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素鳳
翻譯評估研究,一直是翻譯批評的核心問題。通過對司顯柱翻譯質量評估模式進行研究,并運用該模式評估從《金融時報》上隨機挑選出來的一篇英漢翻譯譯文的質量。
翻譯質量評估模式財經新聞翻譯評估研究,一直是翻譯批評的核心問題。豪斯的《翻譯質量評估模式》是國際公認的翻譯批評界第一個有完整理論和實踐的翻譯質量評估模式。司顯柱繼承并發揚了豪斯的模式,但對于“司模式”的實證研究對象則以詩歌、散文、廣告、演講為主,對新聞,尤其是財經新聞——以概念意義為主導的語篇翻譯質量的評估研究很少。
一、材料與方法
1.司顯柱翻譯質量評估模式的參數和程序
(1)參數設置。根據系統功能語言學對語言功能的闡述,任何一個語篇都具有三種“意義”,即概念、人際和語篇意義。所以,評估翻譯語篇的質量,就是考察譯文是否在這三種意義或功能上與原文“對等”。但語篇意義,是對語言信息的組織的意義,其作用是輔助于前兩種意義的實現。基于此,判斷譯文質量,考察與描寫譯文是否與原文功能對等或偏離時,只需設定概念和人際意義兩個參數。
(2)程序步驟。首先,微觀層面,對原、譯文語篇里的小句進行及物性、語氣、情態、評價和主位分析,判斷譯文對原文是否發生了“偏離”。其次,宏觀上,從反映翻譯情景的目的語特征、社會文化環境等方面,對前述微觀層面所發現和描寫的各種“偏離”個案重新審視,排除從宏觀角度看對譯文質量未造成傷害的“偏離”個案。再次,依據第二步的價值判斷對第一步的統計數量進行修正。最后,在按以上步驟統計出的偏離值的基礎上,判定譯文的整體質量。
2.語篇選取
本文從《金融時報》上選取了2013年10月10日首席經濟評論員 Martin Wolf 發表的一篇題為“Buyers beware of Britains absurd property trap.”的評說作為語料進行譯文質量評估。
二、結果與分析
1.原文語篇的語域分析
(1)語場。財經新聞的主要功能是概述意義層面的,用語言對世界的經驗的描述,包括這一過程所涉及的各種的狀態與機構。而表達這種“經驗”功能的主要方式是語言的及物性系統。
(2)語旨。就語旨而言,參與交際的一方是首席經濟評論員,另一方是相關行業工作者和關注財經的廣大讀者。反映交際參與者關系的語旨,主要是由語言的詞匯——語法系統中的語氣、情態和評價等系統表現的。
(3)語式。反映交際媒介的語式,包含口語和書面語兩種情形。顯而易見,原文屬于后者。
2.譯文相對于原文的意義偏離情形
(1)標題“Buyers beware of Britains absurd property trap.”譯為“英國購房援助計劃在幫誰?”新聞標題的翻譯在話語內容,信息重心,語氣等方面都不對等,屬概念意義偏離。
(2)…devoted to fiscal austerity has decided to use its balance sheet,up to£130bn,to guarantee mortgages as part of its“Help to Buy” scheme…決定動用多達1300億英鎊的財政資金,實施“購房援助計劃”,為抵押貸款提供擔保。
此處,“balance sheet”指“資產負債表”,而譯文卻譯為“財政資金”,概念意義偏離。
(3)The government is strengthening a conspiracyto keep house prices exorbitant.面對著一個將房價維持在離譜水平的陰謀,政府所做的卻是推波助瀾。“to keep…”作目的狀語。原文指政府面對“陰謀”,推波助瀾,最終維持高房價,而譯者卻將“維持高房價”作為“陰謀”的內容,曲解原意,概念意義偏離。
(4)The first is for the government to finance a share in theequity.首先,政府提供一部分房屋抵押貸款。“equity”指凈值貸款,在原文中,即借款人以所擁有住房的凈值(房產估值減去房貸債務余額)作為抵押或擔保獲得的貸款。因此,此處應是“房屋凈值貸款”,概念意義偏離。
(5)…this would cap the risk to lendersat 80 per cent of the value of a property,even if they lent as much as 95 per cent…政府將向銀行提供最高為貸款額15%的擔保。這可以將銀行的風險限制在房地產價格的80%以下——哪怕它們放出的貸款能達到房價的95%。
原文作者用的是“lender”,指貸款機構,譯文將意義局限于“銀行”,語義縮小,概念意義偏離。
(6)…a“banking failure”that had resultedin lenders wanting large deposits…“銀行業失靈”,這一現象導致銀行業向購房者索要高額首付。原文是過去完成時,應譯為“導致了”,表示一個即成后果,而非對經濟形勢的預測,概念意義偏離。
(7)These lobbies arefar too formidable for any government.對任何政府而言,這些游說團體都是可怕的力量。“far too”程度副詞漏譯,此處即屬于概念意義的偏離,也是人際意義的偏離,譯文極盡體現游說團體的“難纏”以突顯“供應問題”得不到解決的矛盾所在。
(8)Close to 13 per centwas for commercial property…余下近13%是商業房地產貸款……
此處易造成歧義,是余下部分的13%?還是占全部的13%?考慮到財經新聞的即時性,讀者不可能字字斟酌,不如直接處理成“此外,近13%……”避免造成混淆,概念意義偏離。
3.譯文質量評價
從譯文質量評估的角度,需要對微觀層面分析和描寫出的偏離進行梳理、分類和價值判斷,排除未對譯文質量造成負面影響的偏離個案。
首先,新聞標題的漢譯在概念意義層面與原文完全不對等。評論員以英國人的視角評說購房新政,道明對“新政”的不滿。其次,譯者將陳述語氣改為疑問,既激發讀者興趣,又體現了更加客觀的態度,畢竟我們不是新政實施對象。因此,標題的處理對語篇產生了正面影響,不計入偏離。
三、小結
通過對“司模式”的研究應用發現:該篇財經新聞譯文概念意義偏離比人際意義偏離現象嚴重,這對于以概念功能為主的財經新聞而言,譯文質量缺憾明顯。同時,司教授所提出的參數、程序對于財經新聞譯文質量評估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實踐過程中操作繁瑣,且譯文質量最終無法得到定性結論,筆者認為可以根據語篇類型判定人際、概念意義偏離對譯文質量的影響,最終劃分上、中、下三個等級??傮w而言,本文豐富了該模式的實證研究,也希望能給今后財經新聞翻譯的評估性研究起到一定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Mcalester,G.The Evaluation of Translation into a Foreign Language[M].Amsterdam:Benjamins,2000.
[2]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New York: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1988.
[3]李戰子.話語的人際意義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4]司顯柱.論功能語言學視角的翻譯質量評估模式研究[J].外語教學,2004,(4):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