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壁畫在中國是最古老的藝術,代表著一個國家歷史時期的高度成就,隨著歷史的變遷它經歷了從繁榮到衰落,從衰落到逐漸復興的階段。文章主要就壁畫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壁畫;藝術價值;藝德;立法保護
引言
壁畫藝術作為美術諸多表現形式的一種,是目前所能發現的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壁畫是最直接跟國民經濟、國家文明盛衰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藝術。亂世出詩人,文學家——“窮苦而后工”,但亂世不會有壁畫家。國家強盛,經濟蓬勃發展,社會建筑環境大幅度改善,才有對壁畫的需求;國家動亂不安、貧困落后,民眾生活艱苦,壁畫就失去了生存空間。中國盛唐時期壁畫興盛,宋明以后壁畫走向衰退。到了清末,中國只有佛道寺廟中還有一些少量的壁畫,只落到了一種工匠們的“營生活計”的水平。這都與鴉片戰爭之后,中國近百年的政局格外動蕩混亂有關。一直到改革開放以后,新的公眾建筑的出現,壁畫藝術再興起,長期以來,許多人把壁畫當作一個畫種來解釋,但現今的壁畫不再是一個單一的畫種。
一、我國壁畫面臨的一些問題
首先,人們對壁畫藝術價值認識的不足。在市場建設過程中或是藝術家與大眾審美情趣不符,都會造成壁畫的損毀與流失,使一些有價值的壁畫被摧毀。
有許多人對壁畫的認識僅僅局限在只在墻上作畫。其實,壁畫是泛指與建筑空間相結合的視覺藝術綜合的領域,是一切繪畫手段都可以涉足的領域??梢杂糜彤嫛⒎鄄十嫛⒈┊嫛⒅夭十嫹?、濕壁畫法、浮雕、高浮雕等種種傳統技法的結合。還可以用噴、涂、現代化機械手段如金屬中的切割、焊接等等新的繪畫技法。長久以來,壁畫追求的是恒久性,要與建筑固定的永遠結合在一起,但現在社會因生活節奏變快,建筑環境功能也與時俱進的在不斷改變,跟古代不一樣,不是寺廟的、宗教的、皇家的——要千秋萬代傳下去;也不是墓室的,永埋在地下,寄望于永垂不朽。現在人們的生活觀念變了,原有的那些壁畫,可能會因建筑環境功能的改變而不時宜了,比如變成商場以后,就會隨時空的功能需求而產生新的變化,一些壁畫作品被拆除,換作一些無定期的廣告。種種的因素給壁畫帶來了不利影響,究竟是哪些原因是有使壁畫面臨著危機呢?
其次,藝術家的“藝德”。壁畫藝術的產生是業主與藝術家在不斷的磨合的過程中,達到共識的情況下,才產生的作品。是經濟效益與藝術審美理想的結合。但在現代,急于物質的商業社會在現實生活中會出現壁畫家一味屈求,不惜降低人格,扭曲自已的心態去適應業主低俗而頑固的要求,使得雙方變為純粹的經濟關系。在賓館、飯館墻壁上出現扭捏作態的美女畫面,一些怪異難解的所謂裝飾畫都體現了在市場經濟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出現的一些泥石俱下、魚龍混雜的情況。
再次,壁畫的產權從屬問題。壁畫是造型藝術中的“工程”——多半都是大體量、大幅面的宏構、巨制,是費時、費力的作業。
壁畫家既是畫家,操作的時候又是一個匠人。在創造大型壁畫的時候,壁畫家有時只是其中的一個工種而已,與油漆工人,電工等一樣。他不僅是這個藝術工程的組織者,又是工人們的“工頭”。所以,做為壁畫家要有很多辛苦和麻煩,并不是畫家都是很優雅地拿著畫筆隨心所欲地畫畫。米開朗基羅創作羅浮宮天穹頂層的壁畫時,在天井架子仰著畫了四年,顏色滴到臉上、胡須上,成了花臉,四年以后畫完了,身體變得佝僂、畸形,脖子一直仰著已經不會低頭了,以至于后來看文本、看朋友來信,都要仰著頭看。 許多人感覺壁畫家好像都是上午跟中央領導在一起,下午就會跟老農民在一起談判,甚至有時候也跟施工人員差不了多少。但是壁畫家的價值也在這里。正如孫景波老師所說“做為一個壁畫家,全部的快樂和價值都產生在令人感到很艱難的條件當中,這是苦中作樂,沒有這樣的精神準備,就作不成壁畫”。
在20世紀中國,壁畫家們的作品和勞動,如果得不到當代社會相關人士們理解和起碼尊重的話,其可悲的原因,就不僅僅是一些被損壞的壁畫了——那會讓我們的后代懷疑,今天的中國人可悲的文化素質,可悲的藝術創作條件,以及可悲的知識法律環境了。
最后,缺少經費也是復興壁畫的一個難題。壁畫不同于油畫,國畫多次在過內外舉行展覽以提高知名度。像辦壁畫展就涉及到美術場館地費,活動經費等。找贊助商出資也完全是在贊助商對壁畫事業熱愛的條件下實現的。對于純粹做學術的藝術家來說是很難的。單靠壁畫家的“拳拳子之心”是很難完成杰出的作品的。
二、復興和強盛壁畫藝術的路徑選擇
現今壁畫已延伸為公共藝術的一種,作為裝置于公共環境中供公眾欣賞的視覺藝術,積極地參與了蓬勃發展的當代城市建設事業,成為精神文明領域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新時代的壁畫在生活中的作用是其它門類品種的不可替代的。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復興和強盛壁畫藝術,使中國壁畫藝術走向世界。要解決這些問題有以下的措施:
第一,政府撥出固定的創作經費。藝術家的成功僅僅靠自己的藝術天分,創作激情是不夠的,還要靠政府的支持和人民群眾的理解和鼓勵,需要政府撥出固定的創作經費。
第二,畫家要深入群眾。畫家們要深入人群,要喚起人們對藝術價值的認識,把藝術介紹給民眾,讓民眾理解藝術,提高審美意識,同時影響畫家所表達的風格,這樣可以創作出不同于潮流的自已的風格,獨樹一幟,還可以被藝術界所接受、所震驚、所欣賞,從而發展現代藝術的發展空間。
第三,藝術家要有高尚的“藝德”。壁畫藝術作為一種繪畫形式,大概伴隨著人類歷史的產生就開始產生了,壁畫的產生過程,帶上了鮮明的禁忌崇拜的味道。因為藝術來源于真誠,所以,當人們對不可知的自然力量產生敬畏的時候,起藝術感覺往往是充滿著驚人的真誠的。反過來講,是因為這些藝術不是為了出賣,而是為了精神和安慰心靈的需要,才如此充滿真誠,如此容易引起人們共鳴。
由此可以看出好的藝術作品,其創作過程越處于心靈的內在傾向性,越容易感動人,被人所理解,越容易成功。而不能因為一些利益的趨勢,做金錢的奴隸,創造相當媚俗的東西。保持藝術貞操對于藝術家是很重要的。
第四,要成立一個鑒定機構。我們國家需要成立一個鑒定機構去判別一幅作品的保護級別,因為創造一幅好的壁畫不僅融入了壁畫家的心血和激情,更代表了某一時期國家的創造水平,所到達的高度。
第五點,壁畫應有相應的立法。壁畫大師侯一民先生呼吁:“請法學界的朋友們救救壁畫?!毕Mㄟ^相應的立法,法律,文化部門的法規來保護一批“新的國寶”,改變壁畫的毀損和流失這種現狀。壁畫不僅屬于出資方,更屬于國家的文化設施,這是壁畫家沉重的嘆息。
結束語
與發達國家的情況相比,我國的壁畫產業還剛剛起步,還遠遠滿足不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需求,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在發展市場經濟的同時推動文化建設、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21世紀必將是中國文化復興的偉大時代,中國當代壁畫藝術也將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于美成《新時期壁畫創作的回顧與思考》[J],哈爾濱:北方論叢,2000(4):95-101。
[2] 吳越《當代壁畫的“中國機會”》[N],文匯報,2011-12-16。
[3] 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