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圖紙設計和施工經驗,就圍護樁在膨脹土深路塹施工中的應用談一些體會,以供參考。
【關鍵詞】圍護樁;膨脹土;深路塹
引言
膨脹土的主要成分由親水性礦物組成,有較強的漲縮性,多含有鈣質或鐵錳質結構,一般呈棕、黃、褐色及灰白。膨脹土路塹會出現剝落、沖蝕、溜塌、滑坡等破壞。該土具有吸水膨脹.失水收縮并往復變形的性質,對路塹的破壞作用不可低估,并且構成的破壞是不易修復的。為了保證達到安全行車的目的,必須解決因膨脹土而造成的一系列工程問題。本工程在處理膨脹土深路塹過程中采用了圍護樁+明洞的施工方法,圍護樁設置在明洞兩側,樁徑1.25m,間距0.25m,樁頂設鋼筋混凝土冠梁連接,冠梁采用鋼筋混凝土橫撐連接,間距3m。圍護樁在施工過程中起著擋護的作用,具有施工速度較快,安全系數高等優點。
1.工程概況
某鐵路在施工GDK283+056-GDK283+678段路塹右側邊坡施工過程中,產生滑塌,滑塌高度從塹頂至開挖底部,高約14米,整個滑體有坡洪積黏性土夾玄武巖質碎石、角礫構成。塹頂和坡面出現張拉裂縫,局部坡面鼓起,最遠裂縫位于塹頂開挖線外30米。影響坡面失穩的因素是多樣的,但總結起來有地質因素,氣候、地下水排泄及徑流、地形地貌和工程因素等四個方面。
1.1地質因素
粉質黏土、含礫粉質黏土、角礫土和碎石土中充填的黏性土、泥巖、泥質砂巖具有膨脹性,膨脹等級強。
1.2氣候、地下水排泄及徑流
工點位于長白山脈背麓,地處高維度地區,屬中溫帶半濕潤區,具大陸性季風氣候特征。大氣降雨使雨水下滲到邊坡巖土層中,既增加了邊坡的主動壓力,又降低了土層承載力和土層的抗剪強度,因此在雨季容易發生邊坡失穩。
1.3地形地貌因素
山間剝蝕丘陵地貌,地面高程為220~270m,相對高差約為50m。
1.4工程因素
因施工活動,加快邊坡堆載,形成更陡的臨空面,使坡腳阻力減少,土層無法承受上部附加荷載而造成剪切破壞產生滑坡。
2.施工要點
2.1圍護樁采用旋挖鉆孔灌注樁,施工中采用無泥漿護壁鉆孔法。
2.2進行位移觀測,以確定圍護樁在膨脹土中是否適用。
2.3施工前修筑施工便道及施工場地,并在施工場地周圍做好排水設施。
3. 圍護樁在膨脹巖施工中的優勢
由于膨脹土遇水不穩定的特點,施工時,很容易出現溜塌、滑坡,尤其在出現開挖臨空面的時候,很容易產生滑體并產生位移,所以圍護樁在膨脹土中的優勢主要有以下幾點:
3.1施工速度較快
旋挖鉆定位快,鉆孔時間短,無需采用護壁及支撐,鉆孔完畢后,迅速灌注樁基,能較快的減少開挖臨空面,并能較快的對膨脹巖土層形成擋護結構;本樁施工完畢后至下一根樁基時,旋挖鉆較人工挖孔及沖擊鉆孔移動較快。綜上兩點,圍護樁施工既能保證施工工期,又能為后序施工贏得時間。
3.2施工安全系數高
路塹開挖后,邊坡巖體暴露于大氣當中,雨季降水較多,蒸發量大,頻繁干濕循環導致塹頂產生大量的細小張縮裂縫,雨水入滲導致土體抗剪強度衰減,在開挖卸載荷應力,自重應力和膨脹力的作用下,塹頂附近的土體面向臨空面發生蠕滑,塹頂上方自然坡面出現了大量的張拉裂隙。
由于膨脹土具有初始變形快的特點,如不及時進行防治,坡體的一部分出現小規模的溜塌,緊接著變形裂隙向坡體縱深發展,到一定程度,又發生局部小規?;?,以此類推。采用圍護樁施工過程中,出現開挖臨空面時間較短,并能盡快在坡腳形成荷應力,減少再次滑坡的危險,安全系數較高。
3.3環保
膨脹土自身的特性含有大量的親水礦物,具有濕脹干縮的特性,雨水軟化,導致沿土體自身的抗剪強度隨含水量的變化而衰減。結合膨脹土的特點,本工程施工時采用無泥漿護壁鉆孔法,大大減少了人為因素對膨脹土自身抗剪強度的破壞,減少了塌孔等情況,也杜絕了泥漿對環保的破環,環保效果明顯。
3.4經濟效益高
圍護樁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較少,施工速度較快,周期短,施工成本較低。膨脹土路塹一般采用抗滑樁施工,結合膨脹土的特點,抗滑樁施工過程中為保證施工安全,均采用護壁施工、橫撐施工,增加了施工工序,無形中增加了施工成本費。與人工開挖抗滑樁相比,經濟效益立顯。
圍護樁施工一段后,后序冠梁和橫撐的施工能較快的展開,安全體系進一步得到加固。
4.位移監測
通過埋設在冠梁頂部的位移樁,監測圍護樁的位移,可以分析圍護樁施工完畢后坡體的位移變化情況,以確定圍護樁是否適用膨脹土路塹。
利用位移監測手段,一方面可以為邊坡的穩定性評價、圍護樁的設計、及預測預報提供依據,另一方面可以針對實施的圍護樁工程進行檢測,對工程施工安全及處治效果做出判定。
本工程在施工階段需要在樁前開挖一定深度的土體以施工明洞,所以樁體及位移情況隨開挖進程而呈現較明顯的變化規律,部分位移變形曲線如圖1所示:
圖1 圍護樁WHZ1位移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6月10日施工冠梁后,隨著冠梁混凝土強度的上升,位移的變形開始變緩,7月10日冠梁強度達到設計強度且橫撐施工后,隨著橫撐混凝土的強度上升,位移變形變的更緩,但是8月10日明洞基坑開始開挖后,出現臨空面,位移量開始變大,位移曲線呈傾斜狀,然后慢慢趨向了平緩狀態。從監測數據可以看出,在膨脹土路塹中采用圍護樁作為擋護結構是可行的,施工過程中,合理的安排冠梁和橫撐的施工也是非常關鍵的。
根據膨脹土的特性,強降雨和地下水對其巖土性質影響非常大,設置有效的、切實可行的疏、排水方案,對治理工程的長久穩定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5.結語
結合膨脹土的特性,圍護樁+冠梁+橫撐的支護方式能盡快的對膨脹土路塹形成擋護結構,且施工過程中,只有圍護樁施工時,才會出現較短時間存在的開挖臨空面,有效的減少了滑坡體的出現,安全系數大大增加。圍護樁+明洞的方案,是處理膨脹路深路塹的一種理想的施工工藝,為我們在以后的膨脹土路塹施工過程中提供了經驗。
參考文獻
[1] 《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
[2]廖世文,膨脹土與鐵路工程[M].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