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乃至世界全球都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問題,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代價是環境遭受的巨大破壞,一系列沙塵暴、干旱、霧霾天氣等等自然災害的出現,引起了人類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視。人只有在具備高度環境保護意識的基礎上,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做好環境保護工作,避免出現污染、破壞環境的行為,文中就環境保護意識展開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了措施與建議來提高人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同時還分析了環境保護的效益,闡明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關鍵詞:環境保護;保護意識;效益
隨著環境問題的日趨嚴重化,人們愈來愈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破壞、污染環境,最終受害、承擔責任的是我們人類自身,保護環境、真正做到可持續發展是改變當前環境污染現狀的重要措施。人們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環境保護意識,以身作則,并帶動周圍其他人一起加入到環境保護工作的行列之中,切實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那么,在環保意識的宣傳與落實方面,具體應該怎么做呢?下面我們將就此展開分析,具體如下。
1 環境保護
1.1 環境保護意識
地球,是全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必要的空氣環境,更為我們提供了一切生存所需要的珍貴資源。可以說,環境保護,其實,保護的是我們人類自身。人類只有具備相應的環境保護意識,采取一系列環境保護措施,切實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協調處理好環境與人類生存的關系,促進我國可持續生態化環境及經濟的發展。因此,必須確保全民環保意識都得到提高,才能真正發揮人民的力量,共同為環境保護工作奉獻自己的一絲力量。
1.2 我國環境保護現狀
據調查顯示,一些在外面會隨處丟垃圾,但是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人能夠正確扔掉自己的日常生活垃圾。還有很多吸煙者在家時候會盡量控制煙癮,并且調節自己吸煙的頻率,但是在外面的公共場合,不能控制自己的心理,還是毫無顧慮地抽煙。據不完全統計,對于現在城市周邊的生活垃圾污染問題,大部分都是人為造成的。如郊區的居民,對于環保概念不強烈,當自家建筑,生活垃圾等都不能及時的送到垃圾處理站,而是人為的丟棄在山谷或者小河旁。一些村民亂砍亂伐為了滿足自身的私欲,對于森林的生態平衡破壞很嚴重。
1.3 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目前,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面臨著來自環境破壞的壓力,由于經濟利益的驅使,過度的開采,不可再生資軟面臨著枯竭,得不到一個良性的發展。人口問題:全球的人口在不斷的膨脹,隨之帶來了糧食問題,住房問題,從另個角度打破了了生態平衡。而我國目前,平均資源的不充足,生態環境逐步惡化,生態鏈的脆弱,因而保護環境是一種促進社會發展,提高人口素質,改善生活水平,促進經濟資源可持續發展。人類可以利用自然,改善自然資源,滿足生存需要,使人類技術水平的進步和自然發展相互協調發展。
2 提高環境保護意識的措施與建議
保護環境,首先需要明確自己的責任。躬身親行,面對其他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行為,我們也要敢于維權,糾正對方的過失,或者引以為戒。我們更要積極進行環境保護,用良好的姿態參與到日常生活中的環境保護。環境的好壞關系著你我他,我們應該從全方位的認識環保的正要性,提高環保的意識,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做到人人參與進來,更好的保護我們的環境。
2.1 加大力度進行環保宣傳
思想指導行為,使人們形成環保的觀念很重要,我們有了明確的目標與理念,行動才會更有針對性。我們可以通過多姿多彩的文藝活動宣傳環保的知識與重要性。
例如,我們可以組織一個關于環保的大型晚會,邀請一些比較有號召力的人士參加,通過文藝表演,把一些關于環境的話題帶入到活動中來,使人們透過本質看問題,提高思想覺悟。除此之外,校園也是宣傳的另一主要途徑,在孩子們的幼小心靈中種下保護環境的種子,帶動家長參與進來。與此同時,我們可以在教材之中編入一些優秀的環保事例,起到更好的推動作用。
2.2 提高全員投身到環保工作的參與度
通過政府起到帶頭的作用,把環境保護編入經濟發展的條例中。在民間應該多建立一些民間的團體,提高人們的重視程度,政府要獎勵扶持這些民間組織的成長,提高其監督的體制。
2.3 建立健全的環境保護規范制度,加大約束
對于環境保護這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與此同時,有很很多問題也體現出來了,像是一些不是十分嚴重的破壞環境的行為沒有明確處罰規定,在法律條文中存在嚴重的缺陷。相關部門應該不斷的完善制度,在法律的框架內限制人們的行為,同時要讓人們認識到在道德層面的自愧。我相信這樣一定會推動環保活動前行。
2.4 切實做好環保激勵工作
有激勵才有動力,有方向才有動力。而公民的日常行為的自我管理,強化公民的環保意識,改善目前薄弱的現狀。積極踐行市民平時行為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規范合理的獎勵制度,表揚善行善舉,樹立榜樣力量。用實際行動去感化,說服人、教育人、給人以啟示。表彰獎勵環保事跡突出的市民,宣傳先進事跡,促使有更多的“善人善舉”行為產生。同樣,對于那些檢舉不良行為,適度獎勵舉報和監督不當行為的民眾,進一步擴大公民的環保意識,給予那些破壞環境的行為者震懾和約束。
2.5嚴格環境執法
進一步嚴格環境執法是我國當前環境法治建設的首要任務。因此,首先要健全執法機構,充實執法力量,改善執法手段和執法條件,提高執法人員素質和執法水平;其次要理順環境執法體制,解決執法機構之間的職責劃分不清的問題;再次要建立有效的執法監督機制,規范環境執法行為;第四要加大執法力度,深入開展環境執法檢查,加強現場執法,嚴肅查處各種違法行為;最后,要積極推行環境執法責任制。
3 環境保護效益分析
3.1 環境保護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效益的提升
當一部門獲得經濟利益的同時,其他相關部門就會以此為契機,是該區域的所有民眾能夠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促進人與自然的經濟生態效益相統一。當然,物質資料是我們首先考慮到的,隨著財富的不斷積累和增加,生態環境的經濟效益還包括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方面的影響。抓住改善人類的生存條件,從而更好提高經濟持續加快發展水平。
此外,不同的行業,對于環境影響是不同的。在環境保護方面,應當從環境保護和企業的職業道德、公民的公信度等方面積極處理好環保的前期和后期措施。科學發展,采用新能源,使用高科技,從而為企業賺取更多的經濟效益,為社會謀福利。
3.2 環境保護有利于促進我國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生態環境的惡化是我們社會所面臨的重大問題,矛盾突出。但是環境問題也是關乎人民生活質量和經濟發展水平方方面面。人們應當合理做出反應,通過自己的行動發動周圍的人們協調共同,做好環境保護的每一件小事,才能匯聚成川,成立環保大事,最后為我們帶來預期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社會發展做出良好的貢獻。
4 小結
綜上所言,為了解決當前我國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包括土地沙漠化、空氣質量惡劣、霧霾天氣等等,必須提高全員的環境保護意識,積極參與到環境保護的行列之中。通過國家相關立法部門對環境保護法律的完善,加大環境保護法律的執行力度,真正推動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實現環境保護與效益共同發展的全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李強.環境保護意識和效益[J].管理科學,2013(08):283.
[2] 潘洪濤.環境保護意識和效益[N].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3(1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