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買了智能手機,玩起了微信,我就成了一名“低頭黨”。去年春節,我參加高中同學聚會。為了讓大家放下手機,好好吃頓飯,敘敘舊,我們模仿網上流行的玩法,把手機都放在一起,要求:誰先動,誰買單。同學們都很配合,紛紛表示自己能夠堅持得住。由于每個人設置的微信提示音都不同,因此,誰的手機響了,誰自己心里清楚,又想看可是又不敢動的表情一下子暴露無疑,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雯雯是我在高中時期最好的朋友,她的手機響得尤其厲害。我不禁覺得有些奇怪。雯雯性格內向,話語不多,喜歡看書學習,平時和別人溝通比較少,怎么會有這么大的信息量呢?我悄悄問雯雯怎么回事,她神秘地笑了笑,說:“等吃完飯以后再告訴你。”
這可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好不容易熬到散席,忙不迭地追問。雯雯打開她的微信,讓我看。雯雯的微信信息大多數來自洗衣店、美食店、水果店、游樂園、兒童技能培訓等商家提供的最新商訊。我打趣她:“你還沒結婚呢,難道就這么著急學習怎么做個賢妻良母嗎?”她輕輕地捶了我一拳:“才不是,我收集這些東西是用來賺錢的,它們可都是藏在微信里的財富呢。”
雯雯在社區工作,主要負責和5000多個居民溝通交流。比如:文體活動宣傳、征集比賽節目、車位變更通知等。有時候還要幫助居民尋找丟失物品,派發政策宣傳單,了解居民對社區服務的意見和建議。由于居民平時工作都很忙,白天通常不在家,晚上去又打擾居民休息。因此,雯雯閉門羹吃了無數個。只好在小區門口和電梯里貼廣告,影響美觀不說,就算貼了,也不是人人都看。一個任務有時候跑了好幾天都搞不定,被領導批評執行能力差,暗地里總是抹眼淚。
去年春節,雯雯放假在家。在瀏覽微信公眾號時,突然靈機一動,想:“現在這么多人都玩微信,如果給社區建一個公眾號,讓居民都關注,那么所有溝通信息肯定會第一時間送達到用戶手中。除了給年齡大的和不用智能手機的居民繼續提供上門服務之外,剩下的大部分居民都可以在微信里交流互動。既消除直面時的窘迫感,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雯雯把想法跟領導一匯報,領導立即表示支持,讓她負責運作這項工作。雯雯利用7天假期,潛心研究起了公眾號的用法。先著手注冊了“錦繡家園社區”公眾號,設置了頭像,待第二天通過驗證后,就自動生成了二維碼。這個二維碼有好幾個規格,小的尺寸適合印在宣傳單或者包裝袋上,大的尺寸則用來做戶外活動時給居民遠距離掃碼用。雯雯開辟了“社區公告”、“文體娛樂”、“便民服務”、“意見建議”、“愛心行動”等幾個版塊,把凡是社區老百姓關心的事,都分門別類地一一弄好。然后再把什么類必須原創,什么類適合網摘,也列了個提綱,擬定了編寫計劃。
公眾號一天可以發布一篇素材文章,分兩種:一種是單圖文,就是一篇文章配圖。另一種是多圖文,就是多篇文章配圖。雯雯邊學邊練,“百度”成了她最好的老師,隨時隨地請教。雯雯設的板塊較多,就選用了多圖文。她先用文檔把圖文編輯好,然后復制到公眾號模版里,再配上封面,填上標題,就差不多了。為了圖文發出來讓居民的閱讀體驗達到最佳效果,雯雯先預覽一遍,再正式發送。預覽時,雯雯輸入了自己的微信號,點了確定,手機就收到了剛剛編輯好的圖文。可以仔細看看有沒有錯別字,或者圖片是否錯位什么的。否則一旦發出去,想改都沒有機會了。
假期過后,雯雯在社區顯眼位置張貼了微信公眾號開通宣傳畫,加上現場講解,引來很多居民圍觀掃碼。雯雯還找到一家合作的商場,要來很多洗護用品試用裝,每個掃碼關注的居民都可以領到一份。不到半天時間,“錦繡家園社區”公眾號就關注了200多個“粉絲”。
雯雯的公眾號大獲成功,居民的互動有來有往,非常熱鬧,她的素材也源源不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雯雯還發起了“曬寶貝”、“曬萌寵”、“曬美食”、“曬花藝”等曬照片活動,參加的居民越來越多,打破了以前樓上樓下居民“老死不相來往”的僵局,鄰里之間有了共同話題,百姓的幸福指數也提高了。
第一次與雯雯合作的商場嗅覺靈敏,再次找到雯雯,讓她幫忙在公眾號里面打幾個廣告。每月推送一次,每次付500元報酬。算下來,一年就是6000元錢。雯雯自己不敢做主,去找領導商量,領導當即拍板:這是好事,當然要做。領導把這部分收入按“321”比例公開,3000元用來維護社區設施,減少居民均攤費用,2000元留作社區活動經費,1000元給雯雯做辛苦費。為了約束商家保質保量、服務到位,雯雯每月“洗牌”一次,對居民滿意率低的商家馬上淘汰,并且以后也不允許入駐公眾號。
就這樣,經過一年多的資質選拔和居民推薦,現在雯雯已經敲定了20多個合作商家。既替社區百姓謀了福利,自己又跟著賺了2萬多元,不僅工作效率提高了,經常受到領導的表揚,而且還成了社區里的大紅人。
聽了雯雯用社區公眾微信號創富的故事,我簡直佩服極了,真是“悶人有門道”啊!雯雯說,附近社區現在也正在效仿“錦繡家園社區”的做法,開始注冊公眾號了。聽領導說,這幾天電視臺還要派人過來采訪雯雯呢。看來,雯雯很快就要在當地“火火火”了!責編/張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