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紀以來,我們已經進入一個信息化科技化時代,現代城市商業建筑的發展呈現出日新月異的態勢。商業綜合體作為一種新興的大型商業建筑類型,在建設潮流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本文章探究其功能及空間設計,促進商業綜合體公共空間的發展。
【關鍵詞】商業綜合體;公共空間;設計探究
前言: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各類建筑空間設計都在蓬勃發展中,并且都有了一定的成績。本研究著重闡述商業綜合體公共空間的類型,指導不同商業綜合體不同設計。
1.商業綜合體的簡單介紹
現代城市商業建筑的發展呈現出日新月異的態勢,百家爭鳴的大體格局。商業綜合體作為一種新興的大型商業建筑類型,在城市發展建設潮流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商業綜合體作為一種復合型現代城市商業設施,整合了包括零售、餐飲、娛樂、酒店等在內的多種商業功能,滿足了人們消費生活多方面的需求,并日益成為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商業綜合體的空間形態來源于街道和廣場,一種典型的體現規模效應的產物,其通過統一的開發建設,創造出具有集聚效應的空間載體,從而實現規模上的集約化。大規模的主力店、小型租賃店聚集于一處,給購物者提供了莫大方便,發揮出巨大的規模效應和成本優勢。商業綜合體在形式上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商業街,卻又保持著商業活動所必需的空間環境特征,融合了城市空間與建筑空間的優勢,因此受到公眾的歡迎。街道、廣場、水系等城市元素被引入到建筑內部;區域、路徑、節點、地標、界面這些城市設計要素,也充分地體現在商業設施內部的空間上。城市商業綜合體作為現代城市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一體化建設中更是向綜合化,多功能的方向復合發展。
2.城市商業綜合體公共空間的定義
2.1公共空間的定義
“公共空間” 一般被定義為“由公共權力創建并保持的、供所有市民使用和享受的場所和空間,它包括商業中心、文化中心、博物館、交通樞紐、街道、廣場、居住區戶外場地、公園和體育場地等”。
狹義的公共空間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間,它包括街道、廣場、居住區戶外場地、公園、體育場地等;廣義的公共空間不僅僅只是地理的概念,更重要的是進入空間的人們,以及展現在空間之上的廣泛參與、交流與互動。公共空間設計是指根據建筑所處環境、功能性質、空間形式和投資標準,運用美學原理、審美法則、物質技術手段,創造一個滿足人們社會生活和社會特征需求、表現人類文明和進步,并制約和影響著人們觀念和行為的特定的公共建筑空間設計環境。可見它即要體現出合理的功能價值,又要能反映出地域特征、歷史文脈等文化價值。隨著社會的發展,公共空間設計主要表現為高度現代化、智能化、回歸自然、空間形式統一和空間風格多元化發展的特點,力求創造出現代、高效的公共空間形式。
2.2商業綜合體的公共空間
城市商業綜合體的公共空間在發展趨勢上承擔起更多城市空間的職能,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西方傳統的廣場和我國傳統的街道式城市公共空間,其空間范圍與以上定義不同,是指介于城市商業綜合體內部功能空間和城市外部空間之間的過渡空間以及各功能之間的轉換空間,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滲透性,是綜合體內最活躍的空間形式。公共空間是城市商業綜合體的核心部分,包含了多種社會公共活動,起到疏散人流、促進人們交流、刺激消費的重要作用,同時承擔起一部分城市空間的職能。城市商業綜合體綜合了多種不同業態,而正是由于各種公共空間的存在,不同業態之間才能相互聯系,有機互補,形成一個高效率的整體。
3.商業綜合體的空間特點分類
3.1街道式空間
街道式空間主要包括室內步行街、室外步行街、連廊,它屬于線性空間,導向性最強,為人流在各功能間的轉換起到重要的作用,按其構成形式可以分為直線型、曲線型、折線型。研究表明:亞洲城市中,線形空間占據了公共空間的主導地位。在城市商業綜合體公共空間的設計中,它往往與點狀的廣場空間和中庭式空間一同構成空間的主軸線,引導人們從空間的一端過渡到另一端去。街道式空間反映在城市商業綜合體的公共空間中主要是指步行街,設計中首先應將它與綜合體內其它公共空間進行整體性設計,讓使用者感受到建筑本身特有的場所氛圍,另外,場所是有限的環境空間,必須被限定后才有意義,例如在我國傳統的商業街道空間中,牌坊起到了組織空間的作用,使街道成為封閉性和內聚性的空間,它是街道空間序列的開端,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了舒適的步行環境。
3.2廣場式空間
廣場式空間主要包括了外廣場、內廣場,是外向性充分展現的場所類型,常表現出模糊性和不確定性。早期廣場是城市的核心部分,作為街道空間放大為人們提供集會、舉行儀式的場所。現在廣場的尺度明顯加大,廣場的精神意義逐漸衰退,成為人們流動和展演的場地,場所的空間結構被破壞。廣場式空間根據豎向位置的不同分為地面、地下、空中三個層面與城市環境聯系,其中,地面層是城市商業綜合體最重要的對外出入口,它的合理布置可以高效地引導人員到達綜合體的各個功能空間;地下層、空中層可通過設置下沉廣場或上升的平臺的空間形式使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一組毫無生氣的、超越人體尺度的空礦空間是不能帶給人們美的享受的。
3.3中庭式空間
中庭式空間主要包括中庭、邊庭、天井、庭院等,其空間可大可小,具有內聚性特點,通常位于綜合體內部重要節點的位置,起著統領空間以及組織各功能空間的重要作用。人們對中心的體驗是與垂直軸密切相關的,在城市商業綜合體重要的中庭式節點空間中,往往上下貫通,將城市商業綜合體的內部結構清晰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形成視覺感十分強烈的場所,人們可以從任何位置看到每層建筑空間中發生的活動及整體空間的序列變化,同時,通過自動扶梯、電梯等垂直交通設施的合理布置可以使人們在此空間中快速定位,引導人們方便快捷地到達各個空間層面,使之成為綜合體的功能轉換中心、室內展示中心以及交流中心,是整個建筑空間的高潮部分。
4.商業綜合體公共空間未來發展趨勢
商業綜合體在功能上的復合化和空間上的城市化,使之成為集購物、社交、娛樂和休憩于一體的多功能空間,很大程度上替代了街道、廣場、公園等傳統意義上的城市公共空間。不僅如此,隨著通訊技術和傳播媒體的發展,人們相互交流和獲取信息的方式日益簡化,城市公共空間的傳統功能和優勢遭到削弱。而此時,具有環境優美、溫度適宜、時尚現代、區位優越、標志明顯等因素的商業空間散發獨特吸引力。商業空間已經成為現代城市中公共活動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
同一城市中不同的消費階層、不同的消費目的也帶來了不同的需求,商業類型的多樣化是與這種消費需求的多樣化相對應的。根據服務半徑和市場定位的不同,社區型、市區型、城郊型商業綜合體都能獲得充分的發展空間。商業綜合體公共空間的未來發展具有良好趨勢。
5.結論
通過本研究的介紹,我們知道商業綜合體公共空間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滿足不同形式的商業類型,在未來的發展前景也很廣闊,我們要充分利用其優點,加快商業發展,創造更好的生活。
參考文獻
[1]曾堅,陳嵐,陳志宏.現代商業建筑的規劃與設計[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2.
[2]王曉,閏春林.現代商業建筑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3]段進.城市空間發展論[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