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軍
摘 要:地域資源文化常常為美術教學搭建了一個天然的平臺,把地方美術資源文化應用于高中美術教學研究與開發,滿足本地區學生學習美術的需求,幫助學生理解美術知識的多樣性,更好地獲得生活經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實效性。連云港地方美術資源文化對學生本土素養的生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關鍵詞:地方資源文化;美術素養;價值意義
一、立足教學生命的厚土,傳承本土資源文化
連云港是全國最豐富的美術遺存圣地之一。自古以來,我們的祖先在這片熱土上生息繁衍、辛勤勞作,以卓越的智慧和創造力,書寫了一部輝煌燦爛的文明史,留下了豐富、厚重的美術文化資源。如藤花落龍山文化城址(古城市遺址)、大伊山(船刻、石棺)遺址文化、將軍崖原始巖畫(原始農業)文化、孔望山(佛教造像摩崖)石刻文化、花果山石刻與佛教塑像文化、市博物館設有著名版畫大家彥涵美術館、市美術館設有名家畫廊并定期舉辦各類美術作品展覽等,這些都是可以有效利用的地方美術文化資源。
通過有效地組織和利用地方美術文化資源,建立系列教材、配套數據庫、網絡資源平臺引導學生學習、了解、研究連云港的地方美術文化藝術,進而理解地方傳統文化,體會港城人民勤勞與智慧,引導學生珍惜、繼承地方文化遺產,在學生時代造就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鋪墊好民族和地方文化基因,讓我們的青年學子全面健康、富有個性地發展。
二、開拓地方美術資源,培養本土文化的認同感
連云港地方美術文化資源是連云港地域內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生產、勞作以及社會歷史演進過程中長期積淀形成的富有特色的代表性的美術文化。每位教師和每位學生同時也都作為該地方的一分子,與其地方獨特的傳統、習俗、經濟、社會以及宗教信仰和價值觀念等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影響著地方每個成員的審美及行為模式。把以上連云港美術文化資源作為高中美術教學系列模塊的選修內容,或作為連云港地方中小學特色課程進行開發與應用,豐富各個階段審美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久而久之,學生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親和力自然會增強。
三、助推校園特色文化的形成,形成獨特的價值觀
校園文化是學校辦學理念、精神面貌、心理狀態、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和價值取向的總和。它不僅代表一個學校的特點,也反映了所在地方的文化特色。地方文化是校園文化的背景和根基,地方美術文化作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汲取地方文化基因,豐富、助推、提升校園文化多樣性,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四、增強文化遺產與環保意識,發展創新能力與個性
將地方美術文化融入校本課程的開發與應用以后,通過參觀、采風、考察、鑒賞、體驗等方式,鼓勵學生參與地方文化建設和地方美術文化融入特色校本課程的開發應用研究實踐,激勵學生提出適合他們學習和傳承地方美術文化的建議和意見。這樣,不僅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地方美術文化現象和遺產保護、民間美術的傳承問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求知欲,而且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和健康情感的形成。
五、促進地方美術體系的形成,構建區域美術教育的發展
連云港地方美術文化資源始終以“美術遺址文化”“山海文化”“西游記文化”為主線,而它的內涵的是當地歷史與神話,傳統與現代的融合。連云港地方美術文化資源這種特定的地理、歷史環境造就了連云港地方美術文化的久遠性、神話性、兼容性、互補性、開放性等特征,而通過系統研究與開發可以豐富、深入挖掘其中內涵,為連云港地方美術體系的形成與應用做好鋪墊,也為構建區域美術教育的發展奠定基礎。
六、促進教師素質的不斷提升,加快新課程的改革進程
課程資源的開發對教師提出了新的專業能力要求,即課程開發的專業素養和能力。教師不再僅僅利用教材、教學參考資料進行教學的教書匠,而是成長為研究學生、研究教學資源、研究教學成果、研究自身學識優勢與劣勢的研究者、探索者,成為幫助學生開發、利用美術文化資源的引導者、開發者。教師必須具備根據具體的教學目的和內容開發與選擇課程資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各種資源的潛力和深層次價值的能力。較以往傳統教學而言,教師要付出百倍的心血和努力,客觀上促進了教師的不斷發展。所以,通過對地方文化資源的研究和開發、實踐和探索,可以達到培養一批研究型和實踐型教師群體的目的,直接為當前的美術課程改革服務。
七、實現資源共享,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由于地方性的美術文化資源是當地人們長期生活積累的產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它立足于本土,具有民間民俗特色,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因而本地學生對地方資源了解相對要深刻、更便于接受,因此,發掘地方文化資源并將地方文化資源應用于高中美術課程即是貫徹新美術課標的迫切要求了。同時也更有利于各區域對資源進行整合并通過現代傳媒手段加以宣傳利用,實現資源共享,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誗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