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廠管理具有一套嚴格的流程,在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制定了相應的標準,各個環節間的流程銜接形成高效的流水線。而建筑裝飾施工往往存在亂堆亂放,各環節確實明確的標準和相互銜接,施工質量和效率較低。本文通過對建筑裝飾施工特點分析入手,并結合工廠管理的主要方法,研究工廠化管理模式在建筑裝飾施工中的應用。
【關鍵詞】工廠化管理;建筑裝飾;施工管理
一、建筑裝飾施工的特點及問題
建筑裝飾施工的特點包括場景多樣、施工組織和人員穩定性差、施工進度受外界影響大等特點。
首先,建筑裝飾施工的場景多種多樣。建筑裝飾的施工對象包括住房、寫字樓、酒店、公園等各種建筑物,每一種施工對象的裝飾施工都有其各自的特點;施工項目在規模、施工周期施工復雜上因客戶具體要求而不同,如整片新建商品房的裝修與個體的翻新裝修,同樣住房裝修,其施工的特點差異較大。
其次,建筑裝飾施工的組織和人員動頻繁。建筑行業盛行柔性生產,基本分包和組合的靈活分工方式。柔性生產匹配了多樣的業務場景,但也帶來了組織和人員不穩定的問題。建筑施工團隊無法形成長期有效的標準和分工,人員的平均能力也會因成員的進出而波動,導致施工質量難以控制。
最后,建筑裝飾施工受外部影響較大,施工計劃需要靈活調整。天氣、材料成型、需求變更等原因都會對建筑裝飾施工的計劃,甚至人員等造成影響。例如,建筑裝飾過程中,客戶可能會對設計和效果進行調整,這樣就需要從物料、施工安排、人員增減等方面進行調整,從而打破原有的施工進度和標準。
基于以上特點,建筑裝飾施工管理,除了大型的工程或較規范的建筑公司,基本上沒有標準的管理流程或方法。施工管理絕大多數依靠項目經理的個人能力及團隊成員的默契程度。加上建筑裝飾施工周期沒有標準化規定,隨意性較大,因而從整體上看并不需要過于死板的管理套路來約束。但隨著建筑行業的成熟發展,建筑技能、從業資格、質量標準等都會越發規范,即使是很小的項目,也會形成一定標準的管理指標和方法。如工廠化管理模式的許多經驗可以進行變形,并運用到建筑裝飾施工中。
二、工廠化管理模式的特點及適用性
工廠化管理模式概括而言就是標準化管理,流程化作。工廠生產聚焦于特定的產品,在固定的場所,,利用相對穩定的設備和人力進行生產。內部組織穩定,分工明確,且在人員選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標準,因此利于標準化和流程化管理。
工廠化管理模式的優點在于明確的質量標準、明確的時間及數量要求、穩定的操作規范和組織架構。以上優點能企業帶來一下收益:第一、生產效率的提升。由于存在標準的操作指引及輸出標準,每個環節都有效率的監控和改進目標。每個各個環節之間都按照既定的方法進行銜接,最大程度減少了隨意性。第二,組織管理和生產組織不依賴于單個人的能力或經驗,人員變動不會對企業的正常運行造成重大影響,反而會因流程的傳遞而不斷將個人的貢獻積累到整體的運作改進中;第三,減少意外或不斷調整帶來的成本損失。聚焦特定的產品,即基本固定了所需要的物料、技術和設備等,企業不需要進行頻繁的調整來應對需求的變化,從而大大減少了成本。
建筑裝飾施工的對象及生產連續性都與工廠有本質區別,即使是同一施工組織,其面對的需求也是多種多樣的。盡管工廠化的管理模式有以上諸多優勢,但并不可直接搬到建筑裝飾施工管理中,必須經過一定的變形,取長補短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
三、工廠化管理模式在建筑裝飾施工中的應用
結合建筑裝飾施工的特點,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工廠化管理模式的本質精髓加以應用:
(一)組建公司制管理組織
目前建筑裝飾市場存在大量的流動從業人員,隨著項目需求及工資水平不斷遷徙。一方面,從業人員的就業身份難以明確,許多有技術的建筑工人也只是將自己定位為一個打工者,缺乏未來長遠的發展空間和計劃。因此在施工中隨意性較強,無法進行規范化管理。另一方面,需求方對建筑施工方的資質、人員結構及后續服務缺乏要求,在大量小項目中尤為突出。
建筑團隊公司化主要是指建立常設的機構,在特定的范圍內進行施工作業,對從業人員進行技能和資質的認證,并進行編制化管理。公司承接區域內的大小項目,并分包給編制內的項目經理和員工。員工長期能夠獲得工作機會和明確的發展路徑,尤其利于本地化的發展,減少從業人員的流動,也利于客戶后續服務的受理。
(二)強化施工計劃制定與執行
施工計劃類似工廠的生產計劃,對項目的分工、進度、輸出標準等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在大型項目中基本都有標準化和流程化的施工計劃,但許多中小型項目中,施工計劃都在項目經理和業主的腦子里,隨意性很大,對于施工質量和人員管理極為不利。因此需要運用模塊化的小工具快速構建施工計劃,并對每個施工人員的職責和輸出標準進行明確。在大量的微小項目中,尤其需要廣泛運用模塊化的施工計劃工具,可以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模塊化的工具包括圖表化的計劃速成軟件、可視化的進度監控報表等。建筑裝飾行業中大量的從業人員不具備理論化的管理知識,但對于簡化可以的計劃圖標比較容易接受,利于形成對項目統一的認識。
(三)加快行業標準建設
我國的建筑及裝飾不僅種類五花八門,在施工方法、質量等方面也是多種多樣,同一區域內的不同項目的效果也大相徑庭。由于缺乏對行業建筑質量的標準化管理,給予了非標準化作業的生存空間。建筑裝飾行業幾乎不存在入門或退出門檻,質量管理及售后服務混亂,才有了從業人員流動性大,素質水平經常波動等問題。
設立行業標準不僅是對施工質量等進行規定,更是對從業人員認證、歸屬地管理、施工信用管理等多方面進行規范化。在此基礎上,才可以在具體裝飾項目中進行工廠化管理模式的適配,包括人員組合的模塊化,作業輸出質量和進度的標準化,施工問題處理的流程化及施工經驗的積累和傳遞等。
參考文獻
[1]蔣玉林,探究新時代下建筑裝飾施工管理的特征[J],門窗,2013(11)
[2]夏煒,淺談建筑裝飾施工計劃對施工管理綜合調控的重要性[J],現代物業,2013(8)
[3]吳立東,建筑裝飾施工中的組織與管理[J],科技傳播,2012(3)
[4]張偉,分析建筑裝飾工程施工管理要素與質量管理方法[J],現代裝飾,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