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是井陘當地人對煙火的俗稱,老虎火,就是用制作成老虎狀的道具放煙火。不光有老虎火,還有馬火呢。南張井老虎火,北秀林馬火,都是井陘縣民間煙火藝術“土特產”。古時這里年年正月開天辟地一般鬧騰幾日,震得人心里癢癢,一年受用。2008年6月,南張井老虎火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正月二十九,去南張井。村間唯一的公路不甚寬闊,但通向大山深處的暗示十分明顯——那是一道曲曲彎彎的長坡。入村口路北高處有一座小廟,進去燃了三炷香,拍了圖片。村人十分虔敬,擺供、上香,磕頭便去,不肯多言。我知道心有靈犀,這個所在既神圣又溫暖。從廟里出來,路邊搭一巨大的木架子秋千,少男少女彩衣鮮褲,嬉笑妍妍。同行一位同事禁不住童心大發,爬上去自娛自樂。
南張井村,坐落在井陘縣于家鄉,距著名旅游景點于家石頭村不足五華里,也是典型的石頭村。此石頭村雖不如彼石頭村成規模,卻倚坡就嶺,呈扇形散布在山坳和兩側山坡上,別有一番玲瓏氣象。問老鄉石屋建于何年,他呵呵笑著直搖頭:不知道不知道,祖上留下來的。
路邊高高矗立一座小廟,據說有300多年歷史了,斑駁的壁畫訴說著滄桑,繚繞的香氣和慈祥的老人將時空巧妙鏈接。往年煙火會常在廟前空地上燃放。老鄉邊走邊講述:這是拍攝某某電影的地方,這是拍攝某某電視劇的地方。我拿起相機一一拍了片子。其實讓人感動的不僅僅是這些古風依舊的石屋石墻石巷,而是這位身著樸素軍裝的矍鑠老人。老人姓樊,健談,樂觀,很愛他的家鄉。
吃飯的時候,和老鄉們閑談得知,這里放煙火的大木桿子是從別村“偷”來的,他們講起“偷老桿”眉飛色舞,仿佛一場驚心動魄的戰役。“為什么要偷呀?”我問。“那是為紀念咱祖師爺!俺村作火的手藝,是康熙初年老祖宗在山西,從人家煙火大師那里裝啞三年偷學來的。”大家齊笑,“所以要‘偷一偷’老桿,算是紀念唄。”我好奇:那偷樹不犯法啊?老鄉樂呵呵地說:“犯什么法,誰村誰家被偷了老桿,興著呢!”
街巷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開始亮了,細木棍插成的九曲迷宮已經有人在轉了,那些經過神圣儀式靜候在場子北側的“火之靈”們,漸漸被夜幕淹沒了。四面八方的鄉鄰們蹬著三輪騎著自行車,扶老攜幼三三兩兩聚攏來了。我知道,時候到了。夜色里流淌著溫柔的氣息,紅色的光暈照得人心里暖暖的,期待在蔓延。
放煙火的場子設在村邊低洼處一塊地里,四面土坡都是看臺。幾張桌子一字排開當主席臺,手動探照燈(一位老鄉專門負責的一只大燈)一打,高音喇叭響起來:“喂,老鄉們,咱村的老虎火開始啦,沒吃完飯的快點兒,抓緊點兒啦!”一陣催促,一番叮嚀,鄉音鄉味鄉親,土得掉渣,香得可心。
終于開始了,一陣激情四射的起火當頭,歡聲雷動。高音喇叭里主持人老鄉不緊不慢地介紹,場子里壯漢們步調一致地裝火,點火,放!一撥又一撥沖天而起的煙火,變換著色彩、姿態和聲響,沸騰了寧靜的夜空。從沒見過這樣的煙火陣勢,真真五花八門,匪夷所思。各種火仿佛長著眼睛長著腿,機靈詭譎,一會兒這樣彎曲,一會兒那樣纏繞,一會兒一條橫線,一會兒遍地開花。你聽聽名字吧,什么張飛蹬鼓、火燒戰船、金盞玉臺盤、拖白蓮、星星草、傘火、老虎火、葡萄火、鍋子火、老桿火、七節火、起火、平火、噴花……據說光鍋子火在火譜上就有90多種。最感人的是傘火,最壯觀的是老虎火,最氣勢磅礴的是老桿火。
傘火是將“就地跑”、“鍋子”等火置于傘上,表演時,一人赤膀舉傘快步旋轉于火場。只見火花在傘上飛旋四濺,漢子大冬天赤膊上陣,繞場奔跑,耀眼的火花和爆炸的脆響將其團團圍住,火花如雨,輝煌如夢,光與影,力與勇,體現得淋漓盡致,驚心動魄。最后一位傘火表演者是位六十多歲的老人,舞得賣力,舞得虔誠,卻有些吃力,有些蹣跚,讓人潸然淚下。
老虎火顯然是重頭戲。將“鍋子”等火裝入特制的虎肚子里,一點燃,二人拉,一人推,繞場子飛奔。不同的煙火依次燃放,或火光沖天或星星點點,表演者皆光著膀子,一時火在虎上,人在火中,飛花四濺,龍騰虎躍,甚是壯觀。有一只老虎火放到半截熄滅了,主持老鄉大咧咧地調侃道:“你看,老虎發威風啦,脾氣還不小哩!”
老桿火是壓軸戲。高四丈八尺的老桿,捆綁著無數花花綠綠的“火”。據說下連21條火線,穿以“來回碼”。分“四門周底”“五馬破曹”“八陣圖”三個圖案。桿上依次主要有“葡萄火”“十二連燈”“老爺開門”“八角青龍”“仙鶴透蛋”。看來老桿火的主要內涵還是三國故事。雖有探照燈照著,主持人解說著,還是被折騰得眼花繚亂,有一種煙火像火箭一般,竟然從南邊發射,唰地一條火線,射中老桿上某個機關,那邊立即噼啪騰空。忽然便想起草船借箭的典故來,多么相似!老桿最頂上是一只展翅欲飛的大仙鶴,高高地傲立于夜空,昂首向天。顯然它是老桿火的絕對主角。只是稀奇當地藝人超乎常理的設計理念,明明大部分都是三國故事,怎么突然就轉到仙鶴上來了?
仙鶴下面的故事講完了,主持人在大喇叭里喊:“后面注意啦,后面注意啦,仙鶴屁股后頭的觀眾閃一閃,仙鶴要下蛋。蛋要砸在腦袋上,咱可不負責任啦!”觀眾哄笑。這時紅光沖天,無數飛花從仙鶴兩翼畫著圓弧瀉下,在夜空的襯托下,潔白的仙鶴呈現一種美麗的飛翔姿態,流金溢彩,艷麗而飄逸。突然仙鶴尾部竄出一道霞光,金色火花驟然照亮夜空——仙鶴下蛋啦,煙火大會也在這金光燦爛中結束了!
南張井老虎火傳承的是明清煙火本色,傳統工藝制作。看起來似乎危機四伏,其實安全系數很高,因為主要原料為柳灰、硝、硫磺,燃放時不等花火落地,燃燒點已過。由于國家控制煙花爆竹生產,在本村近兩年恢復以前,已經15年沒有放過了。煙火品種雖多,可惜傳承不力,國家級傳承人尹昌太已經去世,目前僅剩兩位老藝人:尹保槐、樊秀庭。尹保槐已經80多歲;樊秀庭也已是古稀之年。這種民間藝術亟待保護和傳承。
(責編:劉建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