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方電腦有被黑客入侵的跡象,CID督察康道行擔心自己派出去的五名臥底的身份會被泄露出去,便刪除了手下所有臥底的記錄。接下來康道行莫名自殺,臨死前告訴同事卓凱:警隊有黑警,同時請他找到自己派出去的五名臥底并保證他們的安全。康道行沒有來得及說出臥底的名字便不治身亡。卓凱要在沒有任何資料的情況下去完成同事的托付,由此引發出一連串故事。
應該說,《使徒行者》這部片子是TVB準備走內涵路子的一個嘗試,從片名和劇情都能找到此跡象。首先,該劇片名讓不少內地觀眾略感晦澀、不知所云,但其實接觸過一點基督教文化的人不難理解,片中主人公們的確是一群為了追求真理不惜背起十字架而舍命的人,他們都是凡人,但也是為了信義拼盡全力來維護公理與正義的“圣徒”。
卓凱是整部片子的線索,在這根線上拴著五個臥底的故事,這五個臥底像在黑暗中行走的人,他們知道有伙伴,但又不知道誰是伙伴,既不能明目張膽地尋找,又怕不小心誤傷……于是又牽出更多的人、更多的故事。
片子繼承了TVB警匪片的一貫風格,劇情其實并沒有更多的新意,但是整個片子的立意著實比之前高大上了不少。
在看這部片子時,筆者腦中浮現出另外的兩部經典片子《拯救大兵瑞恩》和《一個都不能少》的影子。前者描寫的是二戰時期,盟軍一支八人小分隊潛入德軍后方,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成功找到并帶回一位名叫瑞恩的士兵,把他送還給他那已失去四個兒子中三個的母親的故事。后者講述的是在中國一個很貧窮的村子里,年僅13歲的代課老師魏敏芝,答應原來的高老師,在她代課期間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結果在中途先后少了兩名學生。她倔強甚至固執地遵守著“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那兩名學生。
《使徒行者》的核心立意就是“拯救五個臥底,一個都不能少。”對于TVB來說,這已然是很大的進步。
除卻立意,這部片子的表演有看頭。
一直以來,林峰與佘詩曼的戲路都以正演正,大部分時間兩個人都是以“好人”的路數來演“好人”,而這一次卻演得外邪內正,古靈精怪的佘詩曼與邋里邋遢的林峰配合得相得益彰。兩人以男女蠱惑仔的形象出現,讓人耳目一新,而且他們的表演自然,沒有斧鑿痕跡。不過就這兩位的首次轉型來說,佘詩曼還是更勝一籌,林峰輸就輸在臉實在長得太“正”了,再怎么樣扮“壞”,也還是像個好人。而佘詩曼的表現不僅顛覆了自己此前的角色,也顛覆了之前TVB有關女警的標準版本。
至于苗僑偉,“越老越有魅力”這個詞用在他身上完全適合,整部戲因為他的存在立顯厚重。
關于這個劇,有一點沒想通:浩勤本是金融才俊,頭腦出色,并有自己的投資公司。他暗地里協助康道行收集情報這一點很容易理解,但是,放棄自己經營的公司,并冒著失去心愛女友的風險,跑到監獄里去接近覃歡喜,這就有違人性了。作為一部以人性對決為基調的大戲來說,這個角色定位看起來并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