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光關愛·助教未來”是東風日產陽光關愛基金會發起的教育公益活動,旨在集合企業、員工、車主及經銷商等各方力量,幫助貧困地區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解決兒童學習生活急需。每一站的陽光助教活動,陽光關愛基金會都會事先深入實地考察,充分了解學校和孩子們最迫切的需求,因地制宜地開展愛心教育援助。
東風日產是首家以專業基金會開展企業公民實踐活動的合資車企,是教育公益事業的先行者。自2008年6月成立陽光關愛基金會至今,陽光助教活動已走過10個省份,15個站點,累計行程突破50,000多公里,讓近80萬師生受益,影響的車主逾百萬人。
2014年,陽光關愛基金會愛心再啟程,先后走進康定老榆林村小學、武穴栗木中心小學及中衛馬灣小學,為老師和孩子們送去了急需的物資,有效改善了捐助小學的配套設施和教學環境。
在海拔近4000米的老榆林村小學,30多名小學生缺少桌椅和運動器材,唯一算得上是體育用品的只有一個癟氣的籃球。
7月5日,陽光關愛基金會聯同60多位來自成都、重慶的車主代表,經過十幾小時崎嶇山路的長途跋涉,跨越1000多公里,為孩子們送來嶄新的桌椅、運動物品和教學器材,還有少兒圖書和文具。孩子們第一次摸到電子琴,第一次看到像樣的黑板,第一次玩到這么多運動器材,第一次擁有這么多圖書和文具,這是他們一直夢想得到的驚喜,心情無比振奮。



8月21日,陽光關愛基金會帶領70多位車主再次啟程,歷時6個多小時187公里的崎嶇山路,車隊抵達栗木中心小學。
該小學位于武穴四望鎮的西北邊陲,現有在校學生247人,大部分是留守兒童,僅有14名教師,教學資源較為匱乏。他們渴望的不是那些遙不可及的夢想,而僅僅只是一張平整的課桌和一套齊全的文具。對此,陽光關愛基金會捐贈了價值15萬元的資金和物資,幫助學校在冬天來臨之前修繕門窗,更新學生課桌椅、書柜,并提供大量孩子生活及學習的必備用品。
在捐贈儀式后,則是一堂別開生面的“汽車制造課”,來自北京的黃小姐擔任這節課的老師。黃老師在講臺上才說開始,孩子們就立刻興奮地動手制作,迫切表達自己對汽車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愛心車隊希望通過這個小小的課堂能讓孩子們開開眼界,激發他們的興趣愛好,讓他們以后走得更遠。






9月12日,陽光關愛基金會聯同由40多名車主組成的愛心車隊,奔赴中衛市海原縣九彩鄉馬灣小學。海原縣位于西北最干旱的黃土高坡之上,“十年九旱”,夏熱短,冬寒長,年均氣溫只有7℃,氣候非常惡劣。但艱辛的生活,擋不住孩子們對求知的渴望和對外界的向往。
馬灣小學現有學生78位,學校校舍簡陋,課桌椅破舊,教學設備和體育設施比較落后。考慮到孩子們缺乏體育鍛煉場所,陽光關愛基金會為孩子們捐建了陽光操場,添置了適合孩子們體育鍛煉的文體設施。昔日空曠的操場,因為籃球架、乒乓球臺、雙杠、漫步機等體育器材的“進駐”,頓時成為孩子們歡聲彌漫的海洋。
車主袁鴻華感慨:“沙土路,斑駁墻,字跡模糊的牌匾,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條件不好,但卻沒有絲毫抱怨,這種在艱苦環境下,樂觀向上的精神,因為一個新的籃球,就高興得像花一般綻放的笑容,讓我感動到想流淚。”
2014年,陽光關愛基金會除了組織以上3場陽光助教活動外,還計劃面向高校大學生招募“陽光關愛大使”,深入山區支教,搭建“圓夢計劃”夢想平臺,讓陽光關愛溫暖更多孩子們的心。
東風日產希望依托陽光關愛基金會大平臺,不斷深耕公益事業,聯動全國550萬愛心車主、1600余家專營店、18000余名員工及全價值鏈的各個相關方,在教育、慈善等領域傳遞陽光與溫暖,將公益變成一種習慣,從而吸引和帶動更多愛心人士參與。
愛在路上,只有起點,沒有終點。2014年,陽光筑夢,愛心再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