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在紐約誕生了世界第一家兒童博物館,可是這家博物館沒開多少年就倒閉了。但是1913年8月1日開館的世界第二家兒童博物館的波士頓兒童博物館(Boston Children’s Museum)至今仍然充滿活力,這一點從博物館門前40米高的大奶瓶和卡通吉祥物身上就能感覺到。
波士頓兒童博物館是以“推進科學教學的思想和教學材料的交流中心”的面貌向公眾開放的。至今,它生動、活潑、直觀的寓教于樂形式仍深得孩子們的喜愛,滿足了各個年齡段兒童的成長需要。博物館的展覽、表演和教育活動以“做中學”的教育理念為基礎(chǔ),認同兒童按自己的速度、在自由氛圍中進行學習,在“玩”的過程中,兒童社會交往、自我認識、科學和藝術(shù)認知等能力得以養(yǎng)成,有效地引發(fā)了互動與創(chuàng)造。
為了創(chuàng)造觀眾與展覽之間良好的博物館體驗,1964年,史巴克(Michael Spock)館長用互動學習經(jīng)驗去重新審視“動手操作”的概念,成功舉辦了名為“里面的世界”的互動展覽,通過與實物和實際空間的直接互動體驗提供信息,讓兒童興奮的同時引發(fā)回饋,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
以上都是站在老師的角度介紹的,對于我們來說,最好的辦法是好好看,所以……
也許你會有疑問:這波士頓兒童博物館是1913年建的,讓大家這么“折騰”成嗎?確實,這座博物館是用一座大倉庫改建的,一百年了能不老嗎!不過在這一百年里,很多熱心人捐款,再加上政府的資助,隔一段時間就會重修一次,最近的一次是2008年。你看在老建筑的前面加上的這鋼鐵建筑,既現(xiàn)代又有兒童情趣,安全性就甭說了!
怎么樣,覺得這兒好玩嗎?記住那個大奶瓶,記住這個標志,如果到波士頓就去找它!
喜歡音樂就來音樂廳,這里有的聽有的唱,更可以隨音樂蹦蹦跳跳。當然,音樂的原理肯定會通過好玩有趣的方式體會到。
如果愛好美術(shù)就到藝術(shù)工作坊去,在這兒只是簡單的畫畫就沒意思了。在工作坊里可以大刀闊斧,可以拼拼貼貼,可以又撕又剪又涂又畫,可以試著印出作品,也可以創(chuàng)作立體的作品。在地上畫畫兒更是小菜一碟。總之,在這兒是你的地盤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