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是“色彩的時代”,色彩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作用愈發凸顯,本文結合實踐經驗,從四大方面就色彩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進行了簡要探究和闡述,以期能對環境藝術設計提供些許借鑒。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色彩;應用
色彩是環境藝術重要的視覺元素之一,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科學合理地運用色彩,不但能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還能實現人們工作、學習和居住的個性表達,從而達到最好的藝術設計效果。當前,人們除了強調環境設計的功能性及實用性以外,對它的審美性及視覺效果的感官也越來越看重,色彩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作用愈發凸顯,現結合實踐經驗,就色彩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進行粗淺探討。
1環境藝術設計中色彩特性的運用
色彩主要是通過各種手段(襯托、對比)對顏色進行調和,進而使人們獲得審美的愉悅,其特性對人的心理影響極大,而人們對設計效果的評價標準也是其心理感受為主,因此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時要學會合理恰當地運用色彩的特性。
1.1色彩的物理性
主要是指在光線照射作用下,物體之間通過相互結合、排斥或反射等,使人們在視覺上對物體產生一種形狀上的變化感,用于制造某種氛圍,彌補原物體的不足。色彩的物理性一般可分為四種,即溫度感、重量感、體量感及距離感,溫度感即色彩給我們溫度的感覺,如我們常說的暖色系和冷色系,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或抵消人們的生理感受;而在室內裝修時,采用上淺色下深色以達到平衡、穩定的目的,這就是利用了色彩的重量感;若室內墻面過大,就要采用收縮色,這就通過利用色彩的體量感來降低空間的空曠感。
1.2色彩情感性
色彩的情感性是指色彩能夠影響到我們的心理情緒,我們會對不同的色彩持有不同的態度和喜好。首先,色彩能給人以不同的冷暖感,如藍色、白色讓人聯想到天空、雪地,黃色、紅色則能讓人聯想到太陽、火焰,因此在室內色調運用中,通過將空間格局設計成橙色、紅色,則能讓寒冷的房間更加溫暖,而設計成藍色、白色,則能給人以涼爽、寧靜之。其次,在面積、背景相同的物體中,通過運用不同的色彩元素,可以給人以向前突出或深遠后退的感覺,如黑色小、白色大,藍色小,紅色大,等,在進行環境設計中,若想達到從視覺上改變空間大小的目的,就要利用色彩的進退感。不同的色彩對情緒還有不同的影響;如紅色和橙色、紅色給人以歡欣鼓舞之感,紫色、藍色給人以沉靜、感傷之感等。如,娛樂場所一般采用興奮色,而辦公場所、會議室則多采用沉靜色。另外,色彩還具有味覺感,如橙色、黃色能讓人產生食欲,因此餐廳的墻面多被裝飾成黃色,而白色的臺布則給人以溫暖感,讓人在自然的情況下進餐。
1.3色彩隱喻性以及象征性
色彩隱喻性是根據環境特征,在正確展示藝術設計意象、文化內涵、心理感受以及價值取向時,獲得較高層次藝術審美信息。如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通過以獨特的造型和潔白的建筑外部環境色彩,在遼闊的藍天碧水烘托下,以乘風破浪的船帆、貝殼,給世界留下了一種分外奪目的視覺效果和沖擊力,即是利用了色彩的隱喻性。而色彩的象征性是指在歷史的運用中和人們的默認中形成的,在某個群體范圍內具有象征的意義它是一種心理認同。設計師在對一些具有民族意義的場所進行環境設計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色彩的象征性。如:中國傳統建筑故宮,漢白的石臺基、紅色的宮墻以及具有濃郁文化特點的精致彩畫,在純黃色琉璃屋頂的映襯下,讓故宮顯得更加神圣、肅穆,更富有崇高的藝術意境。
2環境色彩設計組合方法
2.1同類色相的組合
同類色相的組合是一種“大同”中存“小異”的同類色調和方式,既有色相上的同一基調,又有色調冷暖、明暗、濃淡的細微變化,具有大方、平和、簡潔、清爽、完整靜寂的性格,能完美地實現環境色彩的整體協調及統一,多用于高雅莊重的空間。同時,通過同類色相組合的方式,也能使陳設繁雜、形態雜亂的空間得到整頓。
2.2對比色相的組合
通常我們所講的對比,是通過兩種或以上不同個性的色彩的對抗,形成一種強烈、活躍、鮮明、的環境性格,這是一種極富表現力及運用感的色彩配置。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空間環境里要注意色塊的“面積效應”,為避免造成色感紊亂,應慎用大面積的對比色塊及同等面積的色塊對比。
2.3有彩色系和無彩色系的組合
所謂無彩色系,一般指灰、白、黑等,通常給人以素雅和平靜之感,和容易和有彩色系中的各類色調產生和諧統一的視覺效果,無彩色系與有彩色系的有機結合,既能避免大量運用無彩色系導致的過分沉寂,又可避免設計當中重色部分的過分喧鬧現象,因而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得到廣泛應用。如,環境藝術設計當中不同植物其綠色度均不同,就可形成同類色調的排列組合;不同植物還可與非生物的山石、水體形成具有同類色相的排列組合;植物自身的花、葉及花色、葉色的變化又可形成對比色排列組合。此外,一些人造物(如人工照明、建筑、鋪裝等)的色彩也可為環境設計進行直觀增色,使這些事物的色彩同其他色相形成同類色排列組合或者是對比色組合。因此,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時,可利用各類人工色彩與景物的色彩組合使設計起到畫龍點睛之效,給人以視覺上的強大沖擊。
3色彩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色彩設置是一個全方位的整合,若想打造一個和諧宜人的色彩環境,在進行設計時,首先要注意色彩的和諧性。在環境中,各種色彩相互作用于空間中,和諧與對比是最根本的關系,如處理好該關系是創造和諧空間氛圍的關鍵。其次,不同色彩給人的心理感受不同,因此在確定居室與飾物的色彩時還要考慮人們的感情色彩。第三,不同空間使用功能不同,色彩的設計也要做相應變化。第四,運用色彩進行增色,必須考慮空間構圖的需要,處理好色彩與空間的協調和對比、統一和變化、主體和背景的關系,進行色彩設計時先定好空間色彩的主色調,其次處理好統一和變化的關系。第五,室內與室外環境的空間是一個整體,室外色彩與室內色彩并非孤立存在,設計時可相互借用及互補。
以居室設計為例,確立具體設計方案前,要先對居住者的人員結構及性格、職業、興趣、生活方式、生活信條等相關情況進行了解,再依據客廳、臥室、餐廳、廚房、衛生間等各區域的不同功能及用途,有的放矢、投其所好地進行設計。若是男孩房間,為達到幻想、快樂、生機勃勃的設計效果,可采用藍、綠、黃的組合;若是女孩房間,則可采用粉紅色、淡黃色的組合,達到溫馨浪漫的設計效果;中老年人的房間,則適宜選用典雅大方的色彩,從而達到一種平靜溫和的效果。而辦公廳的環境設計則以居室不大相同,辦公廳是辦公人員和辦事人員聚散往來的共享空間,更多的是強調嚴肅、理性、冷靜而又不失親和力的環境氛圍,而灰色是中庸、冷靜、平衡的色彩,德國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埃瓦爾德·赫林曾說過:“人的眼睛和大腦需要中等灰色,缺少了它就會變得不安定。”因此,可以灰色為主調對辦公廳進行設計,同時,在明度層次和冷暖關系上還要做具體調整及處理,如地面和天花板可選用深淺度不同的灰色,最亮和最暗的局部用小面積的極色白與黑。此外,為進一步突出辦公廳的理性氛圍,效果圖中出現的人物形象也可采用無彩的灰色,幾處駝黃色和土黃色以及植物的紫色均是灰色統領之下的點綴色,用以避免單一灰色帶來的生硬和冷漠。
4環境藝術設計中運用色彩時應注意的問題
4.1考慮到色彩的地域差異
每一地方因地理環境、文化背景、風俗習慣以及宗教信仰等存在偏差,同一色彩在不同地區其所表示的含義也有所不同,如,我們慣用綠色表示希望和和平,但在基督教的教義下,綠色表示嫉妒及怨恨,因此設計師在進行環境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不同民族對色彩喜愛的差異,要確保其設計與當地的民族風俗、宗教信仰保持一致,如此才能讓不同的人產生認同感。
4.2考慮到色彩的協調問題
色彩的協調問題根本上就是配色問題,在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空間的整體和諧性,在利用色彩的特性時,切忌為了突出某一個特性而忽視了其他色彩的搭配。色彩效果是由不同顏色之間的相互互補而產生的,不同背景下同一顏色會呈現出不同的效果,視覺器官對色彩有不同的搭配要求,會對色彩的刺激本能地進行調整,為確保人體視覺上的生理平衡,色彩搭配必須分出主次色,次要的顏色一定要服務于主體色,如此,視覺系統才會得到滿足而趨于平衡,提高環境的舒適性。
4.3考慮到色彩的色適應
色適應是指兩種或幾種不同的顏色混合到一起時會產生另一種感覺。一般把器物色彩作為背景色,我們從背景色中得到平衡和休息。如,在廚房環境設計時,切忌將橙色作為墻的背景色,因為橙色的補色為青色,會讓人產生鮮肉腐爛變質的感覺。又如,在醫院手術室的環境設計中,切忌將白色作為背景色,因為白色若與血液鮮紅的顏色結合在一起,就會產生深綠色,壓迫醫生的視覺,不利于手術的進行,因此,應將淡綠或淡青色作為背景色,從而確保醫生的眼睛獲得休息的機會。
總之,當今是“色彩的時代”,色彩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運用,作為環境藝術色彩設計者,我們要把握好人們的審美變遷,不斷完善當前的設計思想,積極認知、實踐、開拓,不斷提高設計水平,帶給大眾更舒適、更有趣的情感體驗。
參考文獻:
【1】莊寧寧.色彩設計在環境藝術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博覽,2008(19):233.
【2】郭長勝.淺談環境藝術設計色彩形式的運用【J】.大江周刊·論壇,2011(3):41.
【3】徐偉,羅婷.環境色彩設計手法探究【J】.藝術百家,2010(6):2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