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業的發展中,建筑施工管理起著至關重要作用。如何來解決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怎樣來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水平,如何以創新的觀念來推進建筑施工管理的飛速發展,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
關鍵詞 :工程項目 項目施工管理問題 對策
一、建筑施工管理的概念及特性
1 建筑施工管理的概念
建筑施工管理是建筑產品從施工準備, 開始到竣工驗收、 質量保修全過程的組織管理。建筑施工管理是一種具有特定目標、資源及時間限制和復雜的專業工程技術背景的一次性管理事業,是對工程項目全過程進行的高水平的、科學的、 系統的管理活動。
2 建筑施工管理的特性
它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具有施工面寬、 流動性較大、 不可預見因素較多、 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等特點。它不僅需要從質量、 安全、 成本、 進度等進行目標控制管理,而且還要有完成施工目標和合理組織各施工要素的生產事務管理, 否則就難以充分地利用施工條件,發揮施工要素的作用,甚至無法進行正常的施工活動。 目前,中國的建筑施工企業在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方面,已逐步形成了具有現代管理意識的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模式。
二、 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 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質量問題質量是建筑的生命,也是建筑事業的生命。 質量重于泰山。 而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對工程質量的控制又起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因此施工管理中的質量問題的分析必不可少。
1.總包與分包責任不明, 隨意肢解分包。 招標投標管理不嚴, 總包與分包責任關系不明, 總包缺乏統一管理, 為了私人利益, 層層轉包, 非法轉包, 結果造成施工方以降低工程質量來獲利。招標投標中合同管理缺乏法制化,致使合同管理約束性差。施工企業暗地里隨意肢解分包, 壓低價格, 賺取差價。使工程的整體性難以控制, 加大了管理的難度, 導致了偷工減料的事常有發生,從而使工程的質量沒有保證。
2.施工隊伍整體素質差, 管理亂。施工員對圖紙不熟悉, 盲目施工, 未經圖紙會審, 倉促施工或不按圖紙施工。 不按有關規范及規定施工,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施工隊伍整體素質下降, 施工人員質量意識差。 目前, 中國建筑業從業人員多, 其中大量的是農民工, 他們未經專業培訓, 缺少專業技能。加之, 施工項目質量管理力量薄弱, 現場混亂, 為自身利益偷工減料, 以次充好。
3. 在施工中不注意存在重大質量隱患。 如: 未加固處理好地基。 對軟土、 充填土、 雜填土、 濕陷性黃土、 膨脹土、 巖層出露、 溶巖、 土洞等不均勻地基未進行加固處理或處理不當,均是導致重大質量事故的原因。必須根據不同地基的工程特征,按照地基處理應與上部結構相結合, 從地基處理、 設計措施、 結構措施、 防水措施、 施工措施等方面綜合4.建筑材料成品及半成品不合格。
如: 鋼筋的力學性能未符合標準, 水泥受潮、 過期、 結塊安定性不良, 砂石級配不合理、 有害物含量過多, 混凝土配合比不準, 外加劑性能、 摻量不符合要求時, 均會影響混凝土強度、 和易性、 密實性、 搞滲性, 導致混凝土結構強度不足、 裂縫、滲漏、 蜂窩、 露筋等質量問題: 預制構件斷面尺寸不準, 支承錨固長度不足, 未可靠建立預應力值, 鋼筋漏放、 錯位, 板面開裂等, 必然會出現斷裂、 垮塌。
(三 ) 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問題
1.對成本控制不重視。 在施工項目成本管理中, 對成本控制系數重視不夠, 認為成本控制沒有必要,沒有確定切實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成本控制責任不落實, 工作不到位。成本管理意識不強, 缺乏法律意識、 責任意識, 沒有合同觀念。成本控制人員素質不高。有的成本管理人員能力有限,文化水平及專業理論知識水平不高, 具有理論知識、 實踐經驗及成本管理經驗的復合型人才不多,尤其是有的成本管理人員不能適應成本控制發展需要, 積極充實成本管理的新知識、新經驗、 新技術, 比如不能掌握工程量清單的計價方式。
2.材料管理不嚴。 材料費用約占整個工程造價的 60%- 70%左右。材料費用的盈虧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盈虧。有些項目部沒有嚴格執行領料用料制度,失竊嚴重。有的材料、 物資過量消耗。浪費嚴重, 機械設備過度磨損。 有的下料計算不準確, 損耗率超標。
3.成本核算流于形式。 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將成本預算和成本核算結合起來,沒有階段成本分析,沒有分部分項成本分析。 沒有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 計劃成本的比較。因此對項目施工成本控制指導意義不大。
三、 如何加強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
(一 ) 從質量方面
質量方針是顧客滿意, 優質高效, 改進創新, 行業先進, 在搶進度的同時更注重質量安全,施工過程全面推行質量管理。
1.強化招標投標管理。 健全各級投票管理機構, 形成比較完善的組織體系。 禁止層層轉包、無證或越級承包等違法行為。 加強對分包工程的合同管理, 使整個建筑市場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嚴格控制管理人員不得肢解分包,按照合法的程序選擇合適的分包方。對分包的項目一定要進行嚴格的驗收, 全面的管理, 使工程項目能按施工計劃順利有質的進行。
2.選擇適合的施工隊伍。 施工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工程質量的好壞。一個項目工程建設立項批準之后。必然經過招投標選擇施工隊伍, 具體方法: 一是聽, 即聽取施工隊介紹技術力量、 設備、資金情況以及擬承擔工程所采取的措施。 二是看, 看正在施工和已經竣工交付使用項目的施工質量和現場管理。三是查。即考察施工單位的設備、 技術力量、企業等級、 資格證書。四是訪, 即走訪已交付使用工程的甲方,征求使用單位對工程隊伍的評價, 以便了解其信譽。
3.強化質量安全意識。 項目部設立質量安全專門機構。 配備了專職質檢員, 建立健全了質量崗位制, 各司其職、 各負其責, 堅持標準規范運作。嚴格按施工圖、技術規范和質量評定標準組織施工。關鍵部位, 實行跟班檢查, 發現質量問題苗頭及時召開碰頭會, 落實整改措施, 消滅質量事故隱患。從原料開采制備到鋼筋水泥外加劑購進, 一律采用過程控制, 不符合要求的堅決不用或壩面做處理。
4.嚴把材料質量關。 材料要符合國家規范標準(含環保標準)和設計要求, 嚴格執行材料驗收制度。確保主體結構質量:主體結構質量關系到整體工程質量和安全, 關系到每個職工生命安全, 因此, 必然確保主體結構質量, 重視裝飾質量, 在施工裝飾階段要克服質量通病, 搞好細部處理, 在裝飾水準上要高人一等。要有新技術、 新工藝, 抓好關鍵部位施工。
5.提高監督執法的透明度。 建立健全工程質量監督告知制度,使工程質量真正建立預見性、 服務性的質量監督模式,做到服務與執法有機結合。為了保證監督的有效性和權威性,尤其現場監理監督機構應不斷提高監督隊伍的素質和監督工作水平。
四、 結論
建筑施工管理的基本任務就是根據生產管理的普遍規律和施工生產的具體規律,以具體的工程項目和施工現場為對象, 正確處理施工過程中的勞動力、 勞動對象和勞動手段在空間布置及時間順序上的矛盾,以保證施工活動的正常順利進行, 做到人盡其才、 物盡其用, 以優良的施工質量、 快捷的施工速度、 較低的施工成本、優質高效的完成施工生產任務, 為用戶提供滿意的建筑產品。只有管理上去了, 工程質量, 建筑產品才能上去,才能越來越被社會廣泛認可, 才能迎來廣闊發展前景。