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設計創新評價是對建筑設計創新作品創新水平的科學評價,建筑設計創新評價研究可以推動建筑設計的創新發展。本文簡要分析了建筑設計創新評價的主要作用,又詳細論述了建筑設計創新評價中的評價主體和評價客體。
【關鍵詞】建筑設計創新評價、評價主體、評價客體、作用
一、引言
隨著我國建筑事業的快速發展,建筑設計作品越來越受到業界人士的青睞,一份具有創新價值的設計作品往往具有很高的價值,所以建筑設計中的創新評價則顯得意義重大。建筑設計中的創新評價是指評定建筑設計作品的創新價值,即探詢建筑設計作品創新在多大程度上使評價人員對建筑的創新需求和愿望得到滿足。
二、建筑設計創新評價的主要作用
1、判斷作用
建筑設計創新評價的判斷作用指的是評價主體按照相關標準,對設計者作品的創新程度進行判斷,并指出作品中的創新設計是否能夠滿足建筑創新的要求。它是建筑設計創新評價的最基本作用。通過對設計作品進行創新評價,可以判斷出設計作品創新價值的大小,在這樣的基礎上,人們才能實現對建筑創新價值的追。
2、預測作用
建筑設計創新評價的預測作用指的是,在建筑的實際建設活動還沒有進行前,通過對建筑設計作品的評價,對未來可能要形成的建筑創新價值作出判斷。評價預測為建筑師選擇優化建筑創新設計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據,進而為創新建筑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3、認識作用
建筑設計創新評價的認識作用指的是,建筑專業人員通過對創新作品的全面分析,進而了解設計作品的技術創新、功能創新以及形態創新情況。建筑設計創新評價是我們了解設計作品創新內涵的重要途徑,通過對建筑設計作品進行創新評價,我們可以對作品的創新之處有進一步的認識,從而更好地指導施工人員開展建設活動。
4、指導作用
建筑設計創新評價對建筑設計創新實踐活動有積極的指導意義,指導作用是創新設計評價的一項基本作用。建筑設計的創新評價可以幫助人們總結建筑創新設計的規律,進而有效地指導實際建設活動。
三、建筑設計創新評價主體
1、建筑學專業人士評價主體
通常情況下,建筑學專業人士評價主體包括建筑師和建筑理論家,和其他人相比,這些專業人士具備更加專業的建筑知識,在對設計作品評價的過程中,能夠做出客觀正確的判斷。
建筑師是所提供設計作品的第一執行者,建筑師在對設計作品進行評價時,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自我評價,即建筑師對自己設計的作品進行創新評價,通過對自己作品的評價,努力說服相關單位及人員認可自己的作品。第二種就是以職業建筑師的身份對別人的設計作品進行創新評價,根據自身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對設計作品的特點進行客觀點評。
建筑理論家包括高校建筑學專業教師、職業建筑專欄作家、建筑歷史學家等,他們可以說是建筑學界的權威,在常年的理論研究過程中,他們通常都已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具有非常強的批評意識,在評價的過程中,他們往往可以一語中的,往往會讓人覺得很理性客觀、很深刻。就拿建筑歷史學家來說,作為專家學者,他們具備豐富的建筑歷史知識,在對建筑設計作品進行創新評價時,他們會很注重建筑設計創新結果的歷史由來及其發展過程,他們也會從作品的社會價值以及歷史價值的角度來對設計作品進行創新點評。這樣會更好的挖掘設計作品的現實意義。
2、權利人士評價主體
政府領導作為建筑設計作品的評價主體時,他會對設計作品有特殊的要求,這種要求不僅僅體現在建筑設計的創新評價上。作為政府領導,其經常會處理各行各界的問題,其深知各行業的發展情況,所以這就決定了其在看待問題時要比普通人要看的深、想得遠。在進行創新評價時,他們通常會依據一種復合標準,他們通常會從整個社會的角度入手,進行非常全面的點評。
建設行政主管通常會參與到《城市規劃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規的執法中去,在進行建筑設計創新評價中占有很高的地位。通常情況下,建設行政主管對建筑設計的整個過程以及建筑設計的特點非常了解,他們在進行建筑設計的創新評價時,往往會從整個城市的綜合價值出發并將其作為評價標準,他們的創新點評會直接影響建筑設計創新的具體結果。
當然也應該選擇普通大眾作為建筑設計創新評價的主體,他們對建筑設施最直接的體驗者,他們雖然不具備專業的建筑知識,也沒有進行過專門的創新理論學習,但是他們對建筑卻有不一樣的感受,在進行創新評價時,由于選取的評價標準不同,他們的評價的方式、評價內容和評價角度則會顯得非常廣泛,非常具有實際意義。
四、建筑設計創新評價的客體
1、從建筑形態創新視角進行評價
建筑實體形態創新評價包括從建筑計創新與自然環境關系、建筑設計與社會環境之間關系的角度進行的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會設計到建筑歷史文脈、建筑氣候以及建筑場地等方面的問題。建筑實體形態創新評價也會設計到建筑天然材料的肌理創新、建筑特殊材料的肌理創新、材料重排與疊加的肌理創新等問題。
建筑空間形態創新包括對建筑空間結構的創新,它是以幾何學作為理論基礎,也包括建筑空間組合規律的創新。在評價過程中,會針對建筑的開放性與封閉性、空間有序性、空間流動性、空間勻質性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分析點評。
2、從建筑功能創新視角進行點評
從某個角度來說,建筑功能就是建筑的實用性,這要求設計者在設計時要考慮到技術、經濟、精神、美學、輕拿等多方面的因素。無論何時何地,建筑的功能始終是往往是人們最關注的因素,建筑的功能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生變化,也會隨著地區的不同而轉變,它是社會生活方式的反映,它有著亙古不變的生命力。隨著社會文化的不斷發展,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進步,建筑的功能也變得越來越復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建筑功能的創新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也在客觀上推動了建筑的發展以及創新建筑的產生。
2、從建筑技術創新角度進行評價
從技術創新角度對建筑設計進行創新評價時,要求評價者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首先,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會影響到建筑技術的創新,社會經濟的發展是建筑技術發展的基礎,社會文化的發展會影響到社會大眾的審美價值觀,進而影響建筑技術的創新。其次,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會對建筑技術的創新產生很大的影響,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建筑技術創新的的動力,為建筑設計的創新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在評價過程中,可以從建筑施工技術、建筑工藝、建筑設施設備等方面進行創新評價,這些方面都是建筑技術創新評價的主要視角,各個評價視角相輔相成,密切聯系。
五、結語
建筑設計創新評價研究就是通過將建筑學理論、創新學理論以及其它相關理論運用到建筑設計的評價中,建立起包括建筑設計創新評價主體研究、課題研究以及方法研究的理論框架,最終形成一個能夠普遍運用到建筑設計過程、建設實際活動中的建筑設計創新評價方法。在建筑設計創新評價中,要明確建筑設計創新評價的作用,也要該積極發揮評價主體的功能,還要從不同的視角對設計作品進行創新評價,力爭做到公平公正、全面、合理,從而使創新評價發揮其應有的效用。
參考文獻
[1]喬治·貝爾德,黃鳳儀. 關于批評性的討論——一些再思考[J]. 時代建筑. 2006(05)
[2]鄭時齡. 當代建筑批評的轉型——關于建筑批評的讀書筆記[J]. 時代建筑. 2006(05)
[3]鄒廣天. 建筑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J].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6(07)
[4]周成斌,鄒廣天. 住宅產品類型創新中的可拓策劃[J].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