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科技的跨越式進步,建筑行業也在突飛猛進,努力向著現代化靠攏,鋼筋施工是現代建筑施工過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施工過程之一。在建筑行業,鋼筋對于建筑的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要想保證建筑的質量,鋼筋的施工技術是重中之重。
【關鍵詞】建筑;鋼筋;施工技術
鋼筋是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關乎著建筑物質量的好壞,鋼筋的施工工藝復雜,它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主要分骨料及鋼筋的材料加工,工作過程中必須謹慎對待每一個步驟,完善每一個細節,充分運用鋼筋施工過程的技巧與專業技術,
來確保建筑工程中鋼筋施工的順利完成,保證建筑物的質量安全。
1、鋼筋的選材與施工人員的準備
1.1鋼筋的精選
施工技術要對鋼筋材料的合格度進行檢驗,鋼筋進入施工現場之后,相關負責人,即鋼筋工長,在鋼筋加工制作時首先要檢查鋼筋質量,規格是否已設計要求相符合,再將鋼筋加工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單是否有錯誤和遺漏。經過兩道檢查后,再按下料單放出實樣,試驗合格后經監理檢查認可方可制作成品,讓組織人員將其材料嚴格的按照批級、直徑、長度等分類堆放,并在堆放區域內掛上與材料相應的牌號,注明它的批級、直徑、長度等,以免施工人員將其混淆。此外,要注意檢查鋼筋材料的合格度,看看其加工材料是否具備合格證,禁止使用不合格的加工材料作為建筑施工材料。相關負責人要認真做好材料的清點以及復核工作,從每一批不同規格的鋼筋材料中選取試件\"焊接接頭進行送檢,若檢驗合格后,再進行鋼筋表面的二次復試,檢驗出的不合格的鋼筋材料要進行退貨處理,嚴禁將不合格的鋼筋投入工程中使用。施工中如需要鋼筋代換時,必須充分了解代換材料性能,嚴格遵守現行鋼筋混凝土設計規范的各種規定,不得以等面積的高強度鋼筋代換低強度的鋼筋。凡重要部位的鋼筋代換,須征得甲方、設計單位同意,并有書面通知時方可實施。
1.2人員的要求
在進行施工前,首先要正確選擇與配備合格的施工人員,對人員進行配備時,要選擇對鋼筋施工技術有所掌握的,對建筑鋼筋的受力和變形特點有所了解的工作人員,避免因工作人員在專業技術上出現錯誤,為后續工程的質量造成一定影響。人員配備完成后,還要選配一個專業的鋼筋工長,組織所有的施工人員對鋼筋施工技術和驗收規范進行學習,對鋼筋連接技術和工程的施工圖紙進行了解與熟悉,保證其施工人員在施工技術上的專業性。
2.鋼筋施工工藝
2.1鋼筋的表面處理
鋼筋表面應潔凈,粘著的油污、泥土、浮銹使用前必須清理干凈,可結合冷拉工藝除銹。鋼筋調直,可用機械或人工調直。經調直后的鋼筋不得有局部彎曲、死彎、小波浪形,其表面傷痕不應使鋼筋截面減小5%。鋼筋切斷應根據鋼筋號、直徑、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后斷短料,盡量減少和縮短鋼筋短頭,以節約鋼材。鋼筋彎鉤,鋼筋彎曲后,彎曲處內皮收縮、外皮延伸、軸線長度不變,彎曲處形成圓弧,彎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應考慮彎曲調整值。鋼筋彎心直徑為.25d,平直部分為3do鋼筋彎鉤增加長度的理論計算值:對半圓彎鉤為.625d,對直彎鉤為3.5d,對斜彎鉤為.4gdob.彎起鋼筋。中間部位彎折處的彎曲直徑D,不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箍筋調整,即為彎鉤增加長度和彎曲調整值兩項之差或和,根據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內包尺寸而定。鋼筋下料長度應根據構件尺寸、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曲調整值和彎鉤增加長度等規定綜合考慮。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一保護層厚度+彎鉤長度,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彎長度一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內周長+箍筋調整值十彎鉤增加長度。
2.2鋼筋的捆綁與安裝
在鋼筋綁扎前先認真熟悉圖紙,檢查配料表與圖紙、設計是否有出入,仔細檢查成品尺寸、是否與下料單相符。核對無誤后方可進行綁扎。采用20#鐵絲綁扎%12以上鋼筋,22#鐵絲綁扎%10以下鋼筋。墻的鋼筋網綁扎與基礎相同。鋼筋有900彎鉤時,彎鉤應朝向混凝土內。采用雙層鋼筋網時,在兩層鋼筋之間,應設置撐鐵(鉤)以固定鋼筋的間距。墻綁扎時應吊線控制垂直度,并嚴格控制主筋間距。剪力墻上下兩邊三道水平筋應滿扎,其余可梅花型綁扎。為了保證鋼筋位置的正確,豎向受力筋外綁一道水平筋或箍筋,并將其與豎筋點焊,以固定墻、柱筋的位置,在點焊固定時要用線錘校正。外墻澆筑后嚴禁預管均應預留。墻、柱內預留鋼筋做防雷接開洞,所有洞口預埋件及埋地引線,應焊成通路。焊接工作應選派合格的焊工進行,不得損傷鋼筋,水電安裝的預埋,土建必須配合,不能錯埋和漏埋。梁、板筋,縱向受力鋼筋出現雙層或多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15mm的短鋼筋,如縱向鋼筋直徑大于25mm時,短鋼筋直徑規格與縱向鋼筋相同規格。箍筋的接頭應交錯設置,并與兩根架立筋綁扎,懸臂挑梁則箍筋接頭在下,其余做法與柱相同。梁主筋外角處與箍筋應滿扎,其余可梅花型綁扎。板的鋼筋網綁扎與基礎相同,雙向板鋼筋交叉點應滿綁。應注意板上部的負鋼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別是雨蓬、挑檐、陽臺等懸臂板,要嚴格控制負筋位置及高度。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在中層,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梁或墊梁時,主梁鋼筋在上。樓板鋼筋的彎起點,如加工廠(場)在加工沒有起彎時,設計圖紙又無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規定彎起鋼筋,板的邊跨支座按跨度1/10L為彎起點(L為板的中一中跨度)。板的中跨及連續多跨可按支座中線116L為彎起點。框架梁節點處鋼筋穿插十分稠密時,應注意梁頂面主筋間的凈間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注混凝土之需要。鋼筋的綁扎接頭應符合下列規定:搭接長度的末端距鋼筋彎折處,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于構件最大彎矩處。受拉區域內,I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應做彎鉤,Ⅱ級鋼筋可不做彎鉤。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受拉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符合結構設計要求。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結構設計要求。板筋綁扎前須先按設計圖要求間距彈線,按線綁扎,控制質量。為了保證鋼筋位置的正確,根據設計要求,板筋采用鋼筋馬凳縱橫@600預以支撐。
2.3鋼筋的連接
根據設計要求,>=18mm的鋼筋優先采用機械接長,套筒擠壓連接技術,其余鋼筋接長,水平筋采用對焊與電弧焊,%18豎向以上鋼筋應采用套筒擠壓連接。對焊操作要求:Ⅱ、Ⅲ級鋼筋的可焊性較好,焊接參數的適應性較寬,只要保證焊縫質量,拉彎時斷裂在熱影響區就較小。因而,其操作關鍵是掌握合適的頂鍛。采用預熱閃光焊時,其操作要點為:一次閃光,閃平為準;預熱充分,頻率要高;二次閃光,短、穩、強烈,頂鍛過程,快速有力。電弧焊:鋼筋電弧焊分幫條焊、搭接焊、坡口焊和熔槽四種接頭形式。每一種都有其特點,也都其特定的焊接方式,焊接時要掌握好每一種焊接的特點,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電弧焊的焊接。
結語:
建筑是百年大計,關乎著國計民生,鋼筋又是現代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鋼筋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建筑的優劣,因此,在建筑行業要對鋼筋的施工格外重視,確保鋼筋的施工質量,并以此來帶動建筑物的質量,推動我國建筑行業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蔡浩彬.試論建筑工程鋼筋質量通病及處理措施[J].科學之友,2011;
[2]王山鵬.淺析水利工程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
[3]張艷梅.淺論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