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自身工作經驗,闡述了工程項目管理的發展。
關鍵詞:項目管理;工程總承包;項目文化建設
1 引言
隨著項目日益復雜和生命建設周期的縮短以及降低運行成本的壓力,我國建設工程項目管理進人了實戰形式,呈現出了既規范又多樣化的發展態勢。工程建設中既有融資、投資、帶資建設的BT管理形式;又有設計、施工、采購一體化的BOT融資管理模式;還有專業化公司代行業主進行項目管理等新模式。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是指從事工程項目管理的企業,受工程項目業主方委托,對工程建設全過程或分階段進行專業化管理和服務活動。下邊將介紹我國工程項目管理的發展及趨勢:
2 兩個競爭
2.1 以降低消耗為主的費用競爭轉向技術領先、管理創新的競爭
20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建筑業一直沿襲計劃經濟模式,單一的價格調整很難綜合反映動態市場,最終導致市場競爭并非絕對的企業實力競爭。目前企業在搶占市場的格局已很明顯依靠一流的技術和先進管理理念作為市場競爭主體,特別是政府主管部門對設計施工一體化的改革,施工圖設計將逐步位移到施工企業,以初步設計(或方案設計)招標的總承包運作模式將是建筑業項目管理新階段的典型體現。這就為企業優化設計方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采用新技術,減少浪費、節省投資,贏得項目效益的最大化拓展了廣闊的空間。
2.2 市場準入以企業資質的競爭趨向于管理人員職業化水平與自主品牌能力的競爭
現在越來越重視企業的品牌和擔任工程項目經理的人選,以及項目團隊能足夠為其提供高水平的管理服務能力。既要注重企業層次經營管理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建設,又要著力培養包括項目經理在內的具有較高職業素養和能力的職業化經營管理人才。同時,隨著“品牌”理念的發展創新,市場的競爭將進一步趨向企業提高創建自主品牌能力的競爭。
3 三個提升
3.1 以項目經理責任制為核心,提升項目團隊建設
項目經理部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項目經理責任制、項目成本核算制,這已成為廣大企業經營決策和項目管理主線的內部結合點及普遍采用的基本生產管理形式。但是隨著現代項目管理文化內涵建設,建筑業企業已經注意到,要保證每個工程項目的質量安全和成功,不僅要提高項目經理本人的職業素質,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項目經理部及全體人員的素質和團隊建設水平。同時還要重視外圍團隊建設,這在企業的市場運行中也是至關重要的。
3.2 加強節能減排與環保、堅持高效運營,提升項目綜合效率
節約型社會建設理念的提出,使得建筑業企業在傳統競爭節約的基礎上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社會資源節約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當前經濟危機的條件下,進一步加強建筑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工作就顯得更為必要。通過創新模式,提升企業運用BT、BOT資本運營能力;通過運用高端管理、人才教育、制度建設、資源配置等,提升項目管理的綜合效率;通過有效溝通、信息手段和考核評價,提升企業的社會效益。高效益是企業抵御風險、增強競爭實力和內涵拓展的關鍵,同時又是管理提升的表現。
3.3 構建和諧、共謀發展、提升勞務管理
一個項目的實施,成也勞務、敗也勞務。因此,加強勞務管理,注重現場和諧建設至關重要。作為總包單位要充分發揮黨政工團協同作戰的精神和組織協調管理的作用,利用文體、衛生、教育等陣地活動,堅持以人為本,實實在在地加強對工程項目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不斷增進與勞務層的溝通,營造一種和諧的企業和項目氛圍,以全面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4 四個走向
4.1 由傳統項目管理轉向運用信息技術實現現代項目管理優化升級
現代項目管理包括知識管理、信息管理、集成管理、高端管理、環保管理、文化管理等,其中信息化管理是提升促進項目管理優化升級的關鍵。項目的管理趨向大業主、多投資、高科技,在投資控制方面的偏差分析形成系統的理論和方法,工程風險管理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現代項目管理的深化升級。
(1)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軟件的開發和互聯網的應用,為工程項目管理中實現計算機輔助管理提供了先進的科學工具。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MPIS)軟件的開發和互聯網的應用,為實現工程項目零距離管理,提供了快捷方便、準確高效的先進模式。
(2)奧運工程建設以創造項目價值為目標多方共贏的集成化管理,為項目管理創新發展提供了新鮮的經驗。奧運工程建設規模大、技術含量高、管理跨度寬,創造出了具有深刻內涵的項目管理思想不斷融合、管理技術和方法不斷集成,面向企業經營全過程、全方位系統管理的新鮮經驗。
4.2 從以現場為主的施工階段管理轉向項目全壽命(過程)管理
所謂全壽命管理即為建設一個滿足功能需求和經濟上可行的工程項目,對其從工程項目前期策劃,直至工程拆遷的全壽命全過程進行策劃、協調和控制,以使該項目在預定的建設期限內、在計劃投資范圍內順利完成建設任務,并達到所要求的工程質量標準,滿足投資商、項目經營者以及最終用戶的需求。
4.3 由不同主體施工總承包轉向工程總承包管理
隨著項目管理日趨完善,作為買方的業主越來越注意承包商是否具備提供更為廣泛的服務能力和實力,以往對工程某個環節的單一承包方式被越來越多的綜合承包所取代,這些要求將促進建筑業和建筑市場的變化和發展,業主更多地希望設計和施工緊密結合,包括項目前期的策劃和開發以及從設計方案到施工組織、材料采購、項目施工試運行,乃至物業管理,力求項目整個生命周期內取得最佳經濟效益。工程總承包模式的演變趨勢主要體現在:
(1)從運作方式上看,BOT/BT或PFI等工程發包和建設模式已成為當今國際承包工程招標的主要內容,為資金實力雄厚、綜合經營能力強的國際知名承包商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提供了機會。
(2)從經營特點上看,國內外知名承包商由施工一元化走向工程設計、咨詢等多元領域經營,使工程承包中的設計、咨詢與施工、采購的一體化經營特點更加突出,大大降低了綜合成本,提高了中標率。
4.4 從“三位一體”的文明工地管理轉向項目文化建設
項目文化建設是企業文化建設在項目上落實的結果,是對項目主體和客體的全面要求。項目文化是以品牌形象為外在表現,以創新理念為內在要求,以綠色施工為重點內容,以項目團隊建設為主要對象的陣地文化。
(1)項目文化是露天(工地)文化。與工業生產比起來,建筑業工程項目絕大多數是戶外露天作業,產品固定,隊伍分散,建設周期長,環境影響大,這就決定了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管理必然成為向社會公眾展示企業形象的重要窗口。所以現場文明施工管理與綠色施工的好壞是體現企業項目文化建設的重要標志。
(2)項目文化是顯形文化。在每一個工程項目上,有業主、有監理,有管理層次、有作業層次,多方行為主體各自履行項目建設的職責,但其行為都必須通過統一的管理制度、項目文化來約束、溝通和協調。
(3)項目文化是勞動文化。建設工程項目是勞動密集的場所,成百上千的勞動者聚集在一起,作用環境艱苦,各種作業隊伍人員素質、文化取向千差萬別,而項目是靠人操作干出來的,必須始終強調以人為本的經營管理理念,重視勞務層建設、改善工作環境、激發工人干勁、調動員工情緒、確保職工健康、做好文明施工管理,就是依靠這種融合了作業層次的大眾文化的力量來運籌的。
結束語
工程項目管理是深化我國工程建設項目組織實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設管理水平,保證工程質量和投資效益,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的重要措施。分析了現在工程管理的狀況,工程項目管理模式是指將項目管理的對象作為一個系統,通過特定的組織和管理方式,使系統能正常運行確保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