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的城市住區中,很多景觀設計都忽略了兒童的游戲場地和戶外運動空間,導致兒童戶外活動空間狹小而生硬,讓兒童失去參與各種戶外活動的興趣。兒童的戶外活動要具有價值和足夠的安全性,在設計時應該考慮到兒童的行為特點,重點考慮場地設計、環境營造、植物配置、設施安排等方面,為兒童設計出合理的戶外活動空間。
【關鍵詞】住宅小區;戶外活動空間;兒童;空間建設
在現代城市住宅小區中,兒童戶外活動空間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兒童健康的身心、塑造良好的性格以及擴大人際交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還能營造和諧的社區環境。在城市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住宅小區的建設理念雖然不斷更新,但是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之下,現實中住宅小區越來越缺乏兒童“玩樂”的地方,而且兒童活動場地的設計不盡科學。通過對兒童戶外活動特征的基本分析,提出住宅小區兒童戶外活動場地構建的建議,對營造和諧、趣味的小區兒童活動空間具有重要意義。
一、兒童戶外活動的基本特征
1、同齡聚集性
兒童在進行戶外活動時,由于他們的年齡不同,表現的活動內容和行為特征不盡相同,往往年齡相仿的孩子更容易聚集在一起。例如,6歲以下的嬰幼兒通常都是由成年人陪伴一起玩耍,或者是在成人的看管下和同伴一起活動;7-12歲的兒童在這個年齡階段,已經可以脫離家長的陪伴,大多數是自由的在外結伴活動。根據這些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的活動特征,在小區戶外活動場地的設計時需要著重考慮兒童的同齡聚集性,讓他們有著各自的活動區域而不被打擾,同時每片活動區域都要有著科學合理的設計理念。
2、“自我中心”性
兒童在進行游戲活動時經常會只關注某一事物,外界的其他事物都可以無視他們的存在,這就是所謂的“自我中心”性,這一點在3到12周歲的兒童中表現更為突出。兒童的這種“自我中心性”對游戲空間的安全性要求更高,在設計游戲環境時應該重點考慮這一點,例如,兒童在做游戲時常常會忽視過往的行人和車輛,因此,場地的位置選擇和出入口的設計一定要恰當。
3、時間性和季節性
氣溫的高低、天氣的好壞通常會影響兒童戶外活動的頻率。在進行游戲空間設計時一定要考慮到避雨、遮陽和風向引導這些細節,最大限度的降低惡劣天氣的負面影響。在我國的北方,冬季天氣寒冷,在戶外游戲的兒童數量明顯減少,夏季白天的氣溫偏高,兒童到戶外活動一般都在早晨和傍晚時間。所以,春秋兩季氣溫適宜,兒童則主要選擇在這兩個季節到戶外游戲。此外,對單個兒童來說,他們的戶外活動具有偶然性和時間性。例如,三歲以前兒童的戶外活動時間主要是白天,而三歲以后的兒童因為要上學,活動時間一般是在放學后的吃飯前后。如果是節假日和周末,兒童戶外活動的時間則相對集中,上午多在9點到10點之間,下午多在3點到5點之間,人數也比平常要多。此外,夏季是兒童利用率較高的季節,但由于白天氣溫較高,兒童主要的活動時間集中在日落時分。
二、住宅小區兒童戶外活動空間設計
1、合理的場地設計
設計兒童的戶外活動空間的重點是布局場地,合理協調各個組成要素。在城市的住區,兒童游戲和逗留的場所一般都比較集中,而且趣事發生率高。有調查資料顯示,在小區內,出入口和中心廣場是兒童聚集較多的地方,但這些地點是變化多樣的,且不具有確定性。所以,設計兒童戶外活動空間時應該以兒童的游戲習慣為前提,布局設置要靈活,活動區和休息區要彼此結合,這樣不僅有利于家長看護,也可以為家長提供一個交流的場所。其次,空間在設計上要營造高低起伏的層次感,讓兒童的空間感受更寬廣。然后,空間設計要以生態性為基本原則,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要結合起來,讓兒童多接觸自然,多了解自然知識,認識自然,回歸自然。最后,設計空間還需要以場地自身的自然條件為基礎,讓植被、土壤、降水、日光、通風等自然資源都能夠合理利用,讓鄉土植物得到合理利用。
任何一個游戲場所要想完整,都必須由開敞、過渡、隱藏和鏈接四個空間組成,根據場地的不同可以分成環形組織和線形展開兩種布局。可方形和圓形場地相對空曠,導致戶外活動毫無規律,如果在空間內部布置游戲設施,搭配不同的色彩,則可以很好的激發起兒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用綠色植物圍合部分開敞面,隔離出獨立的游戲空間;同時,根據社交、體育、認知和個體活動的不聽,隔離不同的區域,既有明顯的隔斷,有銜接自然,不僅保證了兒童活動的安全,也減少了不同區域之間的干擾。
2、科學的植物配置
在城市住區設立兒童活動空間時要創造機會讓兒童多接觸大自然,多親近綠色。①根據場地選擇合適的樹木,選擇植物應該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地方特色,選擇植物的生態習性要與當地的自然條件相符。②在立體空間范圍內營造樹蔭空間,保證下架能防曬遮陽,冬季陽光充足。所以,對于廣場這種需要安置大型游戲器械或者兒童活動量大的場所,應該選擇樹干直、分支點間距大的落葉喬木。③選擇的植物要具有多樣性和科普性。選擇的樹種葉形要具有奇特性,如五角楓、鵝掌楸、三角楓、銀杏等,增加樹木的科普性,也可以從外地引入一些具有香味的樹木,可以吸引蝴蝶和蜜蜂,營造活躍的氣氛。④根據場地功能使用不同的小喬木和灌木來隔離區域,例如安靜的休閑區、器械活動區和廣場等。因為花卉或者灌木的體積較小,兒童能夠靠近觀察,更清楚的了解他們的形狀和顏色。⑤在游戲空間內擺放植物小品,可以增加空間特色,如花架、花壇、花槽、花境及植物雕塑等。⑥選擇植物要適宜季節變化,春夏看花、秋天看果、冬季賞枝,營造園林效果。
4、適宜的游戲設施
對于兒童的戶外空間來說,游戲墻、滑梯、迷宮、攀爬器械、秋千等設施都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方便兒童跳躍、攀爬應該選擇能夠移動和拆分的組合式器械,如選擇新型材料制作的秋千和滑梯。在干擾住宅的方向可以設置游戲墻,不僅可以降低噪音還可以分割空間,在高度體量、平面圖形和外部造型上,游戲墻應該盡可能的多樣化。墻體開洞方便兒童穿越,墻面添加圖畫或者浮雕讓孩子自己識別。此外,游戲墻也可以做成涂鴉墻,讓孩子在上面畫畫,培養他們的藝術天分。
5、多功能的景觀設施
在兒童游戲場中,經常設置的景觀設施有建筑小品和雕塑、照明設施、休息設施和垃圾桶等。①建筑小品及雕塑,可以在童話和寓言中選擇動物和人物為原型,在色彩和造型上進行設計,不僅要吸引孩子的視線,還要具有展示性、功能性和參與性。②照明設施,要注重燈具和燈光效果,燈具應該在造型上貼合場地氛圍。而燈光應該選擇暖色系,眩光是一定要避免的。燈光還需要結合雕塑小品和游戲內容,營造合適的游戲氛圍。③休息設施,主要有花架、坐凳、遮陽避雨設施、木平臺等,大人可以在這個空間內休息,兒童可以在這里觀看其他孩子玩耍,并進行模仿。因此,休息設施最好設置在活動區域之外,可以選擇籬笆或者大樹旁邊,不過視線一定要有游戲場所通透。
三、結語
高質量的住區兒童戶外活動空間的設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影響其設計的因素也較多。但是總體而言,只要密切關注兒童的行為和心理特征,從經濟、功能、美觀上出發,就能創造出滿足兒童需要的富有挑戰性、創意性和教育性的優秀的住區兒童戶外活動空間。
參考文獻
[1] 徐雪芳.城市住區兒童戶外活動空間設計研究[J]. 安徽建筑工業學報,2010,18(1): 53-56
[2] 肖萌等.北京鼓樓苑地區兒童戶外活動空間研究[J]. 華中建筑,2011,2: 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