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軍
(宜興 214221)
紫砂壺的造型分為光貨、花貨、筋紋貨三大類,紫砂藝人把自然界、動植物界的自然樣式等造型加以變化,設計成了仿生形象的茶壺,人們稱之為“花貨”。花貨是用提煉的藝術手法,再現自然樣式中的美學價值,并契合結構合理、視覺漂亮和使用安全的適用規矩。花貨考究心靈魂魄的提煉、變化,創作者需有厚實的藝術遐想力,且能夠暢快把玩,一把好的花貨作品須造型好、工藝好、藝術構思好、實用效果好。以這款紫砂“冬瓜壺”為例(見圖1),此壺以經典的冬瓜為題材,仿于自然卻又高于自然,著實清新美妙、趣味動人。
圖1 冬瓜壺
紫砂花貨“冬瓜壺”的壺身有冬瓜之型,卻又不同于冬瓜。細致精美的紋理、圓潤光潔的外表都是冬瓜的模樣,但造型卻外方內圓,更接近長方形;壺蓋嵌入壺身,瓜蒂為壺鈕,清新自然;壺嘴和壺把皆用瓜蔓形態,緊密圍繞,還有壺腹處貼塑的冬瓜葉裝飾精美逼真。“冬瓜壺”取型冬瓜,通體都是冬瓜元素:以瓜為身,以柄為蓋,以藤為把,以葉為嘴。細看壺鈕、壺把,造型回旋卷曲,姿態自然隨意,瓜藤切面真實生動,足以亂真。再看壺嘴,一葉緊裹,紋路畢見。壺身有葉覆蓋,有須蔓延,葉面破損處清晰可見。以此壺品茗,可以感受到無窮的田園趣味。
紫砂“冬瓜壺”是一款帶有浮雕、半圓雕裝飾的器皿造型,它是將生活中所見的冬瓜形態透過藝術手法設計成器皿造型,這種壺藝造型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構思巧妙、雅而不俗,展現了自然風光獨特的田園美景。
這把紫砂“冬瓜壺”所演繹的是大自然的田園風光,田園風光給人一種安靜閑適的感覺,沒有污染、沒有喧鬧、遠離濁世、清凈悠然。大自然的田園風光有著無窮的魅力,走進田園,即使你心情煩亂,你仍會感到四周安然,塵囂漸遠,心靜如水,可聞天籟。倘若你生活在田園和鄉村,心無旁鴛,久久凝視著眼前那一片怡神深邃的藍天,你會得到一種未曾有過的超脫的感受,讓人感到了心胸的博大,更有深沉、廣博的底蘊。田園中,一縷縷淡淡的晨霧像綢帶飄在藍藍的天空,園中一口粼粼的水塘,池中鮮鮮滴露的荷花和散散的香蕊,組成了一幅富麗的田園畫卷。園子里,紅色的、黃色的、綠色的棗子,晶瑩剔透,紅滴誘人,一簇簇,一團團。翠竹清新、秀氣,披著嫩綠的衣服,舒展長臂,展開一片濃郁的青紗,猶如戴上了綠色的冠冕。近看桃花,紅瓣粉蕊,噴焰吐蕊一般殷亮紅,遠觀那似籠罩著赤云降霧的花,令人流連忘返。最妙的是這把紫砂“冬瓜壺”所演繹的冬瓜園中的綠色蟋蟀,“唏唏”的叫聲像大樂隊中低音提琴涌起的音流一樣美妙,仿佛正演奏優美動聽的小夜曲。
紫砂“冬瓜壺”雖外形酷似冬瓜,但主要是集聚了冬瓜的神韻,把冬瓜的形象整體拉長,與壺身雕塑的冬瓜葉相輔相成,猶若瓜熟即將掉落。壺鈕、壺把皆以冬瓜藤為原型,瓜藤的形象逼真;壺嘴則小巧可人、精巧別致、創意極新;壺把處大方似耳穩重,蒼老卻不失神氣;而冬瓜壺身低調內斂,猶似熟透了的瓜果,讓人有快速采摘拿去熬湯的沖動。
紫砂“冬瓜壺”的自然造勢,瓜葉飄逸,端莊高雅,壺型像是一個成熟飄香的冬瓜在向人們展示豐收季節的到來,很有新意,簡潔生動,吹奏著一首自然田園風光的歡樂樂章。
[1]吳佩君.影視美學的藝術救贖——基于生態文化學的視角[J].長春師范學院瓷科學與藝術.2013(01):189-192.
[2]華芬.最美的田園散文[M].吉林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