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板書是一種課堂藝術,是教師課堂口語的書面表達形式,作為一種“可視語言”,板書是傳遞教學信息的重要手段,它遠比多媒體教學留給學生的印象更持久、更深刻,所以,板書是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輔助手段。在講授《水的凈化》一課時,我采用了圖示式板書。圖示式板書,顧名思義,就是借助線條、文字、符號、箭頭等表現教材內容的板書,這類板書可以化難為易,形象地呈現教材內容,也可以把物質的變化過程和物質問的相互關系簡明地表達出來。設計如下圖:
1.充分體現教材的內容
《水的凈化》這節課,教材從純水、天然水及自來水的不同,引入水的凈化問題,以自來水廠凈化過程為例將沉淀、過濾、吸附和蒸餾等凈化水的方法有序地聯系起來,并將認識水的角度從社會轉入化學學科。這節課的板書如此設計,能更好地體現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課本前半部分介紹不溶性雜質水的凈化方法,后半部分以硬水軟化為例,介紹含溶解性雜質水的凈化方法,板書設計直觀、清晰,使學生對水的凈化過程、方法等一目了然。
2.切實突出重點和難點
學生知道天然水是混合物,水中有可溶性和不溶性的雜質,也知道生活用水來自自來水廠,但不了解自來水廠的具體生產過程。本課板書設計,緊密圍繞“凈化”“軟化”兩條線索,“凈化”的過程、方法以及相關化學實驗操作知識技能,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板書設計中的“凈化”過程,會促使學生積極動腦思考,動手探究過濾、蒸餾等實驗操作,從而突破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另外,“軟化”涉及到軟水和硬水的鑒別與應用,是把所學的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到一起,即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達到學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3.便于學生對本課知識更好地歸納、總結和記憶
這樣的板書設計,把本課對水的凈化和軟化等知識進行明確地概括和歸納。對于教學環節來說,課堂小結部分節省了很多時間,對于教學內容來說,使學生學習印象更加深刻,便于學生更好地記憶和掌握知識點,并且準確地把握重點和難點。
4.利于情感目標的實現
這樣的板書設計,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也有一定的作用。學生看到板書后,就會覺得這節課的知識脈絡很清晰,把復雜的凈化過程具體化,把疑難的知識簡單化了,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本節知識很容易,從而更加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力,提升了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進而激發學生通過學習化學知識來改造自然,推動社會進步的科學情感。
5.創新之處
此板書設計不僅直觀,而且具有下列特點:
(1)開拓思路的啟發性。
如水的凈化部分,會促進學生積極動腦,回憶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知識,啟發學生思考:凈化的方法如何實現?“過濾”“蒸餾”中應注意哪些問題?軟水和硬水如何簽別?日常生活中使用有何利弊?等。會讓學生把自己原有的知識與新知識緊密地聯系起來,從而更快地掌握新知識。
(2)畫龍點睛的概括性。
從教材編排的內容上看,本課題安排了分離混合物的一些化學基本操作方法的介紹,其間也穿插著純水、硬水、軟水等概念。教材從純水與自然界的水在視覺上的差別引入水凈化的一些方法,不同的凈化方法可以除去不同的雜質,從而進一步深化。板書設計,恰使本節內容進行了精準地概括,使學習內容變得更加清晰,尤其水的凈化步驟、方法的概括起到了畫龍點晴的作用。
(3)層次分明的條理性。
通過板書,對比地展示出“凈化”和“軟化”;“可溶性雜質”和“不溶性雜質”以及它們的去除方法;凈化方法中可以看出凈化的先后次序,這些地方,都顯得層次分明,條理清晰。
(4)新穎美觀的藝術性。
通過“箭頭”板圖形式的設計,比普通板書更加新穎,更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的學習印象更為深刻,整體布局體現了美觀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