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符號產生于勞動,人類在生產勞動實踐中通過物體、動作、表情等傳達情感,表達意義,之后人類創造了語言。符號語言的歷史幾乎比語言還要早,它是包括語言在內一切溝通的始祖。符號學就是研究一個由符號實現的傳達作用或由符號實現的意指作用的系統的學科,而產品符號學則是在符號學理論基礎上衍生和發展起來的一種研究產品相關符號意義的新興學科。
【關鍵詞】產品符號 設計
一、符號學。
符號學是研究符號傳達意義的科學,這一學科起源于20世紀初胡塞爾的現象學,索緒爾的結構主義和皮爾斯的實用主義,“符號學”這一概念最早由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提出,隨后以法國和意大利為中心迅速發展,60年代開始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主要傳播于在法國、美國、意大利以及前蘇聯等國,之后很快就跨越國界、政治差異而掀起了一場席卷歐洲各國的學術運動。符號學主要包括信息符號、句法學、語義學和語用學等。目前,符號學正以強勁的發展勢頭向各個學科進行滲透,對符號學的認識與運用正在形成一種科學大趨勢,在現代社會必將顯示極大的應用價值。[1]
嚴格的說符號學并不是一個獨立學科, 符號的研究是和各種領域的研究結合在一起的,符號學本身是一個視角,從符號學角度研究不同領域不同學科,于是就產生了新的學科:圖文設計符號學、產品設計符號學、計算機符號學等等。
符號學是人類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一項偉大的成就,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成為一門有著美好發展前景的學科。[2]它為各個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提供了全新的視角,開辟了全新的道路,符號學毫無遺憾將促進語言學的進一步發展以及開啟一個產品設計的新時代。盡管符號學目前僅僅是一門新興學科,很多方面都不成熟,沒有完整的學科體系,甚至很多名詞和概念也還沒有得到公認的界定,但它已經在很多領域尤其是產品設計領域顯示了巨大的力量,這種力量將隨著它自身的發展而進一步顯示出來。[3]
二、產品符號學。
20世紀60年代德國烏爾姆造型學院就探討過符號學的應用。后來德國的朗諾何夫婦、美國的克里彭多夫明確提出了產品符號學。后者于1962 年在烏爾姆造型學院畢業,任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交流學教授。他們對產品語義學的介紹文章登在德國雜志《Die Form》1984/85年第108/109期上。1985年荷蘭舉辦了三天講習班,介紹了產品語義學,各國40多個工業設計師參加了學習。1990年赫爾辛基工業藝術大學舉辦了三天講習班,由克里彭多夫、朗諾何、布拉其(荷蘭菲利普公司合作工業設計經理)、邁可寇(美國克朗可若科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萊恩夫朗可(德國工業設計教授)分別介紹的產品符號學,荷蘭菲利普公司介紹了應用產品語義學改變產品形象后的效果。通過這些講習班,產品符號學被推廣到歐洲。
克里彭多夫把產品語義學定義為一個新領域,它關心的是設計對象的含義,對象的符號象征,它在什么心理、社會和文化環境中使用。在設計方法中,它把產品的象征功能與傳統的幾何學、勞動學和技術美學,采用比喻和語義方法聯系在一起。[4]
三、產品符號學的設計思想。
在產品符號學中,語義模型是設計師進行設計的首要依據,即如何使產品的外表提供這些操作條件,并準確傳達出所需的信息。[5]對此,以下五種語義表達是設計過程中從用戶的認識角度出發必須所必須考慮的:
第一,產品語義應符合經驗。產品功能這一語義的表達是產品設計中首先應該具備的。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根據物體的形狀來考慮其功能或動作含義。某些特定形狀代表了一種可能的功能,如平面可以放東西,圓可以滾動等等。產品所表達的語義一般情況下應該符合社會常理和人的一般經驗。
第二,產品語義應確認方位。上、下、左、右、前、后這些方位詞都是相對概念,因此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對于一些方位的描述一定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去理解,這樣才能提供準確無歧義的方位概念,從而指導產品的放置以及使用。
第三,產品語義應顯示狀態。產品所處狀態應該被體現出來,并為廣泛熟識接受。產品語義表達必須使用戶能夠理解其含義,而且決定性強,可操作性強的表達。每一步操作都要有相關狀態的顯示。強化產品的自適應性,要采用視覺直接能夠理解的產品語義方式,并采用用戶能夠適應的語言思維習慣來指導操作過程,并在每一步操作后提供操作反饋顯示。
第五,產品語義應提示流程。這一點可以概括為產品符號的操作性,即通過產品形能夠態明確呈現該產品正確的操作方式,并可以在使用者操作時給與明確的回應。為保證用戶的正確操作,設計過程必須提供給用戶兩方面的信息:操作裝置和操作流程。產品設計要采用設計必須提供令用戶一目了然的方法將各種操作流程傳達給用戶,方便用戶自學。成功的產品設計能夠將產品的操作通過人機界面直接領會,不需要厚厚的說明書作指導,并且操作出錯也不會造成不可挽回不可收拾的局面。
第六,產品語義應具有象征性。 設計符號在產品設計中的語義表達應該具有象征性。產品的設計就是把產品的文化價值用符號表達出來,使文化價值視覺化的過程。因而產品不僅是使用價值的載體,也是文化價值的載體。在對作為文化載體的產品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注意符號除了具有實用功能的同時還可以用來表達抽象的意義、感情。例如不同的色彩傳達著不同的情緒和性格,不同形狀的簡單圖像也能夠具有象征性的語義。[6]
此外在產品語義的設計上要特別注意:
1.注意符號的選擇。在符號的選擇上要特別注意產品所使用符號的系統性和整體性,使得整個產品的符號表達是相同基調和統一邏輯的。
2.注意符號傳達的雙向性。要清楚一點:產品除了向用戶傳達信息的同時,也承擔著信息反饋的任務。因此產品的符號傳播是一個雙向交流溝通的過程。這種交流和溝通是以產品符號為媒介進行的,具有超越時空的特點。
3.注意產品符號對情感的作用。隨著社會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們越來越追求精神方面的需求,并努力追求物質享受之上的精神享受和心理滿足。因而產品符號中的感情因素越來越受到重視。
參考文獻:
[1]??卡梅爾亞瑟.菲利普#斯塔克[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2.
[2]??吳翔.產品系統設計,產品設計2[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 社,2000.
[3]??丁玉蘭.人機工程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4]??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5]??陳慎任.設計形態語義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6]??張憲榮.設計符號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