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味道,新鮮的、古典的、麻辣的……愛上一個地方的理由成千上萬,但對于“吃貨”來說,美食才永遠是最王牌的誘惑。
香港——這里是美食天堂
來到香港,同學們一定想沖到迪士尼樂園和海洋公園玩個過癮。那么開心一整天后,要到哪里補充能量呢?答案就是——廟街!
位于油麻地的廟街是香港最有名的小吃街,晚上高峰時間,各個店面傳出的香氣溢滿了整條街。煲仔飯、燒臘、蝦餃、葡式豬扒包、鮮油菠蘿包、云吞、鹽焗雞……當然還有不能不吃的魚丸粗面,因為調皮的我們總想模仿麥兜來一句:“老板,麻煩您,魚丸粗面?!?/p>
江浙滬——陽春七里香
江蘇的面食大概有幾十種,其實差別就在配菜上,也就是“澆頭”。不過有意思的是,加了澆頭的都不叫陽春面,只有那最淳樸的清湯細面才是聞名于世的陽春面。
浙江的菜式小巧玲瓏,推薦的菜品有龍井蝦仁、叫花童雞、西湖醋魚、筍干老鴨煲等。另外,也可以試試五芳齋的肉粽哦。
到了上海,生煎包絕對不能錯過!不過無論你怎樣跟老板套話,問他是如何把美味的湯水包進包子里的,他都只會微微一笑:“保密!”所以,美美地品嘗就好啦!
福建——鼓浪嶼上尋美食
老字號黃勝記的肉脯是鼓浪嶼上最人氣的零食。店主非常大方,每次都剪大大的一塊兒給路人品嘗。鼓浪嶼龍頭路189號的海蠣煎店,老板長得像《功夫》里的包租公元華,他會熱情地親自上菜,香噴噴的海蠣煎一端來,上面是澆得極有藝術感的紅色醬汁……還有酸梅湯、葉氏麻糍、金蘭餅店、壽記龜糕店、北仔餅……都是不能錯過的鼓浪嶼味道。
臺灣——夜市走九遍
在臺灣,最常能碰到明星的地方不是大型商場,也不是高檔餐廳,而是極為接地氣的夜市!由此可見夜市的美食是多么誘人啊。
到了臺灣夜市,有些小吃的名字聽起來怪怪的,什么大腸包小腸、棺材板……如果你因此卻步的話,那可虧大了!大腸包小腸中的大腸是糯米腸,小腸則是臺式香腸。大腸用炭火烤過后切開,嵌入上等腿肉灌制的臺式香腸,再加上肉松、菜脯和酸菜,口感非常豐富。而棺材板則是將吐司中間挖空,填入雞肉、蝦仁、紅蘿卜、馬鈴薯、牛奶等配料,再以吐司蓋上,口味很清爽!臺灣夜市里好吃的美食數不清,如果胃口不錯的話,盡量多試試!
其他旅游地區美食盤點
走過南北西東,逛過多條美食街,沒有最愛只有更愛。那些在深深印在記憶中的美食,吃的時候神清氣爽,看爸爸媽媽結賬時當然也小小地心碎一下。不過,麥兜說了,傷心可以,傷胃就不好了。那么,就開開心心地吃起來吧!
北京:烤鴨、炸醬面、鹵煮火燒。
黑龍江:秋林紅腸、大列巴、馬迭爾冰棍。
陜西:羊肉泡饃、油潑面。
四川:麻婆豆腐、紅油抄手、涼粉、兔頭。
新疆:烤羊肉串、大盤雞、馕。
內蒙古:烤全羊。
青海:老酸奶、釀皮、手抓羊肉。
西藏:牦牛肉干、土豆包子、酥油條。
泰國:椰汁芒果飯、冬陰功湯。
日本:章魚燒、銅鑼燒、烏冬面。
法國:煎鵝肝、鴨胸、洋蔥湯、法式燴土豆。
西班牙:海鮮飯、風干火腿、它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