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鐘表”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內容。認識整時是學生建立時間觀念的初次嘗試,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認識鐘表是有一定難度的,首先學生的知識儲備少;生活經驗參差不齊;理解能力較弱;其次鐘表是一個復雜的度量工具,學生認識起來很難。因此我們的新教材在編排上有以下特點:
提供了豐富的兒童生活背景素材,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關注學生經驗和興趣認識整時。在主題圖的教學中編排的是“小紅起床”的情境,從情境中首先說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用到鐘表看時間,而常用的鐘表有2種,一種是我們看到的掛鐘,一種是桌子上的電子表。因為生活的需求所以我們要學習。同時在掛鐘上表明了分針和時針,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了中面的結構,這是學習的基礎。
在主題圖下面,并排呈現了3個鐘表顯示了3個時刻,同時用中文和電子表的形式表明了它們的時刻,通過小精靈 的問題“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對這3個時刻的對比和觀察,使學生逐步體會并歸納出認識整時的方法:分針指向12,時針指幾就是幾時。
教學目標:
1.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結合生活經驗會看整時。
2.培養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3.活動過程中培養觀察能力、歸納表達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識。
教學重、難點:自主發現整時認讀方法,并能夠準確認讀鐘面上的整時時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聽,你們看(自動播放出示各種鐘表。),這是什么?
生:鐘表。
師:真好,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認識鐘表。
二、新授課
(一)認識鐘面
師:同學們你們把鐘表帶來了嗎?舉起來看一看,真漂亮,我也帶來了一塊鐘表,現在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的小鐘面,看看鐘面上都有什么。發現后和你的同桌說一說,比一比誰觀察得更仔細。
1.區分時針、分針
師:誰來指著老師的大鐘面說一說鐘面上都有什么?
生:鐘面上有時針和分針。
師:你真了不起,你都認識時針和分針呀!你有什么好辦法區別時針和分針嗎?
生:時針粗粗的短短的,分針細細的長長的。
師:你說對了,看來你對鐘表有了一些了解。誰還能完整地說一說?
生:時針短短的粗粗的,分針細細的長長的。
師:說得真不錯。在鐘面上短短的粗粗的是時針,分針和時針相比長一些、細一些。
師:來,像老師這樣讀一讀:短短粗粗是時針 細細長長是分針。
師:你能像老師這樣說說嗎?
師:我們全班一起讀一讀好嗎?
2.知道鐘面上有12個數,每個數對應一個大格
師:在鐘面上你還發現了什么?
生:鐘面上有12個數。
師:來,你到前面給同學們數一數。
師:你能按一定的順序數這些數,真了不起。來,伸出你的小手也像他這樣,一邊指,一邊按順序數一數好嗎?
師:還有什么發現?誰還來補充,說說你的發現?
生:鐘面上有格。
師:你來指一指。
師:啊,有這些小格對嗎?你觀察得真仔細,那除了小格還有什么呢?
生:還有一個個的大格。
師:真好,我們快來數一數有多少個大格。
小結:同學們通過仔細觀察發現了鐘面上有這樣短短粗粗的時針,細細長長的分針,還有12個數和12個大格?,F在再來把你們在鐘面上的發現完整地說一說。
(二)認識整時
1.認識7時
師:同學們已經認識鐘面了,那你知道圖片上的小女孩起床的時間嗎?
生:7:00。
師:你說對了,你是從哪發現7時的呀?誰來說一說?
生:桌面上的電子表是7:00。
師:你認識電子表的時間呢!了不起!
生:墻面上掛的鐘表是7點。
師:那你是怎么從鐘面上看出這是7點的呢,能具體地說一說嗎?
生:時針指著7,分針指12,就是7點。
師:你們同意他的意見嗎?你利用已有的知識為我們講了怎樣認識這個時間,你講得非常清楚!
師:7點是我們的生活用語,更準確一些說是7時。
師:誰能像他這樣再來說說這是幾時?
生:分針指12,時針指7,就是7時。
師:真好!7時還有另一種表示形式,(電子表表示形式)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是如何書寫的,先寫一個7,在7的后面輕輕點兩個小圓點,注意要在中間位置,最后再填上兩個0。我們讀作:7時。
2.總結整時特點
師:我們認識了7時,你還認識這幾個鐘面上的時刻嗎?
師:同桌說一說這個鐘面是幾時,時針和分針分別指向哪。
生:現在是3時,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3。
師:你表達得真完整,誰能像他一樣,再來說一說?
師:說得真完整。
師:請同學們伸出你的小手指,跟老師一起來書寫3時。
師:那這是幾時呢?時針和分針分別指向哪?誰來說一說?
生: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6是6時。
師:仔細觀察6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你有什么發現?
生:時針分針在一條直線上。
師:你真善于觀察,6時的時候分針和時針在一條線上。
師:我們再來看最后一個表盤,這是幾時呀?
生:12時。
師:仔細觀察12時,你又有什么發現?
生:分針時針重合在一起了。
師:你真善于總結。哪位同學愿意上黑板寫一寫6時和12時的電子表形式?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寫對了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同學們來看,像7時,3時,6時,12時這樣的整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分針都指12。
師:就像你們所說的,當分針指12,時針指幾——就是幾時。
師:咱們大家齊讀一下行嗎?
師:通過我們認真觀察、動腦思考,共同發現了認讀整時的方法,來,老師考考大家,準確說出鐘面的時刻。
3.寫時刻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認讀鐘面上整時的方法,你能用所學到的知識來看一看小明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嗎?請你仔細觀察每個鐘面上的時間,在書上85頁寫一寫。
師:同學們請停下手中的筆。來,下面我們按順序說一說小明什么時間正在干什么。
師:同桌互相檢查一下,有錯誤的改正過來。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兩個鐘面上的時刻,同樣是9時,小明怎么在做不同的事情呀?
生:一個是上午9時,一個是晚上9時。
師:同學們,一天有24小時呢,時針要整整轉兩圈,就會兩次經過9時,一個是上午9時,一個是晚上9時。同桌之間完整地說一說小明一天的作息時間。希望你們也能像小明一樣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
4.撥表
師:大家看,現在是幾時???老師再撥一個時刻,現在是幾時?你注意分針是按什么方向轉的了嗎?用你的小手轉一下。分針轉動的方向叫順時針方向,這次請同學們都伸出手指,跟著分針轉一圈,現在是幾時?
師:你會撥表了嗎?請你撥出你最喜歡的整時,注意撥表時要按順時針方向撥,然后和同桌說說這個時刻你在干什么。
師:誰來試一試?請你完整說一說你撥的是幾時,這個時刻你在干什么。
全課小結:我們認識了鐘面和整時,同學們能夠認真觀察、勤于動腦,老師真為你們高興。
5.畫表
師:看到你們學習這么認真,羊村村長想請大家幫幫忙??矗虼宓溺姳淼暌_張了,他們的店打算每天上午8時開業,下午4時閉店,你們能在空白表盤上表示出這個時刻掛在門口嗎?男生畫出開店時間,女生畫閉店時間。在畫的過程中注意區分時針和分針。開始吧!看誰畫得最準確。
(學生畫完的老師拿到前面。有的標數,有的沒有標數。)
師:我們來看看這幾位同學表示的對嗎?大家檢查一下自己的時間。有問題嗎?那請把你的作品貼到前面來。
師:時間過得可真快,一轉眼這節課就要結束了,老師想送同學們一句話。一起來讀一讀。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去認識更多的時間,做個珍惜時間的孩子。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評析:
為了構建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數學課堂,范老師把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成數學教學的重頭戲,“創設情境”成為我們研究小組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下面我結合范老師的這一課談談我自己的感受。
導入情境的創設
范老師采取讓學生聽一聽、猜一猜的活動引出課題“認識鐘表”。通過讓學生用耳朵聽,然后去猜,去思考,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讓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想知道這是什么聲音。這一導入情境的創設,雖然簡短,但卻達到了吸引學生注意力、引起學生興趣的效果,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新授情境的創設
在“認識鐘面”這一環節的教學中,范老師拿出了實物鐘,這時學生的小眼睛齊刷刷地看過來了,注意力停留在范老師的鐘面上。這一情境的創設,教學效果一目了然。通過實物展示,讓學生直觀感受,使學生更容易理解生活中蘊含著數學知識,數學來源于生活。
在“認識整時”這一環節的教學中,范老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了一幅卡通圖片??紤]到孩子們天真浪漫,喜歡卡通人物,所以創設了這一情境,并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孩子們在快樂的氛圍中得到數學知識。這一情境的設計,體現了范老師能夠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練習情境的創設
在練習環節,范老師并沒有利用多媒體直接出示問題,而是用紙板精心制作了3個鐘面,貼在了黑板上,顏色鮮艷醒目,強烈吸引學生的眼球,學生興奮地舉起了他們的小手,都要來回答問題,課堂氣氛融洽。隨后,范老師又設計了讓學生親手撥一撥鐘表的練習,既鞏固了知識,又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
拓展問題的創設
范老師對于拓展題的設計更是恰到好處,讓孩子們給鐘表店的老板幫忙,畫關店和閉店的時間,既鞏固了本節課的學習,又將學到的數學知識還原于生活,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雖然“認識鐘表”的課堂教學結束了,但留給我們的卻是更多的收獲和思考,有效的教學方法,輕松愉悅的情境創設,就如一支強心劑,浸潤了數學教學的血脈,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實現了從生活中得到數學,將數學運用到生活中去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