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依據筆者的工作經驗根據高層住宅房建施工中所存在問題,探討對應項目施工技術措施及安全管理技術措施,以提高高層住宅房建施工技術質量水平。
關鍵詞:房建施工;高層住宅;問題;措施
一、高層住宅房建施工存在問題
面對如今的房屋施工技術,對于高層住宅而言,其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尚待解決:第一點,施工人員不了解高層住宅結構復雜,難以滿足結構設計施工過程中的機制構建,導致結構工程已完成仍存在很大的質量問題;第二點,高層住宅存有獨特的一面:許多相關項目的建設周期長,在施工中的管理上遇到很多困難,此外,高層住宅由于高度的關系,需要各上下垂直的運輸工作,其中涉及高空作業的工作挑戰,因此,它的建設缺乏安全感,極易導致事故發生;第三點高層住宅建筑控制技術是比較雜亂的。現有施工控制技術都要迎合各個建設項目的意見而定,無法完全適應所有的高層住宅的房建,因此,對整個高層住宅的建設項目在系統控制技術方面還有待提高。
二、房建施工技術
1模板工程施工技術
企口連接關節角度的壓鑄平模,避免拼接寬松產生漏漿現象,以及有助于避免垂直墻的釘錯位。穿墻螺栓應經拉通線將梁模板矯直,使整個結構呈現陰陽角方正形狀,以消除模板的拼縫不嚴出現漏漿現象,模板澆筑的全過程從墻上的立模保持澆筑時通線狀態。
2預應力施工技術
首先,單根鋼筋制作通常要先配料,再對焊后進行冷拉制工序。既要考慮對錨具和焊接頭壓縮的情況以及鋼筋的彈性收縮,又要考慮冷拉氣率和預應力的混凝土的構件尺度等因素,先計算下料長度來確定鋼絲編束方法,以防止鋼絲產生扭結,具體的編舒做法是用鐵線以間隔1m的地方將鋼絲編制成簾子,利用和螺桿同樣的直徑的鋼絲彈簧圈將其束成一圈,再用鐵絲綁緊。其次,預留好平整的孔道,再將頂頭的預埋墊板安裝好,要注意和孔道中心線的垂直狀態,然后用螺絲固定緊,確保澆筑混凝土時預埋墊板的牢固。在沒有具體要求下,保證混凝土強度大于設計強度值的75%。如果預應力的構件屬于拼接的,接縫處的砂漿強度值不能低于設計時的塊體混凝土要求的40%,保證其>15 MPa。最后,還要注意灌漿緩慢度和均勻度,且保持排氣通暢中間不能停斷,掌握好合適的灌漿時間,一般在泌水完成后但始凝固前進行,若溫度低于室外5℃時,必須采取保溫措施,以免孔道產生裂紋。構件張拉完成之后,要認真檢查一遍頂端部位有沒有裂縫,并將因張拉出現的事項做詳細記錄,用機械切割固定好的預應力筋錨外漏部分切割掉,露長度控制在預應力筋的15倍直徑以上,使其>30 mm,用防銹漆將外露錨具涂刷好,進行混凝土封裹即可。
3后澆帶施工技術
后澆帶對高層住宅而言,有利于解決不均勻沉降和防止混凝土裂縫。后澆帶有截面直縫、階梯縫、V形縫等形式,但更常用的還是平縫。當修建隔離墻和鋼板厚度>60 cm通常用企口縫;<30 cm通常采用直縫;并與兩者之間采用階梯接縫。其施工主要步驟如下:第一步,澆筑后澆帶前,排除干凈裂縫處的積水,確保表面濕潤持續24 h。后澆帶施工縫要避免長時間雜質與積水的滯留;第二步,后澆帶設置模板要與設計圖紙的要求保持一致,并確保該模板的材料強度以及穩定性;第三步,在背面的保護帶中,通常會在后面的帶關節的兩端使用磚墻等防水砂漿措施以完成保護。地下室垂直后澆帶的保護采用砌磚方法;第四步,清理后澆帶的施工縫,用鐵片或模板將其頂端封蓋起來。
4梁柱施工技術
按照“強節點弱構件”的原則,避免梁柱端節點發生破壞。節點強度作為提高整體框架內節點的核心區抗剪切的能力,應按照“強剪弱彎”原則,結合束部設置的位置來確保混凝土的強度在混凝土立柱和橫梁之間的范圍內,當澆筑成節點后,應該立即澆注混凝土梁,即刻除去混凝土塊的模板,使其梁柱之間混凝土攪拌均勻,從而產生更大的強度比的混凝土梁C30以增加抗剪切性。
5鋼筋工程施工技術
1)大梁縱向鋼筋的安裝綁扎:底筋-箍筋-腰筋-第2排的底筋-各排的縱向箍筋-面筋順序來進行,鋼筋下料的長度的計算要充分考慮到鋼筋間的相互聯系,保證其不超出設計范圍之內,并按“主筋到次筋到預埋件”先后順序適當調整位置直至鋼筋順利就位為止。
2)由于鋼筋的間距比較密且自身重等特點,鋼箍無法承擔鋼筋的重量,必須用鋼管鑄成一套鋼筋支架來輔助箍筋,綁扎好之后拆除安裝梁側模板。保護層的墊塊采取高強度的砂漿,以避免混凝土的墊塊被壓碎造成保護層補充。
3)超出22 mm直徑的鋼筋,在連接時要利用鐓粗的強直螺紋進行,套筒為T45,鋼筋密集處出現轉動困難時要采取正反絲扣式的直螺紋的套筒,實現鋼筋連接。
6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
首先,混凝土的輸送靠泵來完成,使用之前先將水泥純漿潤滑來提高輸送過程的通暢。泵輸送時很容易導致很大的坍落度,需有序地進行輸送,還要注意澆筑時加快速度,減少混凝土暴露在外的時間。其次,振搗梁板上的混凝土時,要采取插入式或平板式的振動棒與振動器。平板式振動器通常用于樓板澆筑混凝土的振搗,在此過程當中需將混凝土完全接觸到平板的底部,使振搗兩面重疊。結束標志是混凝土表面會有泛漿出現,還要保證混凝土不出現下沉,振動器在這個時候便能緩慢地移動到其他地方。插入式振動棒通常用于大梁振搗,振搗時會垂直插入混凝土的下層,此時,混凝土還未發生初凝,在50 -100 mm深的地方開始振搗,保證兩層間的混凝土完全融合。振搗時間一般為20-30 s,混凝土表面無氣泡產生,且不下沉的情況下可停止振搗。
三、高層住宅房建施工現代技術
目前,高層住宅的簡體構造模式施工中,可以利用千斤頂將大模板一次頂升到位,經校正后便可以進行混凝土澆筑,水平的結構施工中通常在模板下口的高度與上層樓面相同標高的情況下進行。其次,可采取整體滑模法來進行,以確保結構穩定性。
四、房建施工的安全管理技術措施
1 基坑支護
做好基坑開挖之前的準備工作,根據土質的具體情況、基坑的深度以及周圍環境來確定可行的支護方案。基坑(h≥2 m)周圍要設置安全保護措施,且坑槽1.2 m的范圍不能堆放重物,基坑內及周圍要設置排水措施,加強施工過程中的坑壁監測,一旦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2 腳手架
房建腳手架要做好充分的計算,針對工程各自不同的特點與工藝編制腳手架的方案應附計算書。將架體和建筑結構拉結實施二步三跨的剛性連接,也可以柔性硬頂代替。在做腳手架和防護欄處理時,施工的作業層要滿鋪安全網,實行全封閉狀態。材質方面,鋼管Q235,鋼材外直徑48 mm,內直徑35 mm,將其焊接,扣件選用可鍛鑄鐵,關于卸料平臺要有計算書以及詳細的搭設方案,并具備獨立支撐系統。
3 模板工程
施工方案:包括模板和支撐系統的設計、制作方案、安裝與拆模等施工順序。支撐系統:要進行充分計算后繪制施工的樣板圖。其中安裝模板要符合整個施工方案,在安裝過程中要保持模板的臨時穩定性能,至于模板的拆除方案應按規定的程序完成先支后拆,即先拆除非承重的部分。
4 施工用電
必須進行電房的有關設置,具備兩級保護與三級配電,實現“四個一”,施工現場要有專用中心點的直接接地電力線路。供電系統采用TN-S系統(三相五線制電纜)接地和接零線保護系統的電阻值要小于規定范圍。開關箱與配電箱需采用三級配電和兩級保護,還要注意兩級漏電的保護器是否匹配。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層住宅的房建施工當中,在其對整個支撐系統的要求較高,因此施工質量控制十分重要,必須要進行科學的計算之后,精心安排、規范施工才能確保高層住宅建筑的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