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霞
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表是學習化學變化的重要工具,在工農業生產和科學研究中都有重要應用,更是歷年來中考命題的熱點,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應用過程中,同學們容易混淆,往往不知如何下手。
我在上課過程中,以黃銅假冒黃金一案為教學情境導入新課,引起同學們極大的興趣。為解決打假問題,同學們積極地想辦法,一節課下來,我們找到三個化學方法,同時學習了金屬的三個化學性質,同時也學會了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及其應用。
首先,我在屏幕上出現了圖片:幾位警察面前一堆金光閃閃的黃金,是真是假?學生都睜大了眼睛,像真的呀!看不出有假,大家紛紛議論,是真是假怎么辨認?你能辨認嗎?想知道嗎?經我這么一問,大家的興致高昂起來了。接著,我和大家解釋,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黃銅合金(銅、鋅)冒充黃金,因為黃銅外觀酷似黃金,很難辨認的。學生看上去有些氣憤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能夠找到三個方法來辨別真假黃金。這時學生的情緒穩定了,并期待著學習新的知識。接下來我們先回憶金屬在氧氣中的燃燒情況,像鎂在空氣中一點就著,劇烈燃燒,放出耀眼的強光,生成白色粉末。而鐵絲在空氣中不燃燒,在純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銅在氧氣中用火燒一般是直接變黑,生成氧化銅。金即使在高溫下也不與氧氣反應。大家從金屬與氧氣的反應情況,得出什么結論?大家都一致認為,金屬與氧氣反應的劇烈程度和難易程度都不一樣,這與金屬的種類有關。
這時,有的學生在竊竊私語了,可以把這些假黃金在空氣中加熱,若表面變黑應該是假的黃金。這利用了金屬的什么化學性質?學生回答,金屬與氧氣反應。
其次,我們把金屬鋅放入稀鹽酸中有什么現象?同學們都知道有氣泡現象發生。緊接著,大家分別把鋅、鐵、鎂、銅分別放入稀鹽酸中,觀察現象。大家發現金屬與酸反應的情況也不一樣,鎂與酸反應最快,鋅較慢,鐵更慢,銅的表面沒有任何現象。通過實驗證明,金屬的活動性強弱程度不同,從而引出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表。這時,可以追問想到用什么方法辨認真假黃金嗎?大家一致認為放入鹽酸中若有氣泡產生,就一定是假黃金。同學們這時看出胸有成竹的樣子。接著,做分組實驗把鋅、銀放入硫酸銅溶液,觀察現象,結果鋅的表面生成一層紅色物質,而銀的表面無明顯現象。為什么呢?排一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吧,我們發現位置靠前的金屬能與位置在后的金屬的鹽溶液反應。這下,大家還有方法打假嗎?大家都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把“黃金”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若表面生成紅色物質則是假的黃金。看到大家興高采烈的樣子,我心里真的很滿足。
然后,再強調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具體怎樣應用在習題中。具體應用時要注意下列四點:
(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在水溶液里就越容易失去電子變成離子,它的活動性越強。根據金屬在活動性順序表中的位置,可判斷它的化學活動性。
(2)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里的氫,排在氫后面的金屬不能置換出酸里的氫。我們可根據金屬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的位置,判斷它能否與酸發生置換反應,產生氫氣以及反應的劇烈程度。
(3)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屬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里置換出來。由此,可判斷任意兩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具體應用時,一般不選用K、Ca、Na等活潑金屬與鹽溶液反應)
(4)單質鐵在與酸、鹽的溶液發生置換反應時總是生成+2價的亞鐵。然后做相應的練習學生會輕而易舉地掌握這部分知識。
總之,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會把難點突破。把握好金屬活動性順序應用的方法及注意事項,也是掌握好這部分知識的關鍵。
?誗編輯 楊兆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