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的擴張速度的加快,導致城市建筑用地開始緊張起來。雖然通過一系列的政府調整,緩解部分用地的壓力,但不可避免的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開始在城市大行其肆,建筑業的蓬勃發展最直觀的反應就是新技術的不斷涌現與應用。
關鍵詞:建筑 新技術研究 運用
作為現在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的發展,當全國各地開始興建一批又一批的規模宏大的基礎設施建設熱潮時,當一些些大型公用工程拔地而起時,其實這些已經預示著我國的施工技術水平和施工能力在新時代以來又踏上一個新的臺階,要知道在2012年時,我國的建筑水泥產量已經達到了恐怖的占世界水泥產量的60%左右,而這些龐大的產量除了一部分銷往國外,剩下的大部分被中國自己消耗使用掉,所以當我們在施工中采用的新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時。不必感到驚訝,但雖說如此,我們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在技術裝備水平、管理的能力上、職業素質等等技術的總體水平上,還與發達國家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因此,為了縮小差距,也為了更方便的施工,本文就對建筑施工中的新技術的應用給出一點點論述,并對相關新技術的發展做了較詳細的討論。
1、新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展望
作為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建筑業,大量務工者的使用雖然導致建筑業的普遍素質不高,但這些并不能說明了其與高新技術無緣,恰恰相反在這些高新技術在建筑業中的發展和應用具有空前的潛力和空間的。而我們常說的現代高新技術其實就是包括信息技術、新材料科學技術、激光和空間技術、智能化技術、生態環境科學技術等的集合;人們結合建筑施工的特點,把高新技術在建筑上的應用表現在以方面:
1.1建筑施工中的信息技術應用
信息技術作為新時代最迅猛發展的技術之一,其在建筑施工中主要應用體現在信息化施工,所謂的信息化施工其是就是以建筑信息化為終極目標的技術,要知道在施工過程涉及的各部門中,都存在各各階段上對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而開發建筑信息資源,從而加以促進在施工中各技術和管理水平的不斷進步,使其在施工生產過程中達到明顯效益的過程。就目前來說,建筑施工的信息技術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建筑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電腦辦公從而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施工進行時所遇各項作業和輔助管理工作進行計算,比如我們在施工設計階段依靠信息技術開發的cad軟件對施工圖的繪制,及用廣聯達軟件對施工中所需各項物資的計算等,這還不包括辦公自動化系統、開發的招投標系統( 工程量計算、標書制作,編制工程進度網絡表、投標報價的整體與發布)甚至在項目前進行的設計計算系統等等。
②擁有信息技術特征的自動化控制技術,也在施工中取得了很好的表現。其包括了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預拌混凝土上料自動控制、采用同步提升技術進行大型構件及高層建筑垂直度控制,當然還有設備的整體安裝和整體爬升腳手架的提升、建筑物或深基坑支護的沉降、幕墻的生產與加工、變形觀測和工程測量、還有建筑中新舊材料的檢測數據采集等。
③ 虛擬現實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1989年美國人提出了借助計算機技術和當時最新研制的傳感裝置所創建的模擬環境的概念。而現在的制圖軟件如CAD等都是一種二維圖片即效果圖的展示,總還沒有更加明了的對用戶表達自己的設計,但如過應用虛擬現實技術,則會讓用戶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不僅可以更好的表現建筑的設計,還可以對大型復雜施工項目的施工過程進行預演,使之在實際施工前發現一些設計中的缺陷等,或者還可以進行施工方案的優異化的比較。甚至還可以將其應用到地下,比如在地下施工過程中,其不僅可以對土方的開挖過程進行模擬還可以計算出可能塌方的區域范圍,從而為后續的土釘支護設計時進行更可靠的依據。 ④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在施工中的應用。其表現形式也就是我們常看到的實時監控系統,像一些施工中現場的圖象傳輸等, 利用攝像監控系統就可以讓管理者坐在現場辦公室時就可以看到施工現場的各種情況,這樣不僅可用以監視工地現場的安全狀況,消防狀況等。還能進行遠程專家的事故會診等行為;
⑤此外,在近幾年提倡的企業逐步將其的信息管理系統加入國際互聯網等行為,使企業間不僅做到了資源共享,還能提高企業的決策能力與管理水平等。在不久的未來才可以實現真正的工程流程化、信息化、技術管理規范化。 1.2在建筑施工中生態環境科學技術的應用 作為生產技術領域中存在的新概念之一生態環境技術,就是通過模擬自然界物質的生產創造方式和過程的新技術形式。它通常被應用在建筑施工中的建筑廢料的再生利用等,但具有生態環境的思想意識是這些技術的前提,其做法是在施工中防止施工污染,并處理好建筑垃圾等問題,只有做到文明施工,使建筑與環境的搭配情況達到協調,從而創造出良好和諧的施工環境。比如我們在進行預制樁施工時,要嚴格控制噪音與振動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進行泥漿護壁的灌注樁施工時還要注意廢泥漿的排放與處理等,甚至在基礎施工中也要注意其對水源的污染情況,盡量在施工中提倡采用新型環保材料等措施,總之綜合的說就是在施工中避免砍伐樹木保護自然環境,對建筑垃圾的綜合再利用,盡量保持原有建筑地的生態環境的原貌等,要保持生態平衡,不能走竭澤而漁的路,要實現可持續發展。 1.3建筑施工中新材料科學技術的應用 在21世紀的今天。層出不窮的新材料,不僅促使了建筑形式的多樣化,還促進了結構設計和施工技術的革新。就目前的建筑材料市場來說,人們通過對傳統建材的諸多改進后,開始涌現了大量新材料,有的材料重量輕、有的強度高、有的能耗低、有的綜合性能好等等,像金屬板材涂膜材料、活性粉末狀混凝土、自密型的混凝土、智能混凝土、鐳射玻璃制品、多功能網絡智能板、高效吸臭涂料、綠色建材和用來清潔外墻的納米涂料等,它們的出現不僅大大加速了建筑施工的發展史。還為人類環境保護措施起到積極作用。因此,我們在對待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開發時要及時的介紹和推廣并加以吸收與采納。 1.4. 建筑施工新技術的發展對策
在建筑施工中采用高新技術已經是今后建筑業發展的方向之一,特別在我國加入 wto后。將面對的不在是國內一點點市場,而是規模更加巨大的國際建筑市場,我們只有不斷通過應用高新技術提高我國企業的競爭力才能在未來的市場份額中分一杯羹。目前來說,可以先試著該進以下方面: 1) 健全法制系統,規范政府行為;2)國家主管部門在宏觀上的積極引導作用;3)可以通過經濟、法律等手段進行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4)加大科技投入重視成果轉化;
5)發展專業化隊伍,推行工程總承包;
6)抓好教育培訓建設,關注新技術動向
結束語:
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逐步形成,在我國建筑業現有的狀況下與發達國家展開競爭是相當困難的。但是,我們也不必灰心,在我國建筑業高速發展的今天,以城市化的加速作為起點,所遇到的人居環境建設和能源的大量需求,只有不斷的學會應用建筑中出現的新技術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姚兵.建筑管理學研究[m].北京: 北方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3.
[2]劉伊生.建筑企業管理[m].北京: 北方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