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準備的實驗器材有:
3倍光學放大鏡、各色彩紙、手機(計時、拍照用)、筆、記錄本。
實驗開始前,我手持放大鏡先做試驗,由于手持放大鏡有輕微晃動,無法獲得穩定的聚光點,始終無法使物體燃燒。
由于沒有合適的固定裝置,看來實驗將要失敗了。這時,我看到爸爸將放大鏡穩穩當當地安置在了我的小自行車踏腳板上,這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一切準備就緒,實驗開始了:
1.我緩慢地移動自行車踏腳板,以便調整放大鏡的位置,直至太陽光線在地面上匯聚成一個小小的亮點。
2.將不同顏色的紙張分別放置在聚光亮點處,觀察它們在聚光點下的狀態。
3.為了保證實驗準確,我們反復試驗了三次,并且每一次都進行認真觀察,而且還用秒表記錄下聚光燃燒所需要的時間。
不同顏色紙張聚光燃燒所需的平均時間排序如下:紅色(0.4秒)<藍色(1.6秒)<綠色(2.33秒)<粉紅色(3.5秒)<淺綠色(4.86秒)<淺黃色(7.13秒)<白色(20.7秒)
通過親自做的小實驗,并分析實驗數據,我得出了以下幾個結論:
1.穩定的聚光能夠使物體容易獲得燃燒所需要的熱源。
2.陽光的強度會影響聚光能量。
3.在相同情況下,顏色越深的紙張聚光燃燒所需時間越短,顏色越淺的紙張聚光燃燒所需時間越長。
“哇,真的太驚奇了,原來聚光可以使物體燃燒!”我興奮地說。
“是啊,聚光燃燒在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應用,以后要好好體驗哦!”爸爸微笑著說。
已是汗流浹背的我看著爸爸,認真地應答道:“好的,我一定要學習更多的科學知識來為大家做貢獻!”
指導教師:詹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