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家朱德庸說:“生活很不容易,只要你笑得出來,你就贏了。”這句話,引發了許多中年女性的喟嘆。的確,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品質更體現在笑聲中。生活的贏家們,不但自己常常喜樂,還能帶動身邊的人一起開懷大笑。
然而,中國文化向來缺少對女性幽默感的培養。加之,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和高壓力下的“初老”體驗,讓許多中年女性變得嚴肅呆板。有人甚至覺得幽默感意味著“插科打諢、嘩眾取寵、舉止不端、失去身份”。她們還不了解:真正的幽默感是一劑良藥,能療治職場、家庭、朋友間的關系,更是一種心靈SPA,能掃除一切毒素、化解一切煩惱、點贊你的生活!
第一部分:一句話,看女神們的幽默
職場實力:范冰冰——“我就是豪門。”
媒體問范冰冰對“女星喜歡嫁入豪門”的態度,這句幽默的回答,充滿自信,又不失狡黠。對于職場女性來說,實力加上幽默,才能內方外圓,張弛有度。
情感糾葛:林徽因——“看樣子,我要用一生來回答你了。”
梁思成問及她為何放棄初戀徐志摩,林徽因的回答既回避了講述過往的糾結情感(避免讓老公吃醋),又表揚了老公的忠實可靠,值得一生信賴。
危機處理:趙雅芝——“我始終把老公當男友。”
老公黃錦燊曾被記者拍到留宿別處,面對媒體的窮追不舍,趙雅芝答非所問地幽默:“我相信他,我始終把老公當男友一樣對待。”談笑間,趙雅芝同時表達了對丈夫的警告和信任。幽默的一語雙關,可謂寓意深長。
第二部分:尋找身邊的“幽默女人”
范元(私營企業老板):有段時間,我債臺高筑,但老婆還是笑面人生。有天,我借酒消愁晚歸,發現桌上有張條:“養生湯在煤氣灶上,醒酒茶在茶幾上,我在你的床上。”看到最后一句,我竟笑了出來,我已經好久沒笑了……我覺得她幽默的背后真是一種超脫的大智慧。
周春華(公司職員):有些“女漢子”喜歡講段子逗人笑,我覺得那是東施效顰。真正幽默的女人應該像我們經理一樣,既有女人味,又有幽默感。她反應快、知識廣、高悟性、高情商,但很懂得分寸,沒有絲毫輕佻賣弄的感覺。
張強(事業單位科員):我嫂子就挺幽默。我家和我大伯家原本關系緊張,她主動去拜訪,人家問“誰啊”?她說“抄煤氣的”。大伯開門看到是她,就邊笑著邊讓她進了門。嫂子可愛、靈活、接地氣、不端架子、左右逢源,她的小幽默,讓兩家人的關系也慢慢融洽起來了。
第三部分:親歷者說,被幽默感“點贊”的生活
笑笑人家,也給人家笑笑
(劉喬德 32歲 資深美體師)
我學歷不高,但愛讀書。我酷愛林語堂先生的一句話:“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到我們店里做美容美體的,很多是苦悶無聊的女士們。在SPA的私密空間中,她們總會抓住機會向我倒苦水。就像心理醫生也會被工作逼出心理問題一樣,有段時間,我幾乎被這些“苦水”淹沒了。我在微信中抱怨說:
“怎么放眼望去,全是受苦受難的女同胞?”“我好像有了職業疲勞……”
……
在我思考自己是否要換工作時,店長大姐給我轉來一條微信:微信的圖片上,是個被供奉的小木偶。木偶左右寫著對聯,左聯是“人世間許多笑話”,右聯是“我本人從不作聲”,橫批是“金飯碗”。看來,店長大姐真是過來人,她用這種方式,建議我調轉看問題的角度。
第二天,我的顧客趙女士又來了。她是個典型的受虐媳婦,每次都會血淚控訴自己的婆婆。好湊巧,她走后不久,她婆婆也來了。她婆婆是店長的客戶,然而店長那天特意聲稱自己不舒服,讓我服務這位老人家。
于是,我從趙女士婆婆嘴里聽到另一個版本的“婆媳經”!和趙女士說的完全不同,這婆婆儼然就是“對媳婦付出一片好心,卻換來驢肝肺”的典型。同一件事情,趙女士說一遍,其婆婆再說一遍,二者就是天壤之別。
比如,趙女士說婆婆嫉妒自己胸大,所以故意將她胸衣的襯片藏起來;而婆婆卻說自己洗衣服時,發現多出兩塊“鼓鼓漲漲的布”,做抹布太小,縫襪子太鼓,于是便給老伴兒做了對護膝……
送走趙女士婆婆之后,我和店長兩個人躲在小房間,一邊分享細節,一邊哈哈大笑,連腰都直不起來。
從那件事之后,我對自己職業的看法完全改變了。以前,我覺得自己是顧客“不良情緒的垃圾桶”;現在,我覺得自己是顧客的“心靈導師和幽默大師”。我更多讀書看報,培養自己的幽默感。當客戶訴苦時,我除了傾聽,還會給她們講笑話。在笑聲中,客戶也有所收獲。
有一個客戶常常抱怨自己老板太專制。我就跟她分享自己的經歷:“我16歲出來學手藝,遇到個特頑固的師傅。她說裁縫店是賣布的,你就不能說不是賣布的;她還說雞是站著睡覺的,你就得附和它就應該站著……經過她的‘蹂躪’,我雖然學到真手藝,卻毀了三觀。后來,師傅結婚時,我去她家鄉祝賀。在秦巴山區的小村落里,我真發現那里的裁縫店也會賣布,雞是站在木棍上睡覺的……”
我還沒講完,客戶就笑起來。
幾個月后,她告訴我,她已經度過與老板的磨合期,工作順心多了。
想想林語堂的話真有道理:笑笑人家,給人家笑笑。很多亂如麻的事情,一笑就有了頭緒。很多天大的事情,一笑就不是問題。笑聲中,我的業績飆升,荷包膨脹,更寶貴的是我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傳遞美,傳遞笑,傳遞愛。
點評:“幽默感”如生活中的“瞭望塔”,當女性苦悶憂郁、迷失方向時,不妨站在瞭望塔上,換個角度看問題,尋找出生活的“笑點”。在自我愉悅的同時,也能把歡笑帶給別人,使自己充滿價值感。
“極品同事”是為逗我笑而來
(梓楠 40歲 注冊審計師)
2006年,經過一番打拼,我被一家著名的“四大”審計事務所聘用了。進去之后,我發現工作量是從前的好幾倍。最要命的是,事務所有一種讓人叫苦不迭的“團隊文化”——但凡有本工作組(常常是二人一組)的成員加班,其余人都要奉陪。
與我配搭的是一位蝸牛級的“極品同事”——做事慢、吃飯慢、擦個眼鏡都要3分鐘。
我這種高效的人,要陪上班磨洋工、下班拼命干的同事浪費休息時間,豈不是太沒天理了?在辦公室,陪她加班時,我將自己的牢騷都發到微博上:“人要累吐血了……”、“極品,還我休假!還我青春!”……
微博上,一位陌生的“粉絲”意味深長地回了一句:“假如沒有極品,我們的生活會多枯燥?我與閨蜜在一起的時候,有什么談資讓我們的笑聲響徹云霄?我去哪里尋找到優越感,讓我在這個大都市繼續打拼下去?”
這句幽默話讓我領悟到:當我不可能改變一個人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自己變得幽默一點。其實,這同事并非一無是處,至少,在枯燥的審計工作中,她曾無數次戳到我的笑點,只是我從沒把這些當做“福利”。
照著“粉絲”的建議,我嘗試著玩“雖然……但……”的造句法,來自我療愈:
“雖然極品同事做事慢,但她從來不嚼舌頭。”
“雖然極品同事總害我拖班,但她每次都誠懇致歉。”
“雖然主管把極品同事沒完成的爛攤子交給我,但我的確學到不少東西。”
……
在“造句療法”中,我的幽默感開始萌芽。
讀了朱德庸《大家都有病》的漫畫集之后,我悟出一個真理——“我把自己逗笑了,就把敵人氣哭了,也就把職場搞定了。”我開始真正融入團隊,得到領導的認可,得到同事們的尊重。無論加班到多晚,工作多么枯燥重復,甚至是“做無謂功”和“陪她磨洋工”,我都選擇幽一默,不但把自己逗笑,而且常常給她講笑話……漸漸地,我們變成女性版的“泰囧組合”,她像徐崢般一本正經地“磨嘰”,我則像王寶強般賣萌、傻樂、逗她笑。
到年底,奇跡發生了!
我和她的黃金組合竟拿了部門最高的獎金(當然,主管給我們分配的達標量是最低的)!我被評為公司“最具合作性的員工”,去東南亞白玩了一趟。
極品同事跟我的關系越來越鐵:我幫助她工作更有效率,她幫我代購、請我吃飯、給我各種各樣的小禮物……
我在她辭職后才知道:原來,她老爸是我們公司最大客戶公司的總裁。至今,我和她都是很好的朋友,她常說:“我喜歡幽默的朋友,與你一起做什么都開心!”因著我倆的友誼,我跟大客戶溝通業務也十分順暢,在公司的路也越走越寬。這真是一項長遠的福利啊,沒想到。
點評:每位女性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極品”。一味逃避,不能解決問題。此時,幽默感就如同“點金術”,能夠化腐朽為神奇,化悲催的遭遇為快樂的經歷。最終,女性不但收獲真誠的友誼、擴充社交的半徑,還能享受意料之外的福利!
“無趣”是萬惡之根
(沈梅霞 38歲 報社編輯)
美貌的妹妹正在鬧離婚,丈夫一定要拋棄她和雙胞胎兒子,跟一個比她老、比她丑、比她學歷低的離異女人結婚。
“我有胸、有腦、有錢、有才,還有孩子,你說,這瞎眼的為什么不好好跟我過?!”
面對傷心欲絕的妹妹,我不敢把真話說出口。但是,我心里想:姑娘,你什么都有,就是沒有“趣”。
妹夫是個老文青,喜歡釣魚、宿營、漂流、蹦極、復古騎行……結婚后,妹妹對這些愛好“斬盡殺絕”,到最后,妹夫就剩下一個“搞笑”的愛好了,常給我們講笑話。
我笑得斷腸,妹妹卻屢潑冷水:“一個大男人,就會耍貧嘴,人家都升正高了,你還是副的,論文也不寫,哪有做醫生的樣子。”
無趣刻薄的話語,從美女口中說出來,殺傷力更大。妹夫一直隱忍不發,真“發”起來就到了“堅決離婚”的地步。更讓妹妹心寒的是,離婚后的他很快晉升了職稱,漲了工資,帶著剛結婚的丑女人去美國進修了。
從小,因為長相一般,我屬于常被人遺忘的角色。而漂亮的妹妹卻不同,一出校門就比已工作5年的我收入高3倍,24歲就嫁了做醫生的金龜婿。可我31歲還浪跡“剩女”大軍中,到處苦苦相親……
好在,我有一位充滿智慧的姥姥,她常安慰我:“日子能把美女變成豆腐渣,笑笑(意即幽默)能把丑女變成女當家。”
于是,我懂得只有美女適合梨花帶雨,自己哭起來更丑不被人待見。干脆,我天天陽光,以笑臉掩飾容貌的缺欠。
后來,我以32歲高齡嫁了一個經濟適用男。他是個出租車司機,木訥少言,不知冷熱。婚后,我嘗試學習他的愛好——圍棋,逐漸成為他的玩伴。我訂閱了幽默的雜志,常常讀給他聽,還請他每天跟我分享一個交通廣播上的笑話。幾年下來,老公的自信心、知識量、反應速度、表達能力等都提高了,連續幾年被評為優秀員工,明年要調到公司的管理層去。
婆婆有點帕金森綜合征,常反復問老公一個問題。煩累的時候,老公難免會起火。
為了緩和家庭氣氛,每次婆婆一張口,或者是還沒張口時,我就會模仿她的語調,用河南腔問:“俺的東西又擱到哪里去了?是不是你個小兔崽子給我藏起來了?”我的“真人秀”常把家人逗笑,老公少了火氣,婆婆也少了尷尬。
還有一次,我和老公鬧別扭。氣頭上,我打包行李,揚言要回娘家:“哼!誰再理你誰是孫子!”
剛走到小區門口,我接到領導電話,要我立刻發篇稿子給他。到了家門口,我發現自己沒帶鑰匙。于是,只能敲門。老公從貓眼里看到我,故意氣呼呼地問:“你是誰啊?”
我又急又氣,真想大罵他。然而,轉念還是做個深呼吸,選擇用幽默的方式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故意用童聲說:“老爺爺,開門吧。”
老公一開門就給了我一個擁抱,連說“調皮”。很多時候,幽默也是一種“下臺階”和“道歉”的好辦法,婚姻幸福,是絕對少不了這位調味劑的。
點評:幽默感會常常給婚姻“加點料”。女性培養自己的幽默感,把笑聲帶給家人,就能逐漸掃去婚姻中的陰霾,建立美好的小生態。最終,這種快樂的“內在美”會戰勝歲月的流逝,讓愛情保鮮到底。
第四部分本刊觀點:
有人說:“無趣”是萬惡之根,也是婚姻之死敵。的確,幽默感是吸引異性的特質,是夫妻生活中寶貴的潤滑劑,也是庸常歲月中戰勝困難的力量。
幽默感的培養,要先從“聽懂”幽默開始。相聲小品、脫口秀、漫畫書、幽默雜志……無論是哪一種幽默的媒介,我們在接收的過程中,需要迅速地揣摩捕捉到主題,領悟體味到笑點,挖掘出精華,恰當地給予傳播和應用。
女性朋友在對待內心糾結和生活重負時,可嘗試用積極陽光的心態,來挖掘問題的“笑點”和“亮點”。敢于自嘲、勇于換位調整,用幽默感擴充自己生命的度量,用“善解人意、活潑有趣”塑造自我,感染身邊的人。
歡笑,可以潤滑家人的關系;樂觀,可以締造職場的名片;靈活,可以化解各種的危機;幽默,可以療愈心靈的孤苦……
我們學習并擅于耕耘笑聲與快樂,收獲了周圍人的尊重、依賴和深愛,更是為生活的美好“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