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下半月,隨著暑期檔的落幕,市場大盤也逐漸開始滑落,由于缺乏強片撐市,今年的暑期收尾有些冷清。國產片方面,《四大名捕大結局》與《臨時同居》不論量級還是吸引力,都難以擔當起支撐市場的重任,最終還需依賴進口片撐場。進口片方面,僅《馴龍高手2》《猩球崛起:黎明之戰》兩片即貢獻近6億元票房,占到整個半月市場份額的46%以上。
縱觀8月全月,盡管有著單日票房超過2.4億的七夕檔,但最終由于缺乏重量級新片,單月成績還是排在了暑期三月之末。8月份25.91億元的單月票房相比去年增幅僅11.52%。去年8月則是以22.5億元的成績創下當時票房新高。如此巨大的反差,也不禁叫人詫異。
2014年暑期檔,從6月1日算起,到8月31日截止,92天時間全國影院共計放映逾1020萬場,觀影人次超過2.53億,票房產出約92億元,幾乎達到了一天一億元票房的水平。對比去年同期,今年暑期場次、人次、票房分別同比增長37.8%,49.7%與57%。
國產片無力撐大局
2014年8月2日是七夕節,這一天以2.41億元的單日票房成績大幅領先情人節檔的2.185億元,排在了內地影史第四位,非常具有歷史意義地實現了七夕檔對情人節檔的首次超越。主打該檔期的各部影片也都收獲頗豐。
然而除了七夕優異發揮外,整個8月的市場表現都較為平淡,缺乏新片入市的上半月主要依賴7月底上映的幾部老片撐場,《白發魔女傳之明月天國》《閨蜜》以及《后會無期》等片合計貢獻超過8億元票房。而8月新映的幾部國產片票房合計才堪堪跨過6億。其中8月22日上映的《四大名捕大結局》作為該系列的終結篇,首日開局近3300萬元,但僅10天后票房便跌至不足600萬。由此來看,該片最終將止步2億元,但這已是整個8月票房最高的國產片。其他眾片不論是8月16日倉促上陣的《反貪風暴》,8月21日開畫的《臨時同居》,還是8月7日上映的《繡春刀》,無一不倒在億元線的門檻。
相比之下,盡管在檔期排映上受到打壓,但幾部進口片的表現卻優秀許多。8月1日上映的《暴力街區》作為保羅·沃克的遺作,最終在內地取得了1.87億元票房,這一成績相對全球其他地區要出色不少。之后上映的兩部進口分賬大片,《馴龍高手2》與《猩球崛起:黎明之戰》則更上一層樓,前者以近3.9億元拿下了8月單月單片票房冠軍,后者雖僅上映三天,卻摘得8月單片票房季軍。《猩球崛起:黎明之戰》首日票房9280萬元,位列今年進口片首日票房第二,僅次于超級巨無霸《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該片周六更是瘋狂吸金1.05億,成為繼兩部《變形金剛》《泰坦尼克號》(3D)與《鋼鐵俠3》后,第五部單日票房過億的進口片。
雖然幾部進口片表現出色,但受限于數量與檔期,也無力對8月市場產生更多貢獻,8月下半月上映的國產片又難以撐起大局,因此市場難免相對疲軟。下半月市場共計放映影片194萬場,環比上半月增長5.8%,觀影人次與票房卻環比下降4.89%與2.1%,其中觀影人次3670萬,減少189萬,票房產出12.82億,降低2700多萬。
院線終端持續走低
盡管下半月比上半月多了一天,院線終端可排映更多場次,但由于強片稀缺,下半月的票房產出仍不及上半月,期間全國僅北京萬達與中影星美兩條院線票房過億,大地院線與上海聯和均遺憾止步億元門檻。同樣處在9000萬區間的還有金逸珠江與中影南方新干線。與上半月相比,院線十強排名無太大變化,僅中影數字院線超越浙江橫店晉升第八。
在全國影院榜單上,深圳橙天嘉禾超越北京耀萊五棵松影城,成為8月下半月的影院票房冠軍。從年初開始,深圳橙天嘉禾等幾家影城,便開始沖擊北京耀萊五棵松影院的票房冠軍寶座,雖然一路下來互有勝負,但北京耀萊五棵松影城的優勢卻未發生根本性變化。UME江北影城繼上半月重返全國前十后,下半月更進一步,排位上升至第八。此外,相比全國整體票房下滑,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熱門影院成績反而較上半月有所提高,冠、亞軍票房都超過440萬,百強影院的票房份額也上升不少。
進口片扎堆9月 國慶檔大片云集
前瞻9月市場,基本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一是以進口片為首的前半段,另一個則是以國慶檔為目標的后半段。
9月電影市場可謂大片云集。以《敢死隊3》為首的一眾進口片,從9月1日開始便牢牢占據大銀幕,市場基本保持一周兩部強片開畫的節奏。之后的國慶檔更是強片云集,9月26日率先開畫的《親愛的》作為陳可辛導演繼《中國合伙人》之后的全新力作,又搭配了黃渤與趙薇,可謂來勢洶洶。9月30日開畫的《心花路放》為黃渤、徐崢、寧浩繼《無人區》之后再度攜手,有望成為國慶檔最大贏家。許鞍華導演籌備多年的《黃金時代》同樣不可小覷。除上述幾片外,中美合拍片《絕命逃亡》與《魁拔3》《瘋狂的麥咭2》等幾部動畫電影也都鎖定國慶檔上映。
值得注意的是,國慶檔作為黃金周檔期,較長的假期使人們除了觀影外還有其他更多娛樂方式的選擇,同時節后市場蕭條也是一大問題。如果片方都選擇扎堆在國慶檔這個時間并不長的檔期,對于市場和電影本身來說都未必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