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丹宇
進入新世紀以來,環境污染已經日益成為制約整個人類社會進步的全球性問題。我國高校環保社團的蓬勃發展,反映了當代大學生對環保的熱愛和對建設和諧社會的責任心。可是透過表象,用傳播學的視角關照大多環保社團,我們不難發現其組織規模差距較大,發展參差不齊,環保理念傳播效果各異,運作管理上存在著諸多問題和不足。本文通過對高校環保社團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分析,闡明了建立高校環保社團的重要意義,并結合環保社團組織發展中的實際情況,提出了針對高校環保社團管理發展的對策。
高校 環保社團 組織傳播 管理對策
人類社會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生活高速發展的同時,由于資源的破壞和環境的污染所帶來的嚴重后果越來越深刻的向世人表明環境保護對這個世界的重要性。高校環保社團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據不完全統計我國高校現有各類環保社團一千余個,從數量看可以說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透過現象,我們又不難發現各個學校環保社團的組織規模差距較大,發展參差不齊,環保理念傳播效果各異。很多社團徒有其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和不足。高校環保社團該如何管理,如何在組織的平臺上發揮它應有的功能和作用,高效傳播環保理念,真正的成為廣大青年學生珍惜資源、保護環境、倡導進步、提升素質的平臺,成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和諧社會的重要推動力量?這已經是擺在高校學生工作者面前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高校環保社團的組織傳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環保社團的組織發展現狀
我國高校學生社團大體可分為四大類,分別是政治理論研究型、專業學術學習實踐型、社會公益服務型和興趣愛好型。在大多數高校中環保社團是按照社會公益服務型社團建立的,這種建團思路界定了環保社團從本質上不是依靠興趣愛好和實用價值等利益動機驅動而形成的團體,而是依靠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引導的公益型組織。社團中絕大多數成員都是為了體現他們的人格追求和對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熱情而加入其中的。面對這樣的組織形式,社團中的許多成員雖然在加入時都是滿懷著激情,但在嚴酷的社會現實和繁重的課業壓力下曾經的追求和熱情逐漸的被消磨殆盡,再加之社團活動開展的單調性使很多環保社團在發展中出現了“虎頭蛇尾”“有名無實”的現象,形成了社團數量龐大的虛假繁榮現狀。
(二)高校環保社團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社團組織管理機制無序低效
多數環保社團由于在公益性和科研性上的分析不清,致使在內部機構建設和部門設置上的不科學,直接導致了分工不明確,信息獲得不對稱,決策傳遞不到位等嚴重的問題。使整個社團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行同虛設;各個部門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成員之間溝通困難,缺少交流。
2.活動傳播效果差,社團凝聚力低
由于高校環保社團中的大多數成員都是在社會責任感和對環保的熱情驅使下加入的,環境保護專業知識普遍缺失,對社會生活中環保問題的理性認識不足,組織培訓不到位時,發起的社團活動易出現缺乏創新和準備不充分現象,會導致成員工作熱情和積極性的低落。這樣的活動傳播效果必然不佳。通過幾次失敗的活動直接使整個組織人心渙散,成員之間缺乏交流和信任,缺失集體認同感,最后,致使很多環保社團成員不是把活動看成展示才華、鍛煉能力、回報社會的機會,而是一種強加的任務和負擔。
3.組織傳承機制較差,缺乏持久生命力
環保社團和大多數學生社團一樣,成員流動性大,對決策領導人物的依賴性強。大多的環保社團在組織有效的活動后,不能全面及時的將成果與經驗和廣大成員分享,使成員的精神回報和激勵不足,許多人的才華和能力被埋沒。在社團中所有的決策把關由社團領導人完成,缺少民主化,意見領袖作用得不到合理高效發揮,同時也使以后接管社團的人員不能獲得有效的社團管理和組織活動的經驗,總體上使環保社團發展缺乏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4.與社會實踐缺乏有效地結合
大多數環保社團由于沒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大膽的創新精神,導致社團活動與真正的社會實踐缺乏有效的聯系。所開展的活動除了為迎合“地球日”“環境日”等特殊紀念日所做的宣傳以外,多是種樹、撿垃圾等既不能很好地提高社團成員的個人能力,也產生不了很好的社會反響的簡單活動。
二、高校環保社團管理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合理有效的內部管理機制
高校環保社團要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目標,建立一套體系完善、合理有效的內部管理體系是首要條件。它應包含五個層次的內容。第一,符合社團組織發展實際的規章制度。在約束與激勵并舉的前提下,更加側重對成員的鼓勵。第二,便于信息溝通和決策傳遞的簡單而行之有效的部門設置(如按項目管理設置部門)。第三,良好的組織環境。加強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在促進集體認同感的同時更有效地激發成員的創造力,形成融洽而又有競爭的和諧氛圍。第四,在民主集中制基礎上的思維創新。對活動的傳播效果和其中的創新思路及時總結并給予評價,讓社團內所有成員都能分享活動組織的經驗教訓。第五,有效的后備人才培養機制。在活動的開展中及時發掘并有意識的鍛煉組織后備人才,通過恰當的分工,適當的責任,培養人才,建立長效的組織管理傳承機制。
(二)積極開展傳播形式新穎、長期有效的環保教育活動
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和教育是很多高校環保社團開展活動的主題。就活動內容而言多是以展版、宣傳海報、倡議書為主的機械式的思想灌輸和行為規勸為主,整個活動缺乏必要的參與性和互動性,傳播效果不夠理想。開展活動的時間也多固定在幾個特殊的紀念日,轟轟烈烈之后一切都又歸于平靜,沒有延續性,產生不出持久的效果。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活動,核心目的是提高廣大學生和其他社會成員的環保意識。高校環保社團應從一些能長期堅持但規模不大,能親身參與并能激發興趣的特色活動入手,讓更多的人能真正有機會親身感受并參與到環保活動中。在不斷的感觸和體會中,讓環保理念逐步成為一種社會意識。以河南大學的“綠色聯盟”環保社團開展的活動為例,該社團從建立之初就很注重活動開展的有效性和長期性。他們以“月月有活動,次次有創新”為原則,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環保宣傳教育活動。如環保影片展播、環保專家論壇、環保時裝設計大賽、環保征文比賽、環保漫畫、趣語征集大賽、廢舊物飾品秀大賽等,通過各種新穎的形式激發、引導大學生的環保意識。同時,社團成員還以小分隊為單位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帶著自己創作的環保小品、相聲、歌曲、歌舞劇和時裝秀等進入鄉村、社區和城市休閑廣場等地,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擴大環保宣傳范圍,傳播環保理念,弘揚環保精神,通過社團活動真正達到增強社會環保意識的目的。
(三)注重與高校科研及社會政府機構的溝通與合作
環保本身是一個比較專業的領域,這就決定了環保社團要與一般的公益愛心社團有所不同,它的健康發展必須以對環境問題的理性認識為指導,以環保專業知識為基礎。高校環保社團應該通過聘請校內外專業指導教師、開設環保論壇和吸引專業學生以及專業以外的愛好者加入的方式,來提高全體社團成員的理論素養和整體素質。
與地方政府和環保部門聯系,充分利用政府資源創新環保社團活動。與相關科研機構合作,讓社團成員通過一些力所能及的實踐和調研活動,在實地考察和收集數據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加環保知識的積累,完善對環境問題的理性認識。讓社團成員在實地感受環境保護迫在眉睫的現狀,切身體會珍惜資源保護家園的艱巨使命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環境保護專業知識的學習,熟練掌握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保護地球母親的可行方法和途徑。
(四)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擴展社團活動新媒體空間
數字技術突飛猛進,新媒體應用愈發普及,網絡已越來越成為人們交流觀點、溝通思想的平臺。環保社團應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宣傳環保知識、幫助人們樹立環保理念。同時,通過網絡、自媒體平臺加強與其他環保社團的聯系,共同分享社團活動中的成果和成功經驗。可以通過網絡,在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地區共同開展環保宣傳教育活動和社會實踐調查活動。高校環保社團還可以通過網絡,進一步加強與國外環保組織的聯系。通過交流,學習國際環境組織活動中的新穎的思路和先進的組織形式,逐步提高團隊自身建設;同時,通過網絡還可以開展環保項目活動的國際交流,讓我國高校的環保社團活動也能走出國門,進一步拓展環保領域,讓環境保護日益成為全人類共同關心的主題,為全世界的環保事業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五)加強與企業的合作,開創環保社會化的新途徑
隨著社會的進步,很多企業把提高員工的環保意識看成提升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在這一點上是和高校環保社團組織的目的是一致的。高校環保組織應該利用自己宣傳教育上的優勢,采用積極有效的活動方式與企業展開合作,同時在企業的支持下不斷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這樣才能達到雙贏的目的。
三、結語
高校環保組織作為推動我們創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的一股新生力量,它的組織傳播效力和影響一定能波及到我們每一個人和我們這個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我們堅信在合理有效地組織管理下,在社會各界的鼓勵和支持下,高校的環保社團活動一定能夠取得更大的活動傳播效果和社會效益,讓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變得天更藍,水更綠,環境更美好。
參考文獻:
[1]子軒.高校環保社團何去何從[J].綠葉,2006,(2).
[2]賴蕓.高校環保社團應“避虛就實”[J].綠葉,2006,(3).
[3]楊士軍.淺談學生環保社團活動的組織與管理[J].環境教育,2001,(2).
[4]盧紅雁.中國大學生環保社團現狀調查[J].環境教育,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