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式板書就是運用設計的表格,通過列表對比的方式,對有關的概念、方法、物質等進行歸類和比較的板書。本節課板書設計如下:
1.化繁為簡,便于比較異同、激發學習興趣
本節課先從飲用水引入,創設了自來水廠的真實情境,從而引出學生對水的凈化方法的探究欲望,然后從實驗、思考、討論交流等學習活動中,認識了水凈化的原理和常用方法。本板書的設計,就是將其看似復雜的繁雜的知識內容,利用簡明扼要的文字,以清晰明了的方式,在學生逐步學習的過程中呈現給學生,利用此板書,便于學生更好地比較各種方法中的異同,同時也能夠使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得以提升、增強記憶效果。
教師進行此板書的過程,也使學生能夠明白,當面對一個比較復雜的事物或事件時,以表格的形式簡單地反映出來,能夠強化自身的思路和對事物的正確理解、做到心中有數。以往的教學中我多是采用網絡樹狀圖、要點摘錄式等方法進行板書,而本節課我采用了表格式板書,此板書中文字的顏色差異以及符號線條的組合和呈現時間等,都給予了學生獨特的吸引力,給學生極大的感染力,使學生整節課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并能集中注意力。同時重點詞語著以不同顏色也更加醒目地提醒學生注意學習中的重難點。
2.列表展示,幫助實現教學目的、體現教學意圖
本課題的開篇設計便是要使學生明白純水和自然水的不同,了解凈化水的意義、學習并練習凈化水的方法。而水的凈化要解決的3個問題是:除去不溶性雜質、除去可溶性雜質和除去有毒物質及病原微生物。通過對自來水廠凈化過程的討論學習,學生能有效地總結歸納出相應的方法及目的,通過學生的討論闡述,伴隨教師的口述,逐步將學生學習的內容通過形象的結構造型、簡要的語言信息,以不同的色彩標志字符形式展示給學生,不僅給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同時強化了直觀形象,產生了積極的教學效果。教師通過表格形式,將高度濃縮了的教學內容以多種形象展示給學生,使學生見微知著,幫助我實現了使學生明白不同、了解意義等教學目的,同時整個板書的過程是揭示教材內在事理間的邏輯關系,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學會學習、學會方法,體現了教者的教學意圖。
3.學會概括,突出重點難點、形成知識結構體系
每一門學科的知識都不是雜亂無章的,知識與知識之間都有內在的聯系,形成一個知識結構,這個知識結構體系,用語言表達不容易全面把握,而板書則能對教學內容刪繁就簡、抓主剔次,把教學重點難點和知識點串珠成線、接線成網,形成結構,重點內容難點知識,學生一目了然。我對《水的凈化》主要以橫縱兩線來設計,縱線以“方法”為引領,以自來水廠凈化為基準,板書以各種凈化水的方法串聯起來,層層深入、步步為營;橫線以凈化目的、凈化程度串聯起來,拓展延伸、利于遷移。橫縱兩線的運用,使得本節課的有關凈化方法特別是過濾的重點內容得以突出,也使得有關實驗難點問題得以解決。通過表格的對比,實現了學生對水有清楚的了解:水渾濁是因為含有了不溶性雜質,過濾后的水還會含有色素異味及其他一些可溶性雜質,即對純水和天然水的不同有了清晰的認識。加之通過生活經驗事實來學習有關硬水和軟水的知識,實現了學以致用,同時通過凈化之難,學生會更加明白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義,順理成章地完成了情感方面的教育。
4.引導學生學習思路,便于鞏固知識、加強記憶
教師的板書、旨在引領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整理知識要點的方法,把握重點解決難點,利用表格設計的方法,很好地幫助了學生學習。在本節課的課堂教學中,我先板書課題,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邊進行緊扣教材的講解和描述及相關實驗操作的過程中邊進行對關鍵知識點進行扼要的板書,所講述內容與教學活動配合,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經過濃縮、簡練的文字、線條表格等形式反映教學內容,形成了具有邏輯聯系、而又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信息系統,把教材的多項內容容納到本表格中,一方面引導和控制了學生的思路,使學生形成定向思考,便于學生分析,另一方面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嚴格的篩選以簡馭繁、以少勝多,有利于學生理解、保持記憶,防止遺忘!
5.留有空白,利用缺憾美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進行本節課的板書設計時,我盡可能周全地設想出能夠實現的板書方案外,還適當地留有了余地,主動地給學生留出相應的空白,如“過濾中1)適用情況、2)儀器、3)操作”中留有空白;“活性炭吸附”對應的“注意”一欄中留出了空白等。留有空白的設計,主動地給學生留出“填補空白”的思維機會,使之產生和發現創造的樂趣。利用這樣的板書設計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這樣的板書空白設計也有利于教師在新課完成后進行總結回顧重點時節省時間,還能更好的檢測學生對本節重點難點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以便做出更好地補救、進行課后反思。
這樣的板書形式帶給學生不一樣感覺,使我明白了教學應是一個不斷改進不斷創新的過程,作為教師要善于學習善于變換,這樣才能給學生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更好地幫助學生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