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 漢
土豆吟
魯西平原古東阿,黃葉村中日月多。鄉親從未見土豆,傳說佳肴勝雞鵝。三面紅旗威且猛,大食堂里灶火冷。砸鍋煉鐵已無家,明令不準離鄉井。憶昔一九五九年,殘垣頹壁接荒田。民生凋敝腹中餓,安能等死受熬煎。老父密謀不可泄,西出陽關意已決。攜我倉惶離家門,但記曉風與殘月。北向邯鄲如春鴻,三百里路步如風。城市不敢露頭面,小站買票走匆匆。省錢不怕火車慢,鐵路一段又一段。愈行愈遠別家鄉,汽笛聲里心緒亂。星星峽外戈壁長,卡車顛簸塵土揚。妖魔山上未消雪,徒步翻山透骨涼。煤礦總算落腳地,填飽肚皮談何易。糧票菜票籌措難,老父苦苦想主意。北山十里大泉溝,山坡荒地傍水流。數日來往夕陽下,開渠引水搬石頭。借來鄰家土豆塊,下種須有黃芽在。拔地青莖風中搖,開花時節惹人愛。深山更深有饑民,不待長成便嘗新。老父挖個地窩子,我陪老父護星辰。土豆長大破土壤,迫不及待我心癢。野外無鍋用鐵壺,拾柴狂煮水振響。黃瓤土豆已裂皮,掏出捧食暫療饑。饕餮模樣無人見,老父一旁笑嘻嘻。我想皇上天天飽,如此美味不能少。天下盛宴多鮮肥,吃飯還是這樣好。秋收麻袋背回家,冬天火爐度生涯。飽暖二字真堪惜,十二歲上命不差。而今白頭猛回首,屢見白云成蒼狗。老父長眠守天山,墳前來澆三杯酒。三杯酒,跪清明,一盤土豆雙手擎。生死隔,音信絕,墓碑高豎冷似鐵。燒紙又增淚水熱,我隨悲風長嗚咽。紙灰飛起空中滅,悲風隨我長嗚咽。
向撐宇
蘭齋偶拾
一
不拜神來不羨仙,不求聞達不迷官。
平生事業培桃李,為國為民育俊賢。
二
培桃育李做人梯,傳道釋疑樂不疲。
三尺講臺留厚愛,退休小苑享安居。
楊興華
感 懷
一
人到古稀心自閑,栽花種草樂其間。
春來偕伴踏青去,冬至雙飛到海南。
二
書齋獨坐讀詩篇,三九嚴寒不覺寒。
吟詩直把饑腸忘,佳句名篇亦可餐。
朱恒鑄
抒 懷
老夫生就敢于言,最惡阿諛弄媚讒。
賤骨羞于忠骨硬,良心更令歹心寒。
小人遠距三分地,肝膽寧拋一寸丹。
卌載春秋何所得?清風兩袖亦欣然。
周守和
寄酬北海戰友
把酒掀髯憶挽弓,放眸夕照嶺楓紅。
從戎戈枕三江月,羈旅鞭驅四海驄。
夢里濱城春款款,眼前軍港艦雄雄。
金秋莫道征人老,五柳聽濤唱大風。
劉貴連
偶 感
一
為人一世守真誠,塊壘積胸孰掃平?
淡月疏星存厚望,落紅殘葉寄深情。
書山好見乾坤大,斗室長留風雅新。
萬物難求恒等式,經秋溪水淺尤清。
二
稀齡酬志壯心留,別有情懷樂白頭。
赤壁乘舟逢玉局,東坡學稼種詩疇。
一球伴我真非老,雙鬢含霜豈是秋。
何嘆沈郎腰已瘦,翮翎能滿赴遙途。
龍昌發
古稀初度
一
風雨人生七十秋,夕陽晚景映神州。
滄桑歲月風云變,斗轉星移江水流。
老馬不甘常伏櫪,童心煥發志難休。
古稀體健自欣慰,甘作孺牛府首酬。
二
醉眼朦朧苦笑么,悠悠往事從心過。
資朋奉獻人歡樂,濟困扶貧眾頌歌。
左右逢緣成美事,搭橋牽線捧場多。
炎涼世態悲哀切,險惡人情豈奈何?
李秉生
歸休吟
白發荊妻伴暮年,童孫看我寫詩篇。
居家有此天倫樂,遠比南柯睡夢甜。
王國方
桑榆吟
駐足窗前觀晚景,丹霞一抹卻繽紛。
而今陶醉詩書里,總把黃昏當早晨。
楊杏林
暮年韻心
逝水流年逾古稀,日敲平仄入癡迷。
余生不服風前燭,淡墨難期雨后霓。
無畏無私掀黑幕,有心有意頌紅旗。
夕輝光燦精神爽,未盡燈油志不移。
周天表
老伴吟
一
赤手思量汝理家,風塵滿面皺紋花。
三千桃李栽培久,告老還鄉我補差。
二
華堂流彩耀荊釵,愧疚年年未顧家。
莫笑書生無技藝,鋪床洗碗帶燒茶。
三
雨雪風霜蜀道行,牽兒抱女望黎明。
夫妻一路攙扶苦,白發堂前繞膝情。
楊佑川
老年樂
和諧村里白頭多,生活無憂愛唱歌。
育秀欣言孫好學,留陰喜看樹搖波。
八旬隨少騎神馬,九秩揮師跨楚河。
幸沐天恩松不老,蓬萊日月自由過。
廖逸權
老戰友聚會感賦
青春往事憶悠悠,逝水年華去不留。
寧水清波常入夢,神山紅葉又驚秋。
相逢且喜濃情篤,對飲何妨逸興稠。
殘燭臨風光不滅,世情冷暖涌心頭。
吳良成
[中呂]迎仙客·老年公寓探伯母
硬板床,八旬娘。深院隔離磚瓦墻。面容蒼,枯手涼。想口溫湯,盼子勤探望。
萬盛春
憶故鄉
光陰似箭復年年,求職入山今未還。
一鳥鉆窗籠閉塞,大風搖樹葉難安。
心游文案神情倦,夢越鄉關日月殘。
白首鄉愁霜鬢染,滿池清水頓灰然。
—————————
注:作者入石臺工作三十四年,三次調動工作回故鄉受阻。
李景化
老園丁憶昔
記得門生起五更,憑窗展卷對明燈。
鐘聲喚醒書山夢,旆影搖來學海風。
育李培桃花爛漫,傳薪播火路喧騰。
而今卸教回頭望,寥廓云天舞大鵬。
何昌啟
“四清”舊址小王村訪友人
重返當年駐點村,星移物換五旬春。
尋蹤不見凄涼地,問路相招過往賓。
舊址難尋當日友,新樓已別昔時屯。
無情歲月陰陽隔,子女堪知老父心?
梅振武
休居感賦
一
神州大地復回春,喜遇明賢施浩恩。
本欲因之重抖擻,苦于華發半凋零。
二
倦鳥低飛戀舊巢,猿聲送客下吳朝。
太平盛世歸來日,謹以芻蕘獻舜堯。
三
借得洋瀾好賦閑,離休轉瞬廿余年。
微軀尚健猶能飯,面對人寰亦盎然。
胡祥宋
七十感懷
年輕不曉惜時光,老邁方知愛夕陽。
幾度投齋成畫餅,七旬充數著詞章。
只緣有意歌新曲,堪嘆無才索斷腸。
說與諸君留笑語,夢中依舊讀書郎。
陳卓生
雜 感
家藏萬貫等云煙,叱咤風云一瞥間。
日飽三餐堪愜意,夜眠六尺足寬閑。
生無豐物來人世,死亦單身到九泉。
若取青蚨行暗道,有朝更要坐牢監。
胡鑒明
七十晉八感吟
七八年華萬事空,賤軀且喜未龍鐘。
《游蹤》四卷酬長愿,《詩集》三編遂寸衷。
摯友常來千盞酒,銀屏時播萬花筒。
茫茫宇宙無窮妙,規律如斯變化中。
鄭懷宇
拙著《西山寄語》付梓感懷
付梓含羞七秩時,班門弄斧懼譏嗤。
四年翰海癡心路,一集糟糠陋室詩。
筆墨有情歌夕照,西山寄語話神思。
人生草木衰榮事,盡入云箋笑自知。
樂本金
重陽雅集即興
一霎秋風一陣涼,銀豐雅聚詠重陽。
天邊雁字為誰寫,籬畔菊花向我香。
酒過三巡情正熾,韻成幾句味猶長。
老來名利全忘卻,唯有詩心不許黃!
郭淑榮 (女)
感 懷
青春歲月獻邊疆,老退休居在故鄉。
晚景無多珍惜取,詩聯學寫繪朝陽。
劉品剛
遣 懷
歲序八旬晉二年,體能智慧不如前。
金雞獨立難能穩,舞步快三無力旋。
耳朵欠聰羞自傻,語言不暢惹人嫌。
韶華負我隨流水,尚有豪情續舊篇。
江燦銀
退休一年有感
轉眼一年又到秋,人雖離職事難休。
孤燈夜仿蘭亭序,小院盆栽古樹蔸。
破屋圍欄養鴨兔,荒山掘地學耕鋤。
閑時預約二三友,百里長河泛扁舟。
熊嘯林
鰥夫吟
進出孤身影伴從,亦曾面壁憶重重。
成丁酬志無心戀,欲娶空囊唯夢逢。
幾度姻緣如瓦露,數勞媒妁走西東。
春風不負拂楊柳,猶待紅綢牽手中。
龔 群
鷓鴣天·入東坡赤壁詩社三十年
運筆春秋一瞬間,同齡學會幾時閑?回眸茅塞常開日,用字推敲數度諳。 歌盛世,選先賢。揮毫伏案醉騷壇。而今已是金絲發,織錦桑榆尚舉鞭。
李坤玉
八十八歲詠懷
一
研經探史度春秋,白發青絲系九州。
愿做黃牛耕大地,不思白馬衣輕裘。
清貧自有清貧樂,富貴常因富貴愁。
喜遇中華逢盛世,國強民富樂悠悠。
二
黃昏喜遇好時光,雪里梅花暗吐香。
架上詩書隨意讀,壺中美酒任心嘗。
起居飲食依標準,活骨舒筋據驗方。
國事不操家事少,倦來一枕夢黃梁。
吳啟前
人生感悟
孝悌啟人倫,福臨仁德門。
六時皆順意,八節盡溫馨。
兒女詩中畫,夫妻景上春。
不因名利擾,百歲尚年輕。
盧建平
別蘄春
柳綠桃紅日正長,調離蘄水上黃岡。
寒來暑往謀民富,旰食宵衣圖自強。
難舍依依山與水,不忘念念菜和糧。
齊安此去回頭望,惜別漕河二故鄉。
馮伯乾
八秩抒懷
少壯攻書古訓循,許身從教忝傳薪。
欣栽桃李三千樹,快慰人生八十春。
不倦催芽忘我老,無聲潤物護花茵。
幸逢盛世歌仁政,特色興邦日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