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當兵十年,從無線兵轉為機電兵,并在四艘船艇上任過職。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士兵、軍事訓練標兵、裝備保養先進個人等榮譽,見證了他成長的扎實足跡。部隊首長都說:這個兵,行!
他從船艇機電專業“門外漢”,到熟練掌握7種型號陸軍船艇機電設備的“大拿”,還取得部隊機電專業比武第一名的好成績。這條路上,他揮灑的汗水無法計量。身旁戰友都覺得:這個兵,行!
狹小的機艙就是他的“陣地”,冰冷的機器成了他的“朋友”。他,就是鎮江船艇學院船艇教練大隊某拖船機電班長——黃天龍。
曾對密語表倒背如流,并取得所在師無線電專業技能比武第一名的他,2005年3月,成為了鎮江船艇學院船艇教練大隊某型船艇的一名機電兵。面對陌生領域、復雜船艇裝備,他不顧暈船,鉆進機艙,學習機電專業知識。按他的話說,當時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看專業書、向老班長請教、鉆機艙摸機器。一個月后,他掌握了所在船型的柴油機操作流程和維修管理。面對領導的表揚和戰友的羨慕,他沒有停止腳步,而是選擇繼續前行。
一年后,因工作需要,他擔任了某型登陸艇的機電班長。他堅持邊學習邊工作、邊實踐邊積累,并自學了《機電兵教材》《柴油機維修管理》《電氣設備維修技術》等專業書籍,記錄學習筆記三萬多字,結合實踐撰寫了萬余字的維修心得。
“他有韌勁,喜歡鉆研學習,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能想方設法克服。”所在艇艇艦艇長陳偉如是說。
如今,他已經熟練掌握了大隊各船型機電設備的操作維修管理,并成為了一名船艇教練員,他多年實踐總結出的分類指導、分組訓練和貼近裝備學習、貼近實戰訓練的“兩分兩貼”教學法,在承擔水兵、學員、輪訓骨干三個層次的實踐性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立足本職、甘于奉獻、敢于攻堅是大家對他的一致評價。每逢船艇重大保障任務,或遇突發情況,人們總能看到他奮戰在最前線。
“江海八號”綜合演練中,船艇航行遭遇大風浪,搖擺高達20度,某型登陸艇右主機突發故障,緊急關頭,他迅速帶領部門人員投入“戰斗”。那天,風浪大,眩暈嘔吐。經過3小時奮戰,最終成功修復,保證了船艇航行所需動力,也確保了航行人員安全。
2009年6月,他又調入某拖船,擔任機電班班長,一上任就趕上船艇進廠大修,期間,他積極參與船艇修理,虛心向廠內技術人員學習請教,積極拓展維修保障能力,還通過科學合理建議,提升維修質量,提前完成工期,節省了人力財力。
他常說,一人過硬打不贏,整體過硬保打贏。因此,他時刻牢記軍人職責,積極做好傳幫帶。夏季的機艙溫度高達五十度,加上機器的轟鳴,讓人難以忍受,而他卻依然堅持一線指導、一起操作,不遺余力地授真經、傳真功,幫助年輕戰士迅速成長。
如今,他帶出的船艇技術骨干早已獨當一面,而他依然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和扎實的工作作風,扎根在基層船艇第一線,在培育合格軍事人才、保障船艇部隊打勝仗的道路上默默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