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非洲熱播,《舌尖上的中國》等紀錄片遠銷歐洲,中國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多地進入國際市場。8月22日, “絲綢之路影視橋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京舉行,來自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約旦、印度等絲路沿岸國家的影視業者共同出席。
作為中國國際影視節目展的主論壇之一,“絲綢之路影視橋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深入探討了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引領下,如何更好地推動中國與世界各國影視業的合作。
共同開創絲路文明新篇章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
當今影視產業已經進入全球競爭的時代?!敖涣?、合作、共贏”是國際影視業發展的總體趨勢,也是廣大影視媒體和業內有志之士的共同愿望。絲路沿線國家的媒體應當更好地結合多元文化要素,進一步發掘古代絲綢之路深厚文明和文化底蘊,加強影視節目的合作制作,從選題策劃、節目長度、制作特點等多方面密切配合,生產出世界各國人民共同需要、共同喜愛的廣播影視精品節目。此外,廣大絲路沿線國家的媒體應當充分利用新技術、新媒體、新資源拓寬合作領域,不斷增強媒體合力,搭建沿途各國之間的團結之橋、合作之橋,傳遞沿線國家和地區交往合作的正能量、好聲音、好故事。
講好絲路新故事
中央電視臺副臺長魏地春
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媒體要發揮增進各國相互了解的窗口作用,客觀報道絲綢之路沿途各國的真實狀況,積極擴大國與國之間的利益共同點和戰略融合點;要發揮促進各國民心相通的橋梁作用。中國中央電視臺將進一步加大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宣傳力度,通過新聞報道、紀錄片、影視劇、文藝晚會、媒體活動等多種電視表現手段和形式,為增進絲路國家間的人民友誼、文化交流、經貿交往、戰略互信提供輿論支持。
我們正在實施和計劃推出的項目包括:聯合多國共同拍攝、播出發行大型紀錄片《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亞洲的亞馬孫—阿穆爾河》;推出跨國界的大型新聞報道《共享繁榮新起點》《探秘新絲路》《走進東盟》;推出特別報道《絲路好生意》;聯合中亞四國舉辦跨國晚會《絲路明月》;聯合拍攝電視劇《愛在伊斯坦布爾》等。
媒體國際合作的幾種模式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董事長薛繼軍
tulEEfDzl5twrrGEvF5/IQ==一是影視節目合拍合作。近些年,我們采取“借船出海”方式,與國際知名媒體合作拍攝或發行了《孔子》《天河》等紀錄片。二是節目版權引進輸出。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各國影視傳媒機構間應深入交流,加強合作,及時準確了解彼此市場信息,輸出和引進適合當地觀眾觀看需求的影視節目。三是節目譯制配音合作。我們打造了中國國際影視節目譯制交易平臺,可利用聲控技術和遠程交流實現規?;⑴炕⒍嗾Z種節目譯制,已完成的譯制項目涉及英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俄語、德語、日語、韓語、阿拉伯語、波蘭語、印尼語等多種語言。四是開辦節目時段頻道合作。近年來,我們先后在德國、匈牙利、美國、臺灣地區開設中國電視節目固定播出時段,并正在積極推進越南、印度、韓國、HBO等多個時段或頻道的合作項目。
形成絲路國家廣播影視合作格局的三點建議
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際合作司周繼紅
近年來,總局就如何進一步發揮廣播影視的人文交流優勢和橋梁紐帶作用、深化與絲綢之路國家的交流合作進行了深入研究,鼓勵支持中外影視機構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交流合作,目標是逐步形成中國與絲路國家廣播影視政策交流溝通、新聞資訊接通、節目貿易互通、人員往來流通和產業科技聯通的區域廣播影視合作格局。在此,我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積極開展中國與絲路國家政府間的媒體政策交流;第二,不斷深化新聞傳播領域的交流合作,增強絲路國家媒體的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第三,繼續深化影視節目交流合作,不斷夯實中國與絲路各國友好的民意基礎。
關于影視節目譯制的幾點建議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交易中心總裁馬潤生
一、加強影視節目譯制的合作廣度。影視節目譯制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需要相關國家的翻譯、技術、營銷等多方面力量通力配合。二、提高節目技術標準的國際化程度。目前很多影視節目的技術制作不符合國際市場標準,不利于后期高質量地順利完成外語字幕和配音工作。為此,需要各國媒體高度重視,從源頭開始,鼓勵按照國際市場標準規范制作節目。三、加大培養專業化影視譯制隊伍。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絲路沿線國家專業影視節目譯制機構還不多,水平參差不齊。
打造潮流翻譯文本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西亞非地區傳播中心副主任韓梅
自從《媳婦的美好時代》在非洲熱播以后,我有同事去非洲,當地人總會以“毛豆豆”(劇中主人公)來稱呼她們,影視作品的影響力可見一斑。要想我們的影視作品讓盡可能多的當地觀眾接受,我的體會是在選片方面要充分參考當地合作方的意見。在劇本的文本翻譯上可組建兩個團隊:一個中國團隊,一個當地團隊。在翻譯過程中要吸收當地流行事物和詞匯,打造當地的潮流版本。
加強海外傳播版權儲備
中央電視臺總編室版權管理部主任鄭直
海外傳播本質上是版權的轉移,豐富的版權儲備是開展海外傳播的基礎,而有效的版權管理則是開展海外傳播的保障。在引進、購買方面,中央電視臺將更加重視海外傳播權利。在節目生產方面,我們需要打造具有海外傳播價值的節目,如《湄公河大案》《舌尖上的中國2》等等,加強自制能力。
優秀配音有助于外來影視作品傳播
緬甸Skynet公司總經理摩西·吳寧強達
《西游記》《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婚姻保衛戰》等劇在緬甸播放非常受歡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配音水平高,不光表達出字面的意義,還做到有藝術性。但緬甸的配音基礎比較薄弱,需要中緬雙方加強合作。
歷史題材的中國影視作品受到歡迎
烏茲別克斯坦Toshkent電視廣播頻道第一副總經理巴赫羅姆·杜伊契耶夫
在烏茲別克斯坦,歷史主題的中國影視節目更受歡迎。中國與東亞的歷史淵源也是兩地媒體合作開發的寶藏。語言與翻譯問題是烏茲別克斯坦與中國影視交流面臨的障礙之一,希望兩國能加強相關方面的培訓。
影視業文化交流應是雙向的
釜山國際影視節目展執行委員長具宗祥
開放、融合、創新、交流,是絲綢之路帶給后輩的國際遺產。從1997年韓劇《愛情是什么》到如今《來自星星的你》,韓流進入中國市場20年,影視文化的影響力驚人。但這種交流應是雙向的,希望釜山電影節對新的絲綢之路的建設與文化的發展做出更多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