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達的辦公室在夏天島三樓,那位剛剛熬了通宵的漫畫家不在座位上,貓咪花仔在打哈欠。微博上,趕稿的主人時常調侃,“交不上稿都是花仔的錯。”
雖然時常困擾于人們關心的究竟是她的漫畫還是她本人,但有一點毫無疑問,她是今天的中國漫畫家中,公眾知名度最高的一個——微博上,夏達的粉絲數是335萬。2011年2月的春晚,女演員獻上的白兔賀年圖,出自夏達之手,那是從她《游園驚夢》(2008年7月出版)里《煢兔》中跑出來的兔子。然而,那次意味著漫畫“終于得到主流社會認同”的事件,卻讓這位女漫畫家不勝其擾,經過網民的人肉搜索,觀眾席上的她成了“春晚最美女觀眾”。之后的微博上,夏達發言:“對漫畫沒興趣的人請散了吧,我這里不會有你們想看的東西”。同年3月出版繪本《將愛》,夏達在自己的故事中寫道:“有些人能從跟人的交流中獲得能量,有些人卻會一直損耗,我肯定不是惟一一個?!庇寐嬋锏男g語講,這是個“比較傾向于自己內心世界”的畫者,不“王道”——“王道”的意思是迎合讀者口味,意味著流行和主流,而對于這樣一個有小文藝和小個性的漫畫家,“王道”不是她的追求。
回憶這位漫畫家初到北京的狀態,姚非拉(夢之隊創辦者)寫道,“穿得樸素又稚嫩,臉上還是一團孩子氣。”當時的她和一群同樣熱愛漫畫的年輕人一起,在回龍觀租了間大房子,因為地方偏僻、條件差,價格極便宜,勻下來每人只要兩百多。
高中時開始畫漫畫,2000年左右在“5155”工程支持的《北京卡通》雜志上發表漫畫。“她那代漫畫家里,仍然在畫漫畫的,已經很少了”。夏達經歷過中國原創漫畫的低迷期,最初,還在畫短篇的她收入并不穩定,過著有上頓沒下頓的生活,后來,長篇連載開始了,才有了穩定收入。然而,在某位閨蜜的描述中,那只是“才出狼窩又如虎穴”。作為一個沒有足夠助手的不知名漫畫家,要靠工作量謀生,又不肯降低對質的要求,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那位朋友提到,即使截稿日已經相當緊迫,即使知道印出來以后就只剩下模模糊糊的影子,夏達仍會執著地用筆尖的側面在女主角的裙褶上畫花邊……因為,“讀者看到這些模模糊糊的東西時,也一定會感受到畫面的細致?!?/p>
剛加入夏天島,夏達拿出畫好的《子不語》第一回。她要畫這個故事。那是個更像散文而非故事的漫畫,看過的人大多認為,那是個小眾的作品,姚非拉回憶:“當時我們給她的建議就是,是否可以先畫一些比較輕松的、生活化的題材,而夏達本身也是一個非常堅持的人,于是就讓她就這么畫,沒想到最后的市場反應挺好?!?/p>
那是個源于夏達的童年小鎮的故事。曾經生活過的湖南黔城古城和芙蓉樓,主持當地古建筑修繕的父親,擅長書畫修復與鑒定的母親,所有這些小時候的記憶被打個包兒一并畫進了那一系列畫作。2008年,那些“靜靜不說話”的故事拿到了第五屆金龍獎少女漫畫大獎,獲獎后的采訪中她說,自己只是想描述一種“和自然很密切、息息相關的生活”。
2009年,這些故事開始在日本著名出版公司集英社旗下的漫畫雜志《Ultra Jump》上連載,夏達成了第一個在日本主流漫畫雜志上連載漫畫的中國大陸漫畫家。
我問夏達:“最享受畫漫畫時的哪個步驟?”
“我比較享受勾線和做后期的步驟?!?/p>
“構思和草圖的部分都是在創作,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還要持續以高亢的情緒入戲,不可以有半點分神……腦子會很累,情緒上也可能比較緊張或者暴躁。而進入勾線和后期(上色或者貼網點)的時候,就算進入制作階段了,可以一邊聽音樂或者評書一邊工作,腦子很放松。我挺喜歡動手這個過程的,看著線條從筆尖流淌出來會很愉快,而且這個階段也是畫稿顯露出最終效果的時候,所以心情很愉悅?!?/p>
《子不語》如火如荼的時候,夏達決定暫停這個系列,轉去開始她的新連載《長歌行》。那是一個以安史之亂后的流亡公主為主角的歷史長篇,與原來那些重意境而非敘事的故事都不同。
人物周刊: 這樣的轉變,是挑戰自己嗎?
夏達: 我并沒有想挑戰的意思,我不太想要這種對抗的情緒,希望能跟自己和平相處。 或者說,是更類似于“想嘗試”這樣的心情。比起嘗試失敗,我更害怕自己失去嘗試、改變和學習的勇氣。
人物周刊: 一個城市的精神氣質,是否會影響到你的創作與生活?來到杭州,對你的漫畫生涯有怎樣的影響?
夏達: 我很喜歡這座城市。杭州有太多優美又古老的細節在時光的拍打中被細致地存留了下來,包括它本身氤氳的秀色和文氣。小時候畫水墨畫知道那叫寫意,來杭州后才知道那其實是寫實。在蘇堤春色中,總會給人一種隨時會遇見打馬而歸的詞人的錯覺。垂柳下,矮槐前,千年的時光若畫卷。在這里生活,對所處的年代總會有些模糊。
人物周刊:有沒有印象深刻的杭州特產?
夏達:我對三臺山路的下水道井蓋印象深刻,因為在幾乎沒人注意到的路邊,每一塊都是青石雕花,各類傳統吉祥紋樣,還個個不同。
人物周刊:你認為能夠體現杭州精神的產品是什么?
夏達:琴棋書畫詩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