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夫
吉利收購沃爾沃后,在成都建立了工廠,眼前這臺XC60便是Made in Chengdu;Just Charlie喜歡旅行,從故鄉華盛頓出發,洛杉磯、東京、香港……最終落腳成都,并在成都找到了新的生活,從DJ轉型為手機游戲公司創意總監。兩位扎根成都并事業有成的老外,應該讓他倆碰個面。
機會遍地的成都
沃爾沃和Just Charlie,這兩個老外選擇扎根成都的原因如出一轍——成都機會多。
沃爾沃和Just Charlie都在成都找到了機會。沃爾沃落戶成都,開拓以東盟國家為目標的出口市場是其重要原因;而Just Charlie供職的手機游戲公司尼畢魯,七成以上的收入來自海外,這與美德混血Just Charlie對歐美文化的諳熟有極大關系。
Just Charlie喜歡三個中國城市——香港、成都、昆明,“香港機會多,但速度太快,不適合生活,昆明反之,而成都則兩者兼顧。”于是在2006年,Just Charlie離開香港,來到成都。
目前看來,成都已成為Charlie的第二故鄉,他在這里找到了事業和愛情。
現在IT界所熟知的,是Charlie;而音樂圈所熟知的,是Just Charlie。這有什么不同嗎?當然,這代表他兩個不同的身份。
西裝包裹不住熱血
因為工作的緣故,Just Charlie總是穿得很正式,談吐也給人溫文爾雅的感覺,完全不會讓人聯想到他的DJ身份。
18歲時,Just Charlie喜歡去Club聽音樂,認識了一個DJ,“他向我介紹DJ文化,開車帶我去紐約、波士頓買唱片,我跟他去買了幾張黑膠唱片和一個唱機,便開始做音樂。”不久Just Charlie做了一張mixtape(雜集,用于宣傳),“我不知道在磁帶上面寫什么名字,就干脆在Charlie前加了個Just。”從小場子到華盛頓最大的Club,Just Charlie的名氣與日俱增,并獲得美國DMC(搓碟比賽)兩屆冠軍,再后來,Just Charlie開始了一邊旅行一邊演出的生活,先后走訪了三大洲十個國家,但也漸漸厭倦了這樣的生活方式。
“我不想再過每天四點睡覺,中午起床的日子了,2008年我加入了尼畢魯,成為最初的12個人之一。”2012年,尼畢魯的“銀河帝國”超越“憤怒的小鳥”,拿下App Store美國區收入榜首,熟悉美國文化的Just Charlie功不可沒。
如今事業有成的Just Charlie身上依然流淌著DJ的熱血,周末便脫下西裝,走進酒吧,變身DJ。
拒絕放傻逼音樂
其實換工作恰恰體現了Just Charlie對DJ的熱愛,“以前為了多賺錢,就必須去最賺錢的場子,在成都就是九眼橋、少陵路類似MUSE這樣的場子,放Lady Gaga、賈斯汀·比伯這樣傻逼、商業的歌曲。”
DJ成了Just Charlie的第二事業后,便可選擇自己喜歡的酒吧和音樂,“我現在喜歡去HereWeGo、NASA,放我喜歡的音樂,雷鬼、放克、嘻哈……我不喜歡的音樂,現在完全不會放。”
十余年DJ生涯,而令Just Charlie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演出,就發生在成都,“2011年12月2日,我30歲生日那天,我跟DJ Krush在東郊記憶演出,他是亞洲最強的DJ,日本的嘻哈教父。”
身為企業高管應該會開比較好的車吧,于是我問Just Charlie開什么車,沒想到他上下班是擠地鐵,“我不愿意在中國買車,交通擁堵,車價貴,更重要的是買不到七十年代的車,我在美國開的是1994年的雪佛蘭Corvette,我喜歡老的肌肉車。”盡管吐槽,Just Charlie還是喜歡在成都的生活,畢竟他的事業和愛情都在這里——在三圣鄉的一次演出中,一位成都姑娘被Just Charlie深深迷住,現在成了他的女朋友。
為了讓身在成都的外國人更加了解這個城市,Just Charlie成立了一個網站“chengduliving.com”,現在這個網站最火的搜索關鍵詞是“Li Bo Qing(李伯清)”。
Just Charlie把美國的DJ文化帶到成都,又把尼畢魯和成都文化帶給外國人;其實沃爾沃也在做同樣的事情,吉利把沃爾沃帶到成都進行本土化,其產品又向國外出口。
其實扎根成都后面應該再加一句——連通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