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健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已經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對人們的社會生活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今高中信息技術已經被列為高中一年級的必修課,但是由于信息技術學科起步較晚,所以信息技術教材在使用和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簡要地談談信息技術教材使用和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使用;教學;對策
一、目前中學信息技術教材使用中出現的問題
1.忽視了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高中的信息技術課不僅僅是要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讓學生學會運用信息技術來促進交流和合作,開闊視野,提高思考和決策水平,勇于創新,培養其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和終身學習的能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由于對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理解不透徹,
過分注重技能操作的培訓,忽視了對學生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
有些教師誤認為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指計算機的操作過程,所以只是重視對計算機和其應用軟件的講解。這樣的誤解實質上就是將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單一地理解成操作技能的培訓,這不僅偏離了新課標的思想內涵,而且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2.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目前高中信息技術教材的內容都是非零起點的,也就是說它對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還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不同地區、不同經濟狀況的家庭,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的基礎也不一樣。例如,有些學生從小就接觸了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相對來說簡單,而有的學生從來都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知識,學習起來就很吃力。針對這一問題,如果教師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就根本無法讓學生收到平等的教育,也不利于部分學生的發展。
3.對教材把握不準
不少教師把信息技術教材看成和政治教材一樣,對教材的內容刪繁就簡,只是跟學生介紹書中提到的應用軟件的操作方法,而忽視了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和發展技術能力。甚至有部分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完全按照課本上的死知識講解,不能活學活用,完全違背了新課程“以教材為中心”的思想。另外,由于各地的師資和教學資源的不同,教材在使用過程中也會遇到不同的困難。
4.忽視評價與考核
雖然新課程要求把總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結合起來使用,但是實際上不少信息技術教師對過程性評價的理解不夠透徹,比較模糊,甚至有的教師根本不進行過程性評價,只關注總結性評價。這種單一的總結性評價容易引導教師把信息技術課程上成專業的培訓課程,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二、針對性的解決對策
1.加強學科課程的整合和研究性學習
隨著數字化教學資源的不斷豐富,在教學信息化的學習環境中,原來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也無法發揮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只有加強學科課程的整合和研究性學習,強化信息技術下的研究性學習,才能發揮信息技術課程的價值。所謂課程整合就是以學科科目為中心,立足于學科內容改革,建立學科間的有機聯系,使各門學科相互滲透,把學科學習任務融入信息技術課程中去。那么所謂研究性學習就是以“問題—探究式”的教學模式為解決問題的中心,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獨立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學習積極性和個人體驗的作用,加強學生素養的培養。
2.加強對學生的了解,注重個體差異
作為教師,要真正提高教學質量,不僅要認真了解教材,還要認真了解學生,以便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地域差異造成的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的參差不齊,教師應該在學期初就做好調研,制定切實可行的辦法來加以彌補。對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加強個別輔導,對于知識水平差距較大的班級,可以采取分層教學,采取有效的措施爭取讓認知差異不同的學生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
3.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對于教材的使用,教師不能完全照本宣科,應盡可能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本地的特點,合理有效地組織教學,創造性地靈活使用教材。那么,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就必須處理好兩個關系,一是能力與工具軟件操作的關系,二是知識技能跟綜合能力的關系。對于前者要注重過程和方法的引領,以典型的工具應用為范例,鼓勵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工具。對于后者,要注意在學習知識原理的過程中安排一些小型的活動來練習技能,同時要注意知識的穿插,適當加強學習方法和技能的培訓。
4.采用人性化、多元化的課程評價體系
在課堂中適當地嘗試開展學生的相互評價和自我評價,加強過程性評價的運用。例如,使用在線考試的方式評價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利用電子學習檔案袋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通過對學生完成電子作品的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同時,在評價中還要體現人性化的特點,及時發掘學生的優點,重視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和能力的
開發。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教材的合理使用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深刻把握教材,優化評價與考核,真正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和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張青.現行高中信息技術教材述評[J].課程·教材·教法,2005(02).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