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欣賞到了來自不同學校的三位教師,分別為《水的凈化》同一節(jié)課精心構思板書設計,他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方法很好地把本節(jié)課重點、難點體現出來,清晰完整地展示出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脈絡。三位教師的板書設計對我們教育同仁具有較高借鑒價值,特別是放在一起對比更顯各有所長,下面談一談關于板書設計的點滴想法,其中如有不當之處,還望同行們不吝指正。
一、板書類型的運用
其實對于板書類型的選擇是沒有固定模式的,要看每課的具體內容,如果恰當地運用板書,則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例如:訥河市第三中學的卞思軍老師采取的是提綱式板書,將本節(jié)課的三維教學目標清楚有效地體現出來,重點內容的內在聯系和教學設計程序,用括號和箭頭編排成一個系統。該板書設計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字句簡潔,教學思路清晰,形成了完整的知識網,真可謂:“過目難忘”,卞老師精心的“設計”必將為本課增色許多。訥河市長發(fā)鎮(zhèn)中心學校的儀修龍老師采取的是圖示式板書,根據教學內容顯現出的特征,采用圖中夾文或文中夾圖的方式形象地勾畫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這個板書設計生動、形象、直觀,由純水、天然水及自來水的不同,導出水的凈化問題——沉淀、過濾、吸附和蒸餾等凈化水的方法,并成功地將學生腦海當中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水化學學科聯系起來了。把本節(jié)課的知識詮釋得淋漓盡致,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抽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堪稱板書設計之典范。訥河市育才學校的胡海波老師采取的是表格式板書,胡老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相關知識,運用對比方法顯示出知識的異同,達到了化繁為簡的目的。這種板書對比強烈,更有利于學生分清知識的共性與個性,有利于學生求異思維的培養(yǎng)。本篇設計的最大亮點在于沒有把所有的知識點都寫出來,而是有意留出幾個“空兒”出來,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思考,甚至可以親自把自己的想法寫到黑板上,并收獲成功的喜悅,這是與現在的教育教學理念相一致的,非常值得借鑒。
二、重點、難點的處理
過濾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三位教師在這個問題的解決上各有特色,例如:卞老師的板書設計利于促使學生積極動腦思考,進而產生動手探究過濾、蒸餾等實驗操作的想法,此時教師只要在一些細節(jié)問題稍加指導,便會輕松達到突破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的目的;儀修龍老師的板書設計將水的“凈化”過程和“軟化”過程分開來書寫,這樣就能夠更明顯地突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學生積極動腦思考目標就更明確了,教師在輔以相應的過濾、蒸餾等演示實驗,并鼓勵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從而突破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知識;胡海波老師的板書設計使用了不同顏色的粉筆,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極大的感染力,防止出現視覺疲勞,集中注意力,同時重點詞語著以不同顏色也更加醒目地提醒學生注意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總體來看,3篇設計都做到了突出重(難)點,并能夠與本課整體知識有機的統一,其中胡海波老師在這方面做得更好些。
三、整體的呈現效果
一篇好的板書設計,不僅能完整地、科學地展示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思維與記憶,體現相應的教學目標,明確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還應該在整體的呈現效果上給人以美的享受,這樣才能夠更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三位教師都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如:卞老師的設計給人以環(huán)環(huán)相扣、渾然一體之感;儀老師的設計給人以錯落有致、條理清晰之感;胡老師的設計給人以精彩紛呈、方方正正之感。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儀老師的設計的整體效果,但是我個人認為:如果在此基礎上把整體效果“演變”成節(jié)水標志圖標,效果將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