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經一度,我快瘋了,就因為女兒成績的波動。
女兒是個很有個性的孩子,小學成績還不錯,但上了初中,學業量陡然飆升,讓她有些無所適從,名次跌落在級部100名左右。周圍的家長紛紛討論加大“培養”力度,除去原來的彈琴、跳舞、畫畫,數學、英語、作文這種純為考分服務的補習也加入到孩子們的課余生活中。
看著大家熱情高漲地交流補課心得,一向淡定的我有點坐不住。將來高考拼成績,我們能脫得了干系?我與女兒商量:“大家都補課,你也報一個吧?”女兒把頭搖得像撥浪鼓。
可下次考試成績仍然不理想。看著別家孩子一個個補習班的學習勁頭,我不顧女兒反對,堅持為她報了作文班。她語文基礎知識很扎實,但作文就顯得很一般了。
女兒得知我已經交了錢,像一只憤怒的小獸洶涌著她的小脾氣:“憑什么左右我的休息時間?你征求我意見了嗎?”
“這是為你好。”我冷靜回答。
“我要打理園子,沒時間。我不去!”女兒很堅決。
我沒好氣:“你敢!打理什么園子,不務正業!”
在我的堅持下,女兒不情不愿上了作文補習班。我心中竊喜:小樣兒,想反?你還沒長大!
2
作文班老師打電話說女兒沒上課時,我的頭“嗡”地大了一下。早晨明明是背著書包走了,并且還很快樂地跟我道別:“媽,我去上課了啊!”
那瞬間,我心里有一百個不祥假設。沒等我再往下想,老師又說:“您要不要跟這個孩子溝通一下,她是替您女兒來上課的。”竟然還有替身?感覺我的頭發絲都要燒著了。老師抱歉地解釋,她只看到位子上有人坐,一樣的體型,一樣的發型,實在沒注意什么時候換了面孔。
顧不得聽老師解釋。關鍵是女兒在哪兒?女兒的“園子”適時地躥進我腦海。那是女兒外婆家樓下的一小塊兒菜地。
馬不停蹄趕去,沒等走到近前,便看到女兒蹲在園子里,左手拿本右手拿筆,正記著什么。我火氣不打一處來,遠遠地便沖她發泄:“你個熊孩子,到這兒上作文課?不知好歹,拿錢給你補課,你竟然找替身……”
女兒沒防備,蹭一下站起來,很無助的樣子:“媽,對不起……”
“你還知道對不起?長本事了,學會逃課了是不是!”
女兒畢竟大了,我多希望她能說一聲: “媽,我錯了,我再也不敢了!”我便收了脾氣引導她回到補習班,可是她竟仰起頭直視著我:“媽,請尊重我,我不想學作文!我有我喜歡做的事!”
我氣得幾乎說不出話來:“你……你,補習去!”
“沒時間!這些苗苗已經長起來了,我每天記錄,全指望周末的時間來整理,要去你自己去吧!”不等我再說話,女兒決然地一轉身,擺出一副要打要罵隨你便的架勢。
3
幾天的冷戰中,我也想了很多。
女兒自小喜歡花草,叫得上幾十種植物的名字,在周圍孩子眼里,儼然一個小植物學家。初中學了生物,便更加癡迷。可是,癡迷植物能考高分?癡迷植物能考名牌大學?其實我也知道,我現在的做法,不是讓女兒變得優秀,而是變得跟別人一樣,別人學英語,我們也要學,別人學數學,我們不能落后,別人考第一,我們也不能落下太遠。難道真要把女兒塑造成一個千篇一律、眼神呆滯的“學習工具”?
可是,只有跟別人一樣,才更有安全感,前途也會更靠譜。
我矛盾到抓狂。
女兒犟得像一頭小牛,冷戰下去不是辦法,我只好說服自己先接受她的喜好,然后再從長計議。
女兒看我態度轉變,樂顛顛地把她的戰果呈到我面前。沒想到,她用彩鉛筆寫生植物的生長過程,再加以標注,簡直是一冊精美的植物繪本。
我心里一動。何不利用她的興趣點,鍛煉她的文字組織能力,再把這種動力援引到學習上呢?
我毫不吝惜地夸贊了她,然后說:“這么漂亮的寫生,要是能再配以優美詳盡的文字講解,會更加完美吧?”
女兒想了想,采納了我的建議,認真而投入地搜集和整理資料,用美麗的語言一點一點描述出來。看著制作精美的植物冊子,以及那些超常發揮的文字,我暗暗叫好。
我再也不提上補習班的事,而是鼎力支持她的喜好。我陪她去植物園觀察植物的變化,去海邊采集藻類的標本,去山上搜尋生命力頑強的蕨類植物,去發現苔蘚開花,采集植物種子,還興趣盎然地鼓勵她為一現的曇花拍DV。女兒利用學習閑暇,每月定期出一本《草木日記》,照片、文字、繪畫排版都自己負責。這個過程中,女兒深覺自己能力與知識的不足,我便引導她把興趣點與各個學科關聯。有了學習動力,女兒的成績優異起來,也更加不斷地在生物領域里深化探索。
前不久的考試,女兒以成績進步幅度最大而被老師表揚,《草木日記》在市里獲得金獎,一篇以植物為題材的參賽作文,也意外地在區里獲得唯一的一等獎。女兒激動地擁抱我:“謝謝媽媽,你是世界上最英明最有愛的媽媽!”
我低頭汗顏。真的,每個小孩都是獨特的原創小孩,都有自己的興趣點與擅長之處,盲目、從眾和懶惰,足以殺死孩子天性中獨一無二的部分,讓孩子由特別變成平庸。而我,差點與這些閃光點失之交臂,而成為致力于將她打造成“學習工具”的媽媽。(責編/詩坤shikun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