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市政路橋施工中的常見的鉆孔灌注樁、排水工程以及道路施工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成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防治與應對措施。程以及道路施工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成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防治與應對措施。
關鍵詞:市政路橋 施工質量問題 防治措施
1、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問題及防治措施
鉆孔灌注樁在市政路橋工程、基坑工程中均得到廣泛的應用。由于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進行的,其施工過程無法進行實時觀察,成樁后也不能進行開挖驗收。因此施工中、必須防治在鉆孔過程中及水下混凝土灌注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施工質量問題。
1.1、鉆孔過程施工質量問題及防治措施
(1)護筒冒水
防治措施:在埋筒時,坑地與四周應選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分層夯實。在護筒的適當高度開孔,使護筒內保持1.0~1.5m 的水頭高度。鉆頭運動時,應防止碰撞護筒。發(fā)現(xiàn)護筒冒水時,應立即停止鉆孔,用粘土在四周填實加固,若護筒嚴重下沉或移位時,則應重新安裝護筒。(2)孔壁坍陷由于孔壁坍陷的主要原因是土質松散,泥漿護壁不好,護筒周圍未用粘土緊密填封以及護筒內水位不高。鉆進速度過快、空鉆時間過長、成孔后待灌時間過長和灌注時間過長也會引起孔壁坍陷。防治措施:在松散易坍的土層中,適當埋深護筒,用粘土密實填封護筒四周,使用優(yōu)質的泥漿,提高泥漿的比重和粘度,保持護筒內泥漿水位高于地下水位。
1.2、水下混凝土灌注過程施工質量問題及防治措施
(1)鋼筋籠上浮
由于混凝土灌注過鋼筋籠且導管埋深較大時,其上層混凝土因澆注時間較長,已接近初凝,表面形成硬殼,混凝土與鋼筋籠有一定的握裹力,如此時導管底端未及時提到鋼筋籠底部以上,混凝土在導管流出后將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頂升,同時也帶動鋼筋籠上升。防治措施:鋼筋籠初始位置應定位準確,并與孔口固定牢固。加快混凝土灌注速度,縮短灌注時間,或摻外加劑,防止混凝土頂層進入鋼筋籠時流動性變小,混凝土接近籠時,控制導管埋深在1.5-2.0m。灌注混凝土過程中,應隨時掌握混凝土澆注的標高及導管埋深,當混凝土埋過鋼筋籠底端2-3m 時,應及時將導管提至鋼筋籠底端以上。導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一般宜保持在2-4m,不宜大于5m 和小于1m,嚴禁把導管提出混凝土面。(2)斷樁由于在澆注混凝土時,導管提升和起拔過多,露出混凝土面,或因停電、待料等原因造成夾渣,出現(xiàn)樁身中巖渣沉積成層,將混凝土樁上下分開的現(xiàn)象;澆注混凝土時,沒有從導管內灌入,而采用從孔口直接倒入的辦法灌注混凝土,產生混土離析造成凝固后不密實堅硬,個別孔段出現(xiàn)疏松、空洞的現(xiàn)象。防治措施:成孔后,必須認真清孔,沖孔時間應根據(jù)孔內沉渣情況而定,沖孔后要及時灌注混凝土,避免孔底沉渣超過規(guī)范規(guī)定。
2、排水工程中的質量通病與防治措施
2.1、混凝土施工時的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澆注順序失誤
澆注不按施工方案規(guī)定的順序進行,造成模板變形,拱架或支架位移。澆注分層過厚或分層傾斜,影響振搗效果等。澆注順序失誤,輕者影響混凝土的搗,重者造成模板、支架、拱架超出設計或方案預計的變形或位移,使混凝土構件或結構開裂,甚至發(fā)生斷裂、倒塌。
預防措施:對于現(xiàn)澆混凝土的澆注順序、澆注中應注意問題、澆注操的人員組織等內容要有專項澆注方案。并應在施工方案交底和工序技術交底中強調澆注順序及注意事項。澆注中,指定專人檢查貫徹技術措施的落實,并應有明確的分工及崗位質量責任制,澆注中指揮應嚴格、有效;要針對不同澆注對象,制定科學的澆注順序方案。要嚴格按預定澆注順序進行
施工。(2)過振現(xiàn)象混凝土表面出現(xiàn)魚鱗紋,甚至有輕微離析為過振。混凝土已振密實,進一步振搗在混凝土面造成水泥漿與砂的分離,使混凝土外觀不美觀、不光滑。預防措施:嚴格掌握振搗時間和間距,建立和健全崗位責任制。
2.2、雨水口位置與路邊線不平行或偏離道牙雨水口位置歪斜,外邊線與路邊線有夾角。雨水口外井墻吃進道牙底或遠離道牙。雨水口位置與路邊線不協(xié)調,從外觀質量上看,路容不整齊。偏溝式雨水口距離道牙愈遠,對進水功能影響愈大,易造成路邊積水。預防措施:對于設有雨水口的道路邊線,應該使用經(jīng)緯儀定出路邊基準線控制雨水口位置。在砌筑撂底時,應校核池口外邊線與基準線是否平行,是否符合距道牙內邊線的距離。
3、道路工程常見的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3.1、路床土過濕或有“彈簧”現(xiàn)象
路床土層含水量超過壓實最佳含水量,以致大部或局部發(fā)生彈軟現(xiàn)象。路床土層中含水量超過壓實最佳含水量,部分會出現(xiàn)“彈簧”現(xiàn)象,達不到要求密實度,影響路面結構層的穩(wěn)定性。造成路面基層結構難于碾壓密實。防治措施:在雨季進行施工土路床時,應當采取雨季的施工措施,針對挖方地段,當日挖至路槽高程,必須當日碾壓成活,同時還要挖好排水溝。針對填方路段,應該隨時攤鋪隨時碾壓,當日成活。路床上碾后如出現(xiàn)彈軟現(xiàn)象,必須要徹底進行挖除,重新?lián)Q填含水量合適的好土。
3.2、路面沉陷、疲勞性裂縫
路面產生非接茬部位不規(guī)則縱向裂縫. 有時伴有路面沉陷變形。在雨水支管部位出現(xiàn)小規(guī)則順管走向的裂縫;在檢查井周圍出現(xiàn)不規(guī)則裂縫;成片狀的網(wǎng)狀裂縫和龜背狀的裂縫。防治措施:對雨水支管溝槽,采用水泥穩(wěn)定碎石或低標號混凝土處理,防止路面下沉開裂。提高路面基層材料的均勻性和強度。要注意對瀝青混合料外觀質量的檢查,礦料拌合粗細要均勻一致,粗骨料的表面應被瀝青和細礦料均勻涂復,不應有花白料或油少、干枯現(xiàn)象。
3.3、檢查井與路面的接縫處出現(xiàn)塌陷
檢查井井蓋周圍與路面之間出現(xiàn)裂紋、塌陷。井口塌陷造成行車中出現(xiàn)跳車現(xiàn)象,存在很大的行車隱患。這是由于檢查井井蓋安裝質量較差、井蓋座漿不飽滿,強度未達到要求即開始施工上面層路面。檢查井周圍回填不密實。治理方法:認真做好檢查井的基層和墊層,防止井體下沉。檢查井井蓋與座要配套,安裝時座漿要飽滿(可在道路基層施工完成后,將檢查井井蓋底座升至所需的標高,這部分升高可采用混凝土澆筑,以增強井蓋底座的強度),待座漿達到強度后再施工上面層輕重型號不要用錯。檢查井的周圍要碾壓密實。
4參考文獻:
[1] 趙霞. 市政工程路面施工問題研究[J]. 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 2011(08)
[2] 梁偉標. 市政道路土基施工質量問題的研究[J]. 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 2009(01)
[3] 李志光. 淺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J]. 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 2011(04)
[4] 筑路架橋 造福人民[J]. 中國投資. 1996(12)
[5] 陳劍文. 論高速公路瀝青混凝土施工中的質量控制[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0(09)
[6] 徐康. 淺談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管理[J]. 價值工程. 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