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開始,我參加了我們學校的標本科技組,我可喜歡制作標本了。我發現,我們科技組原來制作的昆蟲標本,是用盒裝的干制標本,老師在教學上攜帶很不方便,一定要輕拿輕放,像保護嬰兒一樣保護它們,一不留神,盒子倒轉過來,標本移動了,我們的制作就前功盡棄了。還有,干制標本如果制作不密封或保存不好,就會出現蟲蛀現象。我們學校以前制作的一些昆蟲標本,就有一些被蛀蟲吃了身體,還有缺觸角的,有身體長毛的,有盒里布滿黑點的,好好的標本就被毀了,真可惜!
能不能改進呢?老師說可以用蝶、蛾這些翅膀美麗的昆蟲來制作塑封標本。我們只用它們的翅膀,不用身體,身體太厚無法塑封,可以用彩筆畫上去。鱗翅目昆蟲的分類特征主要在翅膀上,這些標本可用于教學,盒裝干制標本可用于物種的鑒別及保存。
我們用破壞的標本里翅膀完整的幾個先嘗試制作,然后再把捕捉來的蝶蛾,選部分制作塑封標本。制作過程如下:
1. 畫身軀。蝶蛾的身軀最容易腐爛損壞,所以這部分用畫代替。根據蝶蛾的樣子,用筆在臺紙上畫出頭、胸、腹三部分,蝴蝶畫得修長些,蛾畫得肥大些。再根據蝶蛾身體的顏色圖案,用水彩筆涂色。最后在頭部畫上復眼和觸角,蝶的觸角和蛾的觸角可不一樣哦。
2. 粘翅膀。先根據蝶蛾翅膀的大小和位置在臺紙上貼上四條雙面膠,然后小心地移翅。先折后翅,貼在蝶身軀胸部之上,貼時注意蝶蛾的姿態,可以和盒子標本的展翅一樣,給蝶蛾標本擺一個酷架子。
3.添植物。紅花還要綠葉扶。一般制作的蝶蛾架勢從上飛下,在它的斜下角添上干制的蠟葉綠色植物,襯托主角。當然最好是與這只蝶(蛾)生長生活密切的植物。
4.貼標簽。根據標本的名稱制作昆蟲個性名片。標簽的制作、粘貼和塑封植物標本類似,寫上標本名稱、分類目科、形態、生活習性簡介、采集人姓名和采集地點。
5.塑封。蝶(蛾)翅標本、點襯植物上了臺紙,貼好標簽,再經過整形構圖就可以塑封了。外面夾上塑封膜,經過塑封機的塑封,待在“新家”中的蝶兒既干燥又清潔。不過,剛出來的塑封小心燙手哦。
除了蝶蛾這些鱗翅類外,蜻蜓目的蜻蜓、豆娘和艷娘、脈翅、廣翅等有著優美翅膀的蛉類昆蟲,也都可以制作。看看,透過薄膜,昆蟲們清晰地展示著美麗。我們的塑封昆蟲標本,不怕蟲蛀,攜帶保存非常方便,而且永不褪色。不過,捕捉昆蟲時請注意安全,更不要濫捕濫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