,其它設置成空白墻板,使裝修何布線在內隔墻在生產時已經完成。
針對變電站的使用功能,對設備房間的特殊構件進行專門設計,一般有以下幾種制作方式:
(1)視建筑物防火重要性,不同位置墻板選用拆卸方案。除主變房間外其他墻體選用可拆卸墻板,墻體拆卸方便,工程擴建和檢修,設備進出入不受墻體約束。墻體內預埋管線,管線走向在內墻面示意,解決了墻體預埋線的問題,同時墻面平整美觀。
(2)GIS 基礎與樓板分離,形成基礎模塊,樓體建設進度不受設備訂貨限制。模塊尺寸、高度可以根據設備調整,解決了穿墻套管高度處墻體留孔受設備的制約問題。
GIS 基礎模塊在構件廠預制,現場拼裝,形成獨特的錨拼節點。

圖1 GIS 基礎模塊示意圖
(3)GIS 室次梁二次安裝,采用錨拼節點,可以任意調整次梁位置,使GIS 室可以適應不同設備廠家的設備,為變電站擴建提供便利。同時次梁間溝槽可以兼作電纜溝使用,同時解決了設備電纜放置問題。

圖2 GIS 室主次梁搭接
圍墻采用無柱式基礎與墻板插接式方案。
圍墻基礎采用條形混凝土基礎,基礎頂部設置墻槽,墻槽頂部設一圈預埋件。墻板插入基礎墻槽,板底部預埋件與杯口預埋件焊接連接。

圖3 墻板與基礎連接
在板頂用金屬夾具實現板與板之間的連接。

圖4 板頂金屬夾具
無柱墻質量可靠,施工方便,不用現場為墻體綁扎鋼筋、支模板,加快施工速度,節省工期,節約了柱子工程量。
將主變基礎底板與支墩分開,底板現場澆注,支墩工廠預制,現場采用獨特的錨拼節點安裝。使基礎的施工不受設備影響,支墩標準化,并以設備部件的形式出現,施工快捷,工期可縮短近一半。
裝配式主變基礎是將底板和支墩分開處理,底板現場澆注,支墩在工廠預制,支墩在現場安裝在底板上。
主變基礎底板尺寸和重量均很大,且底板受設備安裝影響程度小,故底板在現場澆注并預埋埋件。
支墩采用預制,支墩設預留孔,方便與基礎底板連接。
待支墩到貨后,先在預留孔位置的筏板鋼板上焊接錨筋或預埋件,基礎就位后錨筋剛好在預留孔中,再在孔中澆注膨脹混凝土固定。

圖5 支墩與底板連接
目前,裝配式變電站防火墻主要采用以下幾種結構型式:
1)現澆鋼筋混凝土柱+預制墻板方案:
防火墻的基礎與墻柱同時澆筑,基礎采用獨立基礎。鋼筋混凝土現澆柱根據主變構架鋼管根開設置,柱頂預留地腳螺栓,用于固定主變構架。柱兩側設置溝槽,用于固定預制墻板。
該方案混凝土現場澆筑工程量較大,工期較長,“裝配式”優勢不明顯。
2)預制鋼筋混凝土柱+預制墻板方案:
防火墻由基礎、預制鋼筋混凝土柱、預制墻板和封口梁組成。立柱基礎采用現澆杯形基礎,立柱采用插入式。柱設有特殊凹槽,安裝完柱后卡入預制墻體,上部用預制鋼筋混凝土梁進行封口。
該方案主要受力構件在工廠預先加工完成,現場組裝拼接,能有效的縮短施工工期,節約人力資源。
3)鋼柱+預制墻板方案:
鋼柱采用熱軋H 型鋼柱或鋼管柱,基礎采用現澆杯形基礎,立柱插入后采用細石混凝土二次灌漿填實,鋼柱兩側及頂部預制墻板包裹。
該方案能有效的加快施工進度及減少勞動強度,減少現場的濕作業,缺點是造價偏高,墻板節點安裝采用螺栓,破壞鍍鋅層,對防腐不利,且在風荷載作用下,變形大于鋼筋混凝土柱。
伴隨著國家電網公司一批試點工程的成功建成并投入運行,裝配式變電站設計技術已逐漸走出初級階段,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如結構體系理論研究,配套構件的兼容性、國內技術規范的缺失、施工人才缺乏等。需要我們電力設計行業技術人員繼續開拓創新,為裝配式變電站設計技術成熟增磚添瓦。
[1]李勇.關于變電站土建設計要點的分析[J].廣東科技,2011(24):132-134.
[2]史繼寧.變電站土建設計要點及優化策略研究[J].科學之友,2011(209):96-97.
[3]許永安.淺談變電站土建設計中的幾個問題[J].山西建筑,2011(0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