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遙
初高中英語的銜接問題一直是困擾大部分英語老師,尤其是高一英語老師的難題。筆者從事英語教學已有27個年頭(其中初中13年,高中14年)。其間,我一直在探討這一銜接問題,積累了一些經驗,希望能與同仁分享,讓高中教學少走彎路,使高一新生盡快適應高中教學,做到初高中英語的自然銜接,實現水到渠成的過渡。
一、為學生樹立信心,幫助學生克服畏難心理
相當一部分學生在接觸到高中英語課本后,尤其是聽了老師的幾節英語課后就喪失了學習英語的信心。他們不適應老師用英語組織教學,他們已經習慣了初中老師的漢語講解;課堂上老師要求他們互動也同樣給學生帶來不少心理上的壓力,尤其是那些在初中階段沒有注重口語訓練的學生。課后有不少單詞需要學生識記、拼寫也給學生增加了負擔。因為有一部分學生還不認識音標,這樣在拼讀和記憶單詞時,他們要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可是收效甚微?;ù罅繒r間和精力勞作的成果在很短的時間里就忘記了。
之所以出現以上情況,是因為學生英語基礎薄弱,這樣使他們到高中以后無所適從,從而失去信心。針對這一現象,我認為老師可以嘗試采用以下的方法,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增強他們攻克難關的信心:
1.鼓勵學生,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進行心理疏導。
2.從學生出發,調整教學方法。例如,在組織教學中,可以采用英語與漢語講解相結合的方式;在教學新課的同時,抽出一定的時間給學生補習初中知識:音標、重點詞匯、知識點、基本語法等。這樣可以起到以舊帶新、以新固舊的作用。
3.教師要對高中教材進行大膽、科學地刪減。北師大教材詞匯量大,教師要結合《考綱》,把要求掌握的3200個左右的單詞挑出來重點掌握,其他在教材上出現的詞匯可以不要求學生去掌握,從而減輕學生的負擔。
4.針對不同層次的班級,對每個單元的組成部分進行取舍。例如,普通班可以不上Communication Workshop,Culture Corner 和
Bulletin Board部分。
5.開始階段應放慢教學節奏,讓學生有一個適應過程。初中教學任務相對較輕,要求掌握的單詞只有1500~1600個左右,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200~300個左右。語法較淺顯,句子結構簡單,文章篇幅不長。而到了高中以后,教材難度猛增,詞匯量增加一倍,語法增加了各種從句及特殊句型,文章篇幅增長,體裁廣泛,句子結構復雜。因此,教師在教學高中英語時放慢速度,仔細講解,精講多練。等到學生適應后,逐漸增加課堂教學容量,加快節奏。遵循先快后慢、先簡后繁、先易后難的原則,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動機。
二、認真研究初高中教材,找到初高中英語知識的銜接點與生長點
我們采用的高中英語教材是北師大版,而初中英語使用的是人教版(Go for it?。_@樣,因為版本的不對稱,知識體系的斷層難免存在內容銜接上的脫節。初中英語學習注重的是詞匯識記與講解,而高中則注重篇章理解能力的提高;初中語法重點是對詞語的練習,包括名詞、代詞、動詞、形容詞、副詞及介詞等。而對句子方面的講解只接觸到賓語從句和定語從句的基本用法。從高一開始,要在初中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學習定語從句的用法,還要學習狀語從句,非謂語動詞,虛擬語氣及特殊句式。高一教師只有認真研究初高中教材,才能進行有效的銜接,從而找到初高中英語知識的銜接點與生長點,這樣才能有的放矢。
三、注重學法指導,有效使用學習策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進入高中后感到學習內容和難度上與初中有很大改變。初中階段主要對簡單的語言知識和語法進行學習。而在高中階段則側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聽、說、讀、寫能力。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句子中、文章中去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斷、邏輯思維等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要在掌握必要知識的基礎上經過不斷練習才能逐步提高,從而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因此,對高中英語的學習,更需要學生掌握一些學習策略。學習策略可分為聽說策略、詞匯策略、語法策略、閱讀策略和寫作策略。教師在進行每一項教學任務時,都要指導學生學會相應的策略和方法。只有掌握這些學習策略,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增強學習意識,減輕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例如,我們在教學一篇閱讀課的時候,在針對主旨大意和文章結構問題時,要求學生利用fast-reading這一閱讀策略,不需要逐字逐行閱讀,只要找出每段的topic sentence,通常是每段的第一句;然后把每段的主題句歸納起來,就不難概括出文章的主旨大意來。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拉近師生距離,培養師生感情
和諧的師生關系能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有利于學生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要搞好師生關系,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愛護關心每一個學生,包括后進生,真正做到愛生如子。
2.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例如在課堂上提問時,如果學生犯錯誤,教師不可以用批判的眼光注視學生,更不可以用刻薄的語言諷刺、挖苦學生,這樣的話會使學生深感沮喪,喪失學習的信心。對其他學生來說,也會產生壓抑感,降低學習熱情。學生到了高中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尊心也不斷增強。鼓勵性、建設性的言語比較容易接受,而批判、諷刺的語言則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從而使他們對英語產生抵觸情緒。
因此,只有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達到情感上的銜接,讓學生對學習英語充滿信心。
總而言之,教師只有從學生實際出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認真研究初高中教材,指導學生使用學習策略,才能實現初高中英語教學的自然銜接,平穩過渡。
?誗編輯 段麗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