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茹
摘要:連續的霧霾擋住了人們的視線,更可怕的是它蒙蔽了人們的心,人們感受不到在迷霧背后自己真正的需求。霧霾籠罩著整個天津,人們看不清自己生活的環境,對整個城市越來越陌生……沒有根源的城市景觀風格,讓人們的靈魂無處安放。
關鍵詞:需求;生活環境;根源;景觀風格
一、內心對景觀設計的理解
設計是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發展的,設計的價值在于研究人們在特定時間段的需求。設計影響著特定時間段人們的精神狀態與心理狀態,同時受之影響。在這個迷亂的現代社會,人們內心的需求被一次又一次的拆建,拆重建,破壞的混亂不堪。
目前中國社會大環境的混沌,已經滲透到了各個行業,包括景觀設計。做景觀不痛不癢,所有的東西都是含含糊糊的。看不清楚景觀設計的本質與現代人們真正的需求。令人感到酸楚的是在計算機泛濫的今天,景觀變得如此干枯,抽象和概念化。而以人們生活經驗為基礎的景觀反而成了另類!
借一次調研的機會,表達一個景觀設計者的心聲,愿與大家共同探討。
調研主題:中國現代景觀設計的靈魂。
調研地點:天津市海河沿岸(金剛橋—大光明橋段)
二、調研背景與感悟
天津市是一座有著6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600年的風雨滄桑在城市的物質形態上留下了隨處可見的歷史痕跡。明清時期的建筑,西洋情調的洋樓一直在訴說著前人生活的故事……
時間是一幅長長的畫卷,記錄著每個時代的面貌。中國現代景觀是一個承前啟后的過程,在面臨全球化帶來的景觀風格大融合的形勢下,作為一名中國的景觀設計者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為出發點,再借鑒吸收外來景觀形式。這樣的中國景觀才是強有力的。
海河對于天津有著重要的作用。她孕育著天津這座城市的發展,從古至今,河流與都市聚落的形成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中國古代筑城理論中就有“依山者甚多,亦需有水可通舟揖,而后可建之說。”河流重要性拓展的沿岸景觀倍受人們關注,同時承載著城市景觀發展的重要任務。
三、海河兩岸的景觀分布及其特點
海河沿岸有一大批歷史文化遺存和風貌建筑,包括漕運文化,名人故居,異國建筑和全國僅有的開啟式鋼架結構橋梁—金湯橋等。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海河為天津帶來了多樣化的城市人文景觀,而且賦予海河兩岸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城市特色。景觀設計要充分把握這些文化底蘊,營造出中國人真正需求的生活環境。
四、懷念的情景
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我總是要約上三五個好友在海河前廣場上漫步談天。我們享受著沿岸景觀給我們帶來的舒適。但現在……霧霾的天氣里,沿岸的景觀失去了鮮活的面貌,再看看近幾年的城市景觀,找不到些許中國味道,我們迷失在“模仿”的霧霾中。
五、分析與反思
天津作為歷史文化名城,要面臨發展和保護的矛盾。如何做到新舊共生,形成鮮明的城市景觀,避免城市風格趨同,是天津必須面對的問題。在景觀設計中文化才是核心競爭力,城市文化是城市最高的“靈魂”,怎樣將物質和精神統一起來,這是景觀設計中尤為重要的部分。
我們要做的不是對天津海河濱水空間進行重新規劃設計,而是進行前期基礎資料收集和專題論證,將天津海河的自然生態,建筑景觀與文化背景結合。將歷史的回顧,現代人們的觀念感受和人們對未來生活環境的渴望以景觀的形態串聯成一個有序的,可讀的生活環境。景觀藝術風格不是主觀臆斷,而是一定歷史積淀的客觀再現。景觀藝術風格是不同時期,文化思潮與歷史觀念的印記,形成了完整的鏈狀延續。
順應時代發展,借鑒外來設計是沒有錯,但是借鑒的同時我們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有根源的借鑒才是值得保存下來,值得被人認可的。
現代社會所謂的“搞景觀”把人們的生活搞的糊里糊涂。曾經我們熟悉習慣的環境沒有了。無數的抄襲,復制,生搬硬套,將整個天津的城市映象破壞的“淋漓盡致”。無數不已已建成的文化內涵的形象為背景的建筑拔地而起。人們內心產生了強大的疑惑:“我們在哪?我們是誰?我們真的需要這樣的生活環境的嗎?”
這些現實讓所有的設計者反思:近幾年做的景觀設計是發展了城市還是摧毀了城市?
在一定的社會發展時期繪畫藝術,景觀藝術,社會環境和審美情趣從根本上是一致的,同時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社會特點。當景觀設計陷入困惑的時候,我們可以去看看現在的社會狀況。現在的中國設計行業的狀況是掌權的人不懂設計,懂設計的人說了不算。這樣的狀況造成設計與實施的脫節,規劃與審美的脫節,城市景觀與藝術的脫節。整個社會的散亂,斷層。各個行業的人抓不住一個社會需求點!設計是一個點,折射出社會需求,社會風尚。混亂的社會氛圍,讓景觀設計“進”不去,“出”不來,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同時發生的:一系列的青年人的心態躁動,迷茫,困惑。這些都是一個時代的社會映像。
改變從內心開始: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作為一個景觀設計者,當我們還沒有弄明白這個階段時代發展特征與人們的真實的內心需求的時候,不要輕易的將不成熟的設計變成我們的生活環境。同時當我們思考設計的時候,將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有序的結合在一起。讓人們清晰的記得自己的生活痕跡。驅除人們心中的霧霾。
作為一個優秀的景觀設計師既要站在民族的高度上去辯證的審視設計,同時需要腳踏實地的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作者單位:天津城建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