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吳曉波 只為自己寫作

2014-12-29 00:00:00徐琳玲
南方人物周刊 2014年35期

1990年從復旦大學新聞系一畢業,吳曉波卷起鋪蓋就回到了杭州。

他騎著自行車到新華社浙江分社報道。和他一并放棄保研名額的同學秦朔則去了南方,和他一樣,為了愛情。

“沒想過去其他地方。因為女朋友在杭州。”他和戀人結婚、很快生小孩,把根牢牢扎在了故鄉。

24年來,吳曉波沿著在學生時代定下的道路急速前行——像李普曼那樣做一個以寫作為終生事業的人。他跑經濟新聞,寫書,出書,經營自己的出版企業,漸漸成為中國知名的財經暢銷書作家。

生活在這個優美、富足的江南古城中,吳曉波覺得自在、充盈。這很契合他的自我定位——以自己的專業能力一點點地去改變社會;在這過程中,讓自己過上體面的生活,并獲得小小的樂趣。

他的家在京杭大運河旁。每天夜里,聽著書房窗外古運河的聲息,他的思緒在歷史的塵埃里盤旋,尋索千年帝國繁華和衰弱的因果。

一個“介入世界”的旁觀者

新辦公場地還顯得很凌亂,年輕的員工坐在電腦面前正忙碌。

幾日前,“藍獅子財經出版中心”(下文簡稱“藍獅子”)剛剛搬到了下城區西文街的這一處寫字樓。3年里因為業務的快速發展,公司員工數已從20號人增加到七十多號,其中包括運營新媒體的6名“85后”和“90后”年輕人。

今年5月8日起,吳曉波做出了他寫作生涯一個重要決定:推出個人品牌的自媒體——“吳曉波頻道”,全部停掉在傳統媒體和門戶網站的專欄。

“現在,每個禮拜兩篇專欄加一個視頻。好像又回到了創業狀態,十多年前那個寫作狀態。我都認為自己應該退休了,結果又殺到前線去了。”他坐在攝像機前,面對鏡頭侃侃而談。

開播4個月,吳曉波頻道已擁有超過28萬的粉絲量。他的一篇《我的總編同學們》8月5日一發布,在微信上被瘋狂傳播,當即閱讀量到達20萬,增加了八千多粉絲。

在這篇“致青春”里,他曝光了如今在風口浪尖的“澎湃”CEO邱兵當年以邋遢出名,畢業后常回復旦找人打麻將,執掌《東方早報》被人笑稱是“東方少年報”主編;《第一財經日報》總編秦朔當年是學霸,年年成績第一,讀書讀到了黑格爾的《小邏輯》……

笑侃完“恰同學少年”,文章一轉,在提及總編同學們忽然發現自己成了“舊世界里的人”處戛然而止——“秦朔同學剛才給我打了個電話,一財的報紙和電視業務下滑慘烈,他的一位副總編幾天前跳槽去了萬達。”

2009年秋我采訪吳曉波,兩人暢談中央權力和地方博弈的大命題時,他正面臨著中國出版業一次非常相似的“斷崖式下滑 ”。

2005年,吳曉波和幾位合伙人共同創辦藍獅子。在4年里,借助他的兩本暢銷書《激蕩三十年》、《大敗局》,以及萬科和阿里巴巴的企業史,藍獅子經歷了高速增長期,并確立了在原創財經圖書領域的地位。

2010年,中國出版業的冬天忽然降臨,傳統渠道開始萎縮,因為介質的變化,年輕人開始數字化閱讀。更雪上加霜的,是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對財經類出版的連鎖打擊:之前一度熱銷的理財、股票投資類圖書忽然一本都賣不出去了,企業史類圖書的單品銷量也大規模下滑。

當時,藍獅子的一個編輯部主任跑到他的辦公室說:吳老師,我剛從北京回來,北京很多民營的財經類工作室、出版社都關門了,許多國營出版社的財經編輯室都合并到社科編輯室去了,我們怎么辦?

“我說我們就打到最后一個,他們都被砍掉了,市場就空出來了,我們慢慢做,直到中國人民不愿意看財經圖書。但是,你靠堅守是不行的,你不轉型是不行的,所以還得變。”

現在,在藍獅子的整個業務里面,傳統出版業務的比重已下降到20%,新增加的80%就是所謂轉型的新業務——服務部門和無線部分。吳曉波坦承,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犯了很多錯誤。“每年基本上是做5件事要做錯4件,燒了很多錢。”

從事24年的財經寫作,吳曉波說等自己做了藍獅子后,對企業和企業家才有了真正的同理心。“你原來只是一個旁觀者,看人家企業是怎么做的,它怎么死掉的,在旁邊講講風涼話,做評論,當事后諸葛亮。”

“現在,我知道做企業苦在哪里,難在哪里,轉型在哪里,關鍵在哪里,體驗會更深一點。2005年以后,我的理解會跟原來只做媒體記者或者做一個旁觀者有很大的區別。”

他每年的時間基本上三三三分:三分之一時間用來調研、寫作,三分之一時間經營公司和旅游,剩下三分之一時間做演講、在大學里講課。他另外一個身份是上海交通大學、暨南大學EMBA課程教授。

藍獅子的新辦公場地里有一堵墻,上面陳列了82本書。這是他們自2010年以來4年里出版的82家公司案例。其中的三分之一,吳曉波到實地去做過調研。

“有一些原來很小的企業,現在變成很好的;有一些我們研究時還非常好的,這幾年已經變得很糟糕。你看著它們起來,看著他們下去。這些年我對很多公司案例的研究,跟藍獅子的業務本身有很大的關聯度。”

“經常有人對我說,吳曉波你如果不做藍獅子,肯定能夠寫更多的書,能夠更多鉆研學術。其實,我不后悔,也不認為會更好,因為藍獅子還是給了我很多到一線去看這些企業的機會。”

當然,這也讓吳曉波在經濟上更為富足。

財富自由是思想自由的一個前提

在文人、知識分子、商人的多重角色轉換中,吳曉波看上去處理得游刃有余。

這里也有“另一半”的功勞。據他身邊的人透露,藍獅子的實際運營由精明、能干的夫人來負責。

和一般知識分子的清高姿態不同,吳曉波從不忌諱談錢,他說:“我一直蠻喜歡錢的。”

眾所周知,他十多年來一直堅持對不動產進行長線投資。在杭州,他擁有十幾套房產,包括住宅、商鋪、寫字樓。他還在千島湖買了一個140畝的島。在房地產顯露疲態的當下,吳曉波剛剛又入手了一套兩千多萬的房產。

“我覺得知識分子很重要的一點是你不能被收買。人同此心的話,每個人其實都是很難經受住誘惑的。怎么提升抗拒誘惑的能力呢?如果我足夠富有的話,就可以拒絕出賣自己。”此外,“你要在商業界成為一個獨立的寫作者,你肯定會得罪人,一旦得罪人,你會打官司。”

《大敗局》是吳曉波于2000年出版的代表作,該書記錄、分析了中國10家中國明星企業的輝煌與隕落。寫作時,他說自己一直憂心忡忡,因為只要其中有一家企業告他,他就會很麻煩。

“后來我想,這樣,我拿50萬放在邊上,萬一打官司,大不了這50萬沒了。然后,我寫作的時候小心一點,字字有出處,避免被認為是惡意詆毀這些企業家,用守正之心來面對他們。但是,你真的告我,我也不怕。”

3年前,這位李普曼的追隨者曾和記者談到他的一個個人觀點:以寫作為事業,但不以寫作謀生,“財富自由是思想自由的一個前提。”

“我從來不認為清高和清貧是知識分子能夠保持的,因為人第一都是很虛榮的,第二其實是很難經受住誘惑的。坐懷不亂,大概是陽痿的人才能夠做到的。那我就不要讓自己去經受這樣一個考驗就可以了。”

個人財富的自足,讓吳曉波擁有了另一種“清高”的底氣。“你現在拿一個億來收買我,挺難的,我老早就超過一個億了,你要買我的什么東西?一百億來買我的話,我可能會動心,如此而已。”

在新華社當了13年記者,吳曉波深度接觸了魯冠球、宗慶后、馬云、張瑞敏、王石等許多企業家,和他們交往甚早,他也為其中一些明星企業寫書立傳。但是,他強調自己在企業界沒有朋友,“我認為我不應該有特別親密的朋友,這是很危險的。”

2007年,娃哈哈和達能發生糾紛,宗慶后隨后祭出了民族主義大旗。當時,吳曉波為FT中文網寫了一篇批評文章,晚上發給了主編張力奮。

第二天早上七八點,張力奮就給他打來電話。“他說我收到你的稿件,非常好,但是你的稿子寫完以后,你恐怕就要跟娃哈哈斷交了。”

“我說沒有辦法,我們不能夠看到一個企業為了自己的利益去煽動民族情緒。這個時候,中國的知識分子或者財經界必須要有人站出來講話。我跟這家企業很熟,而且我反對他這樣的做法,所以我必須站出來講話。”

在那篇文章結尾處,吳曉波寫道:這篇文章出來以后,我跟宗先生大概斷交了。果不其然,二十多年的交情隨后煙消云散。

吳曉波說自己無所謂。“作為一名財經寫作者,他和企業家階層的關系距離一步之遙是必須的。”

為自己寫作

自1994年起,吳曉波發愿要保持一年一本書的寫作速度。

相比3年前的相見,他的心態已悄然發生了變化——“我現在更多是為自己在寫作,我覺得我寫得比較開心,言之有物,能夠對得起自己這一兩年時間就可以了。”

“我以前寫作希望影響什么人,改變社會。今天,我很大的推動力是因為我想解決我自己心里的問題,我對很多問題都有強烈的好奇。那么,這個探索的過程最后是以文字的方式呈現出來。至于最后哪個年齡段在讀,是政府官員在讀,還是企業家在讀,對我來講已經不是很重要,也是我掌控不了的一件事情。”

從《激蕩三十年》到《跌蕩一百年》,從《浩蕩兩千年》到《歷代經濟變革得失》,吳曉波這些年的寫作一直是被“那個問題”推著向前走。

2004年美國訪學歸來,他開始著手寫作《激蕩三十年》,想從企業史角度把改革開放三十年梳理清楚。“寫到一大半的時候,發覺中國企業史的很多問題需要一個更長跨度來研究,比如企業家在中國歷史上的使命,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經濟發展的曲折性。”于是,他以1870年為歷史起點著手寫《跌蕩一百年》,待處理到一半,又發覺需要更長的跨度來研究中國的企業史和商業史,于是有了之后的《浩蕩兩千年》。

在這段歷時十年的思考、寫作期間,國家、企業家的命運以及吳曉波個人的心境也在急劇變動著。

“2004年我開始寫《激蕩》的時候,企業界還是信心滿滿的樣子,等到寫《跌蕩》的時候,國家主義對于民營企業家的壓迫已經變得越來越明顯了。等《浩蕩兩千年》寫完的時候,很多企業老板都開始要移民了。”后來,他又寫了《歷代經濟變革得失》,希望從歷史角度來梳理一下經濟改革和國家命運之間的關系。

政商博弈,民營資本的發展和遭遇的問題,一直是吳曉波的寫作主題。

《歷代經濟變革得失》于2013年出版,書名沿襲了錢穆先生的史學名著《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當時,出版社方面和編輯們和他一直協商,希望他能改動下書名。

“他們說吳老師這個書名沒人買,現在大家都關心房子好不好,股票漲不漲,能不能創業,誰還看什么《歷代經濟變革得失》?我跟他們說別改了,第一我也想不出什么別的書名來,第二我寫的就是這一攤事,就那么賣吧。他們又說書名太長了,能不能簡短一點。”

讓吳曉波自覺滿意的是,《歷代》最終賣出了20萬冊。

“現在大家都在講這個世界很碎片化,越來越淺薄,年輕人不讀書,物質主義使得這個國家變得越來越不可愛。但是,就我個人的生命體驗來講,我覺得這個世界還是蠻嚴肅的,還是有一些人在關心這些特別枯燥、特別宏大的話題。”

《歷代》延續了吳曉波一貫的經濟自由主義立場。在他的梳理中,中國兩千年的經濟變革史被歸結為“大一統”下的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治、國有官僚資本與民間私營資本之間的進退博弈。在國進民退的現實大背景下,這樣的書寫顯得十分“應景”。

吳曉波說自己是把現有歷史研究中非常冷僻的經濟商業史部分打通,“拉回到現代來”。

“ 我覺得我十幾年來在學術上最大的一個工作,是建立了我自己的一個坐標系、一些價值觀,以及對史料的一種掌握能力。這可能也是學術研究最有趣的一部分,每個人最后是掌握了一套學術工具,你用這套學術工具去解釋歷史和解釋當代。如果還有能力的話,你去看未來的水晶球,看未來會有怎么樣的變化,這是一件更大膽的事情。”

也有批評的聲音。一位歷史研究者認為,吳曉波的分析框架看似完美、清晰,實則過于武斷、似是而非,譬如忽視了經濟演進中的其他因素……

吳曉波并不諱言自己有“先入為主”的概念預設,不過,這也一樣發端于個人史的演進。

自1990年在新華社跑經濟條線,他用兩三年跑遍了全國各地,調查了百來家企業,尤其是在浙江省。他一共寫過3本研究浙江經濟和企業的書:一本是《溫州懸念》,是目前發行量最大的一本研究溫州模式的書;一本是他在早年完成的《農民創世紀》,話題是有關浙江省專業市場的發展。此外,他還有一本研究娃哈哈的書——《非常營銷》。

在這位“歷史的旁觀者”眼中,三十年來中國最大的變化,正是民營資本的崛起和人們的財富意識的崛起,以及對自我命運的解放意識。

“我蠻幸運的,一直工作在這么一個地區,如果我是在北方或者在一些國有企業特別強大、政治勢力特別強大的地區,可能就觀察不到這些特別激烈的變化。”

我們的宏大敘述、憂國憂民的話題一談完,他趕著去隔壁會議室主持藍獅子的一個會議。晚上,還有一場麻將之約在等著他。“還有什么比生活的樂趣更重要的呢?”

“這個城市在氣質上給我最大的啟發,

是認為生活比工作更重要”

人物周刊:一般來說,企業所在的城市往往會給企業打上精神文化的烙印,杭州給您的企業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吳曉波:杭州是商業相對比較發達的一個城市,但是它又不是屬于像北京、上海這樣特別喧囂的中心城市。所以,在這個杭州做一個文化公司,第一是能夠感受到商業最前沿的氣息,第二相對能夠比較安心地做一些像編輯、創意的工作。所以,你看,杭州的文創產業蠻發達的。

人物周刊:杭州精神是怎么深入到你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呢?

吳曉波:杭州這個城市在氣質上給我最大的啟發,是認為生活比工作更重要。這個城市本身就有這樣一種氛圍。在我的生活中,我也這么認為,我認為家庭和生活快樂比工作更重要,我不會沒日沒夜地去工作。

人物周刊:您在上海念書、工作過。相比上海,在跟杭州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您有什么樣的印象?

吳曉波:我本身就是杭州人。杭州人和上海人最大的區別是,上海相對來講比較斤斤計較,自我保護的這種意識特別的強。相對,杭州是一個比較平和的城市,然后大家都比較富足,互相的關系更親密。比如說在杭州,我喜歡打麻將,我如果5點鐘開始請人打麻將,大概6點半就可以聚得起來。你在上海5點鐘請人打麻將,說6點半聚在一起,你肯定在折磨人家了。上海人跟人的關系更客氣一點,杭州更像家里人一點。相比,杭州是一個更小、比較適合居住的城市。

人物周刊:怎么看待杭州這個城市的精神?

吳曉波:我覺得杭州精神最大的特點就是飄忽不定,它不是一個有特別鮮明的城市特征的區域。它很古老,曾經是一個帝國的都市,第二它很優美,有像西湖這樣一個自然環境。

但是,它的氣質非常飄忽不定,人來人往。這個城市的市民比較注重工作和生活的質量,所以競爭也不是特別的激烈,但是物價很高,主要是房價有點貴。

人物周刊:對于杭州,自然、精致、開放、包容,哪個詞更能概括這個城市的性格?

吳曉波:自然。

人物周刊:您覺得杭州的自然氣息、人文氣息,體現在哪些方面?

吳曉波:我認為體現在歷史上。像我這么一個杭州人走在杭州街巷的時候,你會知道這條馬路是當年司徒雷登住過的地方,再旁邊一點是戴望舒寫《雨巷》的地方,再往那邊看看,是當年宋美齡和蔣介石住的地方,再看看那個是蘇小小的墓,那個是蘇東坡的。

杭州的城區面積很小,在全國的省會城市里面,大概排在倒數第三、第四位。但是,它在南宋以后是江南的一個后花園,很多文人逸士在這個城市里面生活過。如果你對中國的文化史比較有興趣和有一定認識的話,你會發覺你是在歷史中散步。所以,有的時候我在西湖邊請朋友。我隨便站在西湖邊的任何一個地方,東西南北一指,大概可以指出10個歷史遺跡給他們看。

在別的城市,可能就沒有那么密集的歷史感。

人物周刊:杭州哪個地方對您來說意義最為重大?

吳曉波:家。我自己買的第一套商品房就在運河邊,我現在還住在離那個房子不遠的另外一個小區的運河邊。我寫作的時候,我那個書桌是面對著運河的。

對我來講,運河是一個印象比較深的所在。小時候我們會在運河里游泳,我讀初中的時候在運河里游泳,后來就不能游了,河水變得很臭了。這兩年河水又慢慢好起來了。京杭大運河北面是積水潭,南面是艮山門,我住的那個地方是京杭大運河的終點地段。

人物周刊:你從來沒有想過離開杭州嗎?在更年輕的時候,沒有想過其他的可能性么?

吳曉波:我就沒有想過,沒有過這樣的選擇。我的女朋友在杭州,所以我大學畢業,我就得回來,我雙方父母都在這兒,回來以后很快就生小孩。我覺得杭州確實挺好的,它不偏遠,所有的商業氛圍、文化氛圍,這些都有。這兒你可以認真地看書,然后寫點東西。

我在上海曾經呆過半年。基本這半年就處在“接客” 狀態,我根本沒有辦法待,因為上海是一個碼頭,然后我的朋友比較多,人來人往,幾乎每天都會有人問我吳曉波你在哪兒呢,過來喝茶吧。半年處在接客狀態,根本安不下心來寫東西。但是,要是朋友們到杭州來看我,他其實得下點工夫飛到杭州來,就會好很多,所以這個地方還是蠻好的。

人物周刊:有一種說法: 如果你在很年輕時沒有離開杭州,以后就不會離開了。

吳曉波:其實還是因為朋友和親人,這是每個城市對你的意義。我也很喜歡上海,在全中國所有的城市里面,我最喜歡上海,主要是因為我在上海的同學、朋友有很多。杭州也一樣。

人活到后來,這個城市的大小跟你關系都不大,關鍵還在于你在這個城市里,晚上有一些朋友、客戶一起喝茶,周末大家可以一起玩,因為還是活在社交圈子里,一個比較真實的社交圈子里。紐約也很好,但是,紐約跑進去人生地不熟的,巴黎也很好,但是,這個城市跟你沒有任何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区第一页|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久久青草免费91线频观看不卡|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欧美精品三级在线|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国产精品视屏| 麻豆精品在线|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欧美精品v| 欧美啪啪精品| 热久久国产| 国产制服丝袜无码视频| 91国内在线观看| 成人小视频网|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xxx| 不卡国产视频第一页|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日韩小视频网站hq|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五月婷婷精品| 国产性爱网站| 欧美成人日韩|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播五月综合| h视频在线播放| 干中文字幕| 午夜a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电影|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激情在线网| 男女男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 26uuu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91视频国产高清| 国产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国产女人在线观看|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激情午夜婷婷| 国产美女91呻吟求| 97超爽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日本精品视频|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在线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专区| 天天操天天噜| 67194亚洲无码| 69视频国产| 欧美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AⅤ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七七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