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霞 , 魏有海 ,郭良芝
(1.青海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青海 西寧 810016;2.農業部西寧作物有害生物科學觀測實驗站,青海 西 寧810016;3.青海省農業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青海 西寧 810016)
小麥是我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雜草危害是影響小麥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2]。近年來,隨著耕作制度的改變,麥田長期、單一、大面積使用化學除草劑,使雜草優勢種群和群落結構發生了變化,一些難除闊葉雜草相繼出現,成為影響小麥穩產、高產的主要因素之一[3~5]。為篩選出適合春小麥田一年生闊葉雜草化學防除的優良藥劑,我們于2013年進行了35%氯吡嘧磺隆WDG對小麥闊葉雜草的防除試驗,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供試藥劑35%氯吡嘧磺隆WDG由江蘇農用激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提供,對照藥劑10%苯磺隆WP由山東僑昌化工有限公司提供。指示春小麥品種為樂麥5號。防除對象為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 Benth.)、藜(Chenopodium album L.)、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C.)、遏蘭菜(Thlaspi arvense L.)、野油菜[Brassica juncea(L.)Czern.etCoss.]、豬殃殃(Galium spurium L.)、蕎麥蔓(Polygonum convolvulus L.)、澤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節裂角茴香(Hypecoum leptoearpum Hook.f.etThoms.)等闊葉雜草。
試驗設在青海省農林科學院試驗地。當地海拔2 230 m,屬川水地區,年降水量380 mm,土壤為栗鈣土,地勢平整,肥力均勻,耕層有機質含量10 g/kg,pH 7.8。前茬油菜,使用過480 g/L氟樂靈乳油2 700 mL/hm2。

表1 35%氯吡嘧磺隆WDG藥后40 d對春小麥田闊葉雜草的防效
試驗共設6個處理,處理1為噴施35%氯吡嘧磺隆WDG 129 mL/hm2,處理2為噴施35%氯吡嘧磺隆WDG 161 mL/hm2,處理3為噴施35%氯吡嘧磺隆WDG 193 mL/hm2,處理4為噴施35%氯吡嘧磺隆WDG 321 mL/hm2,處理5為噴施10%苯磺隆WP150 mL/hm2(藥劑對照,CK1),處理6為人工除草,處理1~5均按設計用藥量對水300 kg。設噴等量清水為空白對照(CK2)。
試驗隨機區組排列,4次重復,小區面積20 m2(5m×4m)。春小麥于2013年3月25日播種,種植方式為露地條播。2013年5月14日各處理同時進行,此時春小麥4~5葉期(其中4葉占60%、4葉1心占20%、5葉占20%),密花香薷、藜、苣荬菜、遏蘭菜、蕎麥蔓、澤漆、野油菜、豬殃殃、節裂角茴香等發生密度較大,且分布均勻,葉齡為3~7片(輪)。采用新加坡利農公司生產HD400背負式手動噴霧器由低劑量到高劑量依次莖葉噴霧。施藥當日為晴天,風向西北,最高氣溫19.1℃,最低氣溫11.2℃,相對濕度為49%。田間管理措施同當地春小麥田。
采用隨機取樣法每小區3點取樣,每樣點0.25 m2。施藥前調查各處理各類雜草數量,藥后7、14、20、40 d田間觀察雜草對藥劑的反應及各藥劑處理對小麥的安全性;藥后20、40 d調查雜草殘存株數和地上部分鮮重,計算株防效和鮮重防效。試驗數據采用SP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株防效(%)=[(對照區雜草株數-處理區雜草株數)/對照區雜草株數]×100
鮮重防效(%)=[(對照區雜草鮮重-處理區雜草鮮重)/對照區雜草鮮重]×100
藥后7、14、20、40 d對各藥劑處理小麥的生長情況觀察結果表明,不同劑量35%氯吡嘧磺隆WDG處理及藥劑對照10%苯磺隆WP150 mL/hm2處理均未見藥害,小麥生長良好。
田間觀察統計結果表明,不同劑量35%氯吡嘧磺隆WDG處理藥后7 d,部分雜草植株莖葉卷曲、皺縮,生長受到抑制,且癥狀隨劑量的增加而愈加明顯;藥后14 d,部分雜草植株莖、葉心變黃乃至干枯,其中對野油菜、苣荬菜、蕎麥蔓、密花香薷抑制作用明顯,且癥狀隨劑量的增加而愈加明顯。藥后20 d,不同劑量35%氯吡嘧磺隆WDG處理對春小麥田一年生闊葉雜草總草株防效達82.38%~94.64%,且不同劑量35%氯吡嘧磺隆WDG處理間及其與藥劑對照10%苯磺隆WP150 mL/hm2處理(株防效為84.68%)差異不顯著,而與人工除草(株防效為61.17%)差異極顯著。
由表1可見,藥后40 d,不同劑量35%氯吡嘧磺隆WDG處理(處理1、處理2、處理3、處理4)對春小麥田一年生闊葉雜草總草株防效達67.32%~89.53%,且處理1、處理2、處理3之間差異不顯著,均與處理4差異顯著、與藥劑對照(株防效為82.87%)差異不顯著,與人工除草(株防效為55.46%)差異極顯著;處理4與藥劑對照差異不顯著,與人工除草差異極顯著。鮮重防效為77.97%~96.50%,且處理1、處理2、處理3及藥劑對照(鮮重防效為89.72%)之間差異不顯著,均與人工除草(鮮重防效為53.56%)差異極顯著。其中不同劑量35%氯吡嘧磺隆WDG處理對蕎麥蔓、密花香薷、野油菜的株防效及鮮重防效與藥劑對照和人工除草間差異均不顯著,對苣荬菜的株防效及鮮重防效與藥劑對照間差異均不顯著,與人工除草差異極顯著。
春小麥4~5葉期噴施129、161、193、321 mL/hm235%氯吡嘧磺隆WDG,均對春小麥生產安全。藥后20 d,各處理對春小麥田一年生闊葉雜草總草株防效達82.38%~94.64%;藥后40 d,總草株防效為67.32%~89.53%,鮮重防效為77.97%~96.50%,且對野油菜、蕎麥蔓、密花香薷、苣荬菜等田間表現敏感。綜合田間防治效果,推薦35%氯吡嘧磺隆WDG施用劑量以129 mL/hm2為宜。
[1] 李 美,高興祥,高宗軍,等.75%磺酰磺隆WDG對麥田雜草防除效果及后茬作物的安全性[J]. 麥類作物學報,2013,33(4):795-799.
[2] 徐 充,黃春艷.75%苯磺隆水分散粒劑防除春小麥田闊葉雜草田間藥效評價[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4(1):50-53.
[3] 朱海霞,郭良芝,翁 華.85%2甲4氯鈉對春小麥田一年生闊葉雜草的防效[J].甘肅農業科技,2013(2):5-7.
[4] 龔國斌.25%精噁·炔草酯WG防除小麥田雜草田間藥效試驗[J]. 現代農藥,2013,12(1):54-56.
[5] 翁 華,魏有海,郭良芝,等.青海省春麥田雜草種類組成及群落特征[J].作物雜志,2013(3):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