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不斷進步,本文從建筑施工的技術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進行了論述,并結合施工管理的基本特點,提出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同時,不斷創新施工管理,有效降低建筑工程項目投資的損失和浪費。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科技的不斷創新,建筑施工技術也在不斷地發展與進步,但是建筑施工方面的一些問題也在不斷的暴露,而且其中大多數與管理不當有關,由此可以看到管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處于核心地位。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管理工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效益、企業信譽乃至企業存亡的問題。建筑工程施工必須具備一定的技術條件和技術裝備,而這些技術條件和技術裝備需要企業的技術力量和技術工作組織管理水平來支撐和實施。其次,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建筑的類型、樣式繁多,規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業受天氣影響較大,而復雜的多工種交叉施工、多項技術綜合應用、工序搭接較多,在這些生產過程中都需要加強管理,進而保證施工正常有序地進行,以便達到預期的質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標。第三,隨著建筑業的發展,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不斷出現,同時承擔的新工程可能結構更復雜,功能更特殊,裝修更新穎,從而促使生產技術水平再提高,技術主裝備越先進,技術管理要求越高,這也使得施工管理更顯重要。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2.1安全問題
雖然總是從不同角度強調安全的重要性,但在有的施工現場,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安全隱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①高位癱瘓的脫節管理模式。激烈的市場競爭迫使相當部分建筑施工企業實際喪失了自主權和控制權,被動地依附項目承建人,僅收取管理費,從而被迫違心聽從和放任于項目承建人,項目承建人又把工程進行層層轉包或分包,從而造成部分建筑施工現場,未能很好貫徹落實有關建筑施工安全文件,造成政令不通和建筑施工現場失控的被動局面;②建筑施工企業對安全生產及文明施工工作重視不夠。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將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擺到應有位置,未能真正認識到建筑施工安全生產責任重大。國家有關建筑的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和省級下發的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文件,不能及時傳達貫徹和落實到每一個施工現場,安全施工監管薄弱,檢查、處罰不到位而且部分企業領導、項目經理忙于日常事務,對安全生產的相關文件無暇顧及,只停于口頭上講安全生產,或被動、或應付檢查走過場,從而影響了施工安全工作的落實。③建筑施工安全生產體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產責任制不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生產體系形同虛設,安全生產機構名存實亡,工作無從開展。建筑施工安全生產責任制未能認真落實和對各自的職責負責,經濟承包合同未能體現從施工企業-項目部-班組-施工作業人員,逐級落實安全生產指標;
2.2 質量問題
一組統計數字顯示,建筑物的平均使用壽命,英國為130年,歐洲大陸為80年,即使建筑更新較快的美國也達到了60年,而在中國內地,建筑物的平均使用壽命還不到30年。建筑物的使用壽命是其質量的客觀反映,我國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如此低,其質量難免令人擔心。從宏觀角度分析,既有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市場方面的原因。然而更突出的問題卻存在于微觀方面。具體來說,主要有如下幾方面的表現:首先,建筑施工企業的內部管理存在問題。如管理職責不落實,資源配置不充分。大部分質量管理上的不合格項和實物質量不合格的出現都與職責不落實密切相關。對分承包隊伍的評價選擇和管理不能滿足實現質量目標的需要。對勞務分承包隊伍的評價大多只停留在其所持證件的驗證,忽視對其實際質量保證能力的評價、考察。預防、糾正措施的機制形同虛設。其次,政府監管不到位,竣工驗收把關不嚴。有些工程違反法定建設程序,未辦理相應手續就盲目開工建設;有些工程層層轉包,企業資質審查不嚴;有些工程施工圖紙未經審查即開始施工,邊施工邊設計,盲目追求施工進度,留下很多質量隱患。驗收作為工程質量的最后一道關口,最初由政府監管部門把關,但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實行竣工驗收備案制后,工程質量由業主負責,開發企業在驗收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一些質量監督部門監督不力,竣工驗收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同時,質監部門只對工程質量進行程序性監督的方式也存在一定問題。
3.加強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對策
3.1重視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是施工企業的大事,施工技術員是工人的直接領導,必須十分重視安全。在施工中做到一事一交底,事事派專人負責,隨時隨地糾正和處理違章作業,消除不安全因素,保證工人的人身安全,防止事故發生,具體措施如下:建章立制,完善體系,層層把關,逐級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監督人員應檢查和督促施工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制定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完善安全保障體系,對制度不健全,體系不完善,責任不明確的施工企業,要求限期落實整改,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在建設工程招投標中,單列工程項目的安全生產及文明施工專項經費,專款專用,并按《建筑法》落實建設工程意外傷害保險制度,通過行政手段收取風險抵押金,單列工程項目的安全生產及文明施工專項經費,獨立于招投標之外,設立獨立資金賬戶,在報建時統一收取,并通過施工安全監督機構,視其各階段施工安全評價的達標情況,分階段撥付,確保專項費用的正常實施使用,避免違規挪用或不投入。建立施工安全生產及文明施工不良行為公布制度和檔案庫。
3.2 建立質量保證體系
①加強工程質量監督的政府職能。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不能因工程監理制的推行而削弱,特別是其中的政府職能還必須加強。一是加大對監理單位在施工現場表現的監督力度;二是加大對設計、勘察單位的監督力度;三是加大對工程質量的監督力度;②施工企業必須改變其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質量責任制。首先,從企業實際出發構筑企業內部組織結構。企業的發展靠一定的結構支撐,只有在結構合理、功 能優化、職責分明的前提下,才可能形成企業的鮮明特色,形成領先競爭對手的優勢。其次,重視內部秩序的重組。工作秩序是一種責任要求和紀律要求,更是企業效率的保障。因此,要按照企業組織結構和分工協作的體系建立相應的工程秩序。重組內部秩序要從四個方面著手:一是從企業管理制度著手,清晰崗位職責,逐級逐崗落實責任。二是從考核和激勵機制入手,依據崗位標準和崗位目標,對在崗人員的工作業績進行考核評價,并以此作為晉級、提薪的依據。三是從教育培訓入手,重視繼續教育和知識更新,以滿足企業發展和人員素質提高的需要。四是從企業文化建設入手,大力倡導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努力形成個人意志服從企業意志,個人價值與企業價值相統一的良好氛圍。上述四個方面互為依托,缺一不可,是造成企業良好工作秩序的必要條件。
4.結語:
建筑工程是百年大計,關乎著我國基礎設施的建設,建筑業作為國家重要產業之一,地位日趨明顯。只有使自己的管理工作做好,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地,一個好的企業,必然有一套好的管理方式。反之,倘若企業僅有雄厚的物質基礎和技術實力,而管理工作薄弱,制度不健全,那么仍舊會在競爭中處于被動不利的境地。所以,企業一定要做好施工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尚龍,淺談建筑管理,期刊網2013.6.5
[2]宋濂,建筑施工工程的管理,科學文刊,2008.3
[3]齊連山,建筑施工的管理討論,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